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呼倫貝爾的歷史原來如此久遠

2022-05-14由 巖芋帶你看歷史 發表于 林業

巖芋屬於什麼種類

呼倫貝爾市,是內蒙古自治區地級市。呼倫貝爾市地處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以境內呼倫湖和貝爾湖得名。早在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今二三萬年前,呼倫貝爾就有了人類的足跡。

呼倫貝爾的歷史原來如此久遠

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考古學家兩次對扎賚諾爾的蘑菇山北遺址、小孤山遺址進行考察和試掘,出土和採集了大量打製石器,有石錘、石片、刮削器、砍砸器等,這些石器均出土於晚更新世(距今10萬到1萬年)地層,屬舊石器時代晚期。這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呼倫貝爾境內最早的人類文化遺存。

呼倫貝爾的歷史原來如此久遠

距今1萬年左右,扎賚諾爾人就在呼倫湖一帶繁衍生息,1933年,扎賚諾爾露天礦出土了第一顆人頭骨化石,此後的半個多世紀陸續發現人頭骨化石15枚,被學界稱為“扎賚諾爾人”。伴隨人頭骨化石出土的文物有陶片、石器、骨刀梗、骨魚鏢和樺樹皮器等,此外還有大量哺乳類、鳥類、魚類等動物化石。石鏃的出土,顯示扎賚諾爾人已經發明瞭弓箭;弓箭及骨刀梗的使用,充分表明扎賚諾爾人已經會製造複雜的複合工具;骨器的磨製和鑲嵌技術以及製陶術的發生是扎賚諾爾人文化的代表性成就。

呼倫貝爾的歷史原來如此久遠

呼倫貝爾的歷史原來如此久遠

扎費諾爾人經人骨測量鑑定認為具有蒙古人種的原始特徵,與北京人、山頂洞人一樣,同為形成中的蒙古人種。呼倫貝爾的海拉爾河、伊敏河、烏爾遜河、輝河以及呼倫湖周邊,還分佈著眾多的以細石器為代表的文化遺存,其中位於海拉爾河和伊敏河交匯處的海拉爾松山細石器遺址,在文化層中,均為壓制的細石器,種類有船底形、扁錐形、楔形、圓柱形、圓錐形石核、細石葉、石片、刮削器、雕刻器、矛、鏃、砍砸器、斧形器等,不見陶片,因此安志敏先生認為,該遺址為距今八九千年的中石器時代。

而以輝河水壩、哈克、銅缽好賚、東烏珠爾等為代表的眾多細石器遺址,已被考古學家證明屬新石器時代遺存,距今7000~4000年。這些遺址出土的器物以壓制的石器為主,習慣上又被稱為“細石器”,細石器種類豐富,加工精良,體現了原始人類高超的加工工藝。從出土的細石器種類看,幾乎囊括了原始人類生產生活工具的各個方面,有石製品如石核、石片、石葉以及石器半成品等,石器如石鏃、石刃、石刀、石鐮、石鏟、石斧、石鑽、尖狀器、刮削器、雕刻器等。還有少量的打製、磨製石器如砍砸器、石網墜、石磨盤、石磨棒、石環、石斧等。

呼倫貝爾的歷史原來如此久遠

伴隨出土的陶器數量較少,大多為殘破的陶片,完整器物較少,透過在團結遺址採集的陶器看,僅有罐、缽兩種型別。陶器均為手製夾砂陶,紋飾有窩點紋、網格紋、籃紋、繩紋、之字紋、附加堆紋等。同時在團結遺址出土了彩陶片,紅地黑彩,以三角形和窄道波折形圖案為主,為呼倫貝爾地區僅見。

玉器在這一時期遺址中屢有發現,以哈克鎮團結遺址出土最多,有玉璧、玉環、玉斧、玉錛、玉珠等,其他遺址還發現了玉雕人面像等,骨器在使用工具中也佔有很大比例,有骨錐、骨匕、骨刀梗等出土。從出土器物分析,石鏃等武器的大量出土,表明新石器時代,呼倫貝爾先民仍以狩獵為主,而石鐮、石磨盤、石磨棒的發現則說明當時已經有了農業生產,但這類器物出土數量不多,可以證明農業在當時應處於從屬地位,玉器的出現,說明呼倫貝爾大地已經迎來了文明的曙光。

呼倫貝爾的歷史原來如此久遠

東烏珠爾一座墓葬出土玉器1件,細石器203件,其中加工精細的凹底兩翼三角形石鏃148件,骨器55件,有精美的骨刀梗、骨刀、骨矛、骨錐等。如此豐厚的陪葬品,說明當時已經出現了貧富分化,文明的曙光已經照耀呼倫貝爾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