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史詩般的遊牧遷徙,走進阿魯科爾沁草原的詩和遠方!

2022-05-20由 活力內蒙古 發表于 林業

草原遷徙叫什麼

↑草原上的詩和遠方

在阿魯科爾沁草原

有一種搬家叫“轉場”

千百年來

牧民們逐水草而居

遊牧遷徙的腳步從未停歇

蒙古包盤點著萬物

一路都是最美的風景

那裡是人們心中嚮往的

純淨草原的詩和遠方

史詩般的遊牧遷徙,走進阿魯科爾沁草原的詩和遠方!

遊牧文明是一種古老的世界性文明。亞歐大陸游牧文明發生的地域,東起西伯利亞,經中國的東北、蒙古、中亞、鹹海裡海之北、高加索、南俄羅斯,直到歐洲東部境內,橫亙大陸數千公里。

史詩般的遊牧遷徙,走進阿魯科爾沁草原的詩和遠方!

史詩般的遊牧遷徙,走進阿魯科爾沁草原的詩和遠方!

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就位於這片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亞歐草原地帶東部。這裡,至今仍然恪守著古老而傳統的遊牧習俗,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為純正的蒙古族遊牧文化保留傳承地區。無論歲月更替,時光流轉,依舊青山碧草,綠滿天涯。

史詩般的遊牧遷徙,走進阿魯科爾沁草原的詩和遠方!

史詩般的遊牧遷徙,走進阿魯科爾沁草原的詩和遠方!

從地理上看,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地處中國東北平原與內蒙古高原過渡地帶。由於大興安嶺山地的抬升,海拔800米以上區域不適合農作物的生長,從而保留了大量天然牧場。這裡氣候特點是雨熱同期,入夏後光熱充沛,降雨充足,牧草生長恰好進入了旺盛期,為草原遊牧生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史詩般的遊牧遷徙,走進阿魯科爾沁草原的詩和遠方!

史詩般的遊牧遷徙,走進阿魯科爾沁草原的詩和遠方!

得天獨厚的優越自然地理條件,使得這裡的遊牧生產方式能夠歷久不衰,成為世界上難得一見的原汁原味地保留著蒙古族遊牧生產生活方式的一塊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地。

史詩般的遊牧遷徙,走進阿魯科爾沁草原的詩和遠方!

史詩般的遊牧遷徙,走進阿魯科爾沁草原的詩和遠方!

世代居住在這裡的蒙古族牧民,熟知當地的山川河流,草場分佈和季節變化,每年根據雨水豐歉和草場長勢,決定一年四季的遷徙路線,以及春夏秋冬四季牧場的放牧時間。這片天然牧場上,牧民、牲畜、草原相互依存,形成了自然的和諧關係。

史詩般的遊牧遷徙,走進阿魯科爾沁草原的詩和遠方!

史詩般的遊牧遷徙,走進阿魯科爾沁草原的詩和遠方!

為了保護遊牧這一珍貴古老的文化遺產,記住鄉愁,留住根脈,讓更多的人們分享遊牧文化的精髓,阿魯科爾沁旗政府在該旗北部,劃定了以巴彥溫都爾蘇木為主的草原核心保護區,總面積達4141平方公里。

史詩般的遊牧遷徙,走進阿魯科爾沁草原的詩和遠方!

史詩般的遊牧遷徙,走進阿魯科爾沁草原的詩和遠方!

初夏,是阿魯科爾沁草原最富於風姿與魅力的季節。每年6月1日起,巴彥溫都爾蘇木的3000多戶牧民,50多萬頭只牲畜,分期分批向遊牧核心區行進,踏上了壯觀的夏季轉場路途。一時萬馬奔騰,浩浩蕩蕩,再次上演著史詩般的人畜大遷徙的壯美場面。

史詩般的遊牧遷徙,走進阿魯科爾沁草原的詩和遠方!

史詩般的遊牧遷徙,走進阿魯科爾沁草原的詩和遠方!

在這個類似於世外桃源的環境裡,阿魯科爾沁草原的蒙古族,依舊過著勒勒車、套馬杆,人畜一走家也搬的遊牧生活。蒙古包、奶食品等傳統手工製作技藝,一直傳承至今。雖然像汽車、電視、冰箱、手機、摩托車等現代元素,早已滲透到牧民的生活中,但是許多古老的遊牧傳統仍然傳承有序,神韻未改。

史詩般的遊牧遷徙,走進阿魯科爾沁草原的詩和遠方!

史詩般的遊牧遷徙,走進阿魯科爾沁草原的詩和遠方!

史詩般的遊牧遷徙,走進阿魯科爾沁草原的詩和遠方!

對於阿魯科爾沁旗的蒙古族,這種寧靜、祥和、溫馨的場景,是夏季牧場的歡歌,但僅僅是生活畫卷中的一個片段。三個月以後,當秋天降臨時,他們又將踏上由北向南的遷徙轉場之路。

史詩般的遊牧遷徙,走進阿魯科爾沁草原的詩和遠方!

史詩般的遊牧遷徙,走進阿魯科爾沁草原的詩和遠方!

雲橫盡四野,草色碧連天。牧羊罕山下,長調響雲端。草原不僅是牛羊繁殖生存地方,也是牧民心靈的安頓之所。

史詩般的遊牧遷徙,走進阿魯科爾沁草原的詩和遠方!

年年歲歲,世世代代,這裡的蒙古族憑藉著頑強的意志,懷著對傳統文化的依戀,靠著對自然生命的熱愛,不斷的向世界講述著這個古老的遊牧傳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