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福建風情丨福建唯一的蒙古族村,族人系元朝開國功臣後裔

2022-02-05由 福建本地君 發表于 畜牧業

福安燕坑姓什麼

福建風情丨福建唯一的蒙古族村,族人系元朝開國功臣後裔

大家好,我是福建本地君,一個致力於傳播福建風土人情以及社會民生的草根作家,希望能得到您們的喜愛與支援。

眾所周知,蒙古族是屬於我國北方草原地區的一個少數民族,幾乎不會與沿海地區掛上鉤。但是,在福建泉州就有這麼一個村莊是個特例。

它就是位於泉州市泉港區塗嶺鎮小壩行政村的洪厝坑自然村,這個村也是福建唯一的一個蒙古族村。

福建風情丨福建唯一的蒙古族村,族人系元朝開國功臣後裔

家族血脈

洪厝坑村族人的祖先是元朝開國功臣木華黎,他是成吉思汗的義弟。因為功勳卓著,木華黎這一家族在整個元朝期間無災無難,繁衍了眾多子嗣。到了元朝末年,朱元璋舉兵起義,此時木華黎一脈已繁衍到第九世孫納哈出。

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朱元璋令馮勝領軍二十萬進逼金山,鎮守金山的納哈出見元朝氣數已盡,選擇投降,之後,朱元璋封了納哈出為海西候。次年,納哈出在隨軍出征途中因病去世,其長子察罕改襲瀋陽候。

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察罕因為牽連進了藍玉案,被朱元璋所殺。此時,納哈出次子佛家奴正在福州抗擊倭寇,當他聽聞哥哥因叛亂被殺,生怕被牽連。於是,他選擇放棄官職,隱居在了惠安縣北部的深山之中。

福建風情丨福建唯一的蒙古族村,族人系元朝開國功臣後裔

改姓隱居

為了躲避官府追查,納哈出次子佛家奴改名更姓,取其父親“納哈出”的最後一個字“出”作為姓,從此就在洪厝坑隱居下來。

經過600餘年的繁衍生息,如今“出”姓家族的人口已經達到了2000多人,洪厝坑村也成為了極具蒙古族特色的自然村落。

有一點特別有意思,洪厝坑的百姓是不過元宵節的,因為他們的祖上認為,“元宵”即是“元消”,不吉利。因此,這成為一種習俗一直傳承至今。

福建風情丨福建唯一的蒙古族村,族人系元朝開國功臣後裔

洪厝坑村特色

由於福建是漢族為主導的地區,洪厝坑的蒙古族幾百年來,也被漢化了許多。但是,他們仍然儲存著諸多蒙古族的特色。

在洪厝坑村口,坐落著一個蒙古包建築群,這些都是小商鋪,售賣的是蒙古族的特產“馬奶酒”。

走進村中,馬路邊的路燈都是採用“馬頭琴”的造型;路上的路標也都是蒙漢雙語的;而在村中民居的門上,都會刻有“燕山脈衍”,這四個字寓意著洪厝坑的族人的祖先是源於北疆燕山一帶,這是一個血脈的標誌。

福建風情丨福建唯一的蒙古族村,族人系元朝開國功臣後裔

歷史文化

出姓蒙古族在這裡繁衍了數百年,也誕生了許多歷史文化。

洪厝坑村裡有個“燕山寺”,供奉的是“九鯉仙祖”,然而燕山寺又有一個名字叫“九真觀”。因此,這是一個佛教與道教相融合的廟宇。

除此之外,村中還有供奉保生大帝的“興隆宮”;供奉文武尊王的“康嶺宮”,總體說來,這些蒙古族人已經融合進了閩南地區的宗教文化。

福建風情丨福建唯一的蒙古族村,族人系元朝開國功臣後裔

寫在最後

隨著新中國的成立,以及改革開放後的經濟騰飛,洪厝坑的蒙古族百姓也蓋起了小洋樓,與漢族人民的房子無差。

福建距離內蒙古地區還算比較遠的,如果有小夥伴想要體驗蒙古族風情,泉州的洪厝坑村是個不錯的選擇哦,去品嚐那獨特的馬奶酒……

福建風情丨福建唯一的蒙古族村,族人系元朝開國功臣後裔

文/福建本地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