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閒產”盤活的“首桶金”效應

2022-05-09由 中國江西網 發表于 林業

溼地松樹幾年可以收益

“閒產”盤活的“首桶金”效應

富田村將閒置了20多年的原鄉衛生院改造成村互助養老之家。本報記者楊建智攝

張晶 本報記者 楊建智 李 歆

車子爬上村後山嶺的最高處,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楊柳村黨支部書記汪立紅邁開大步,帶記者向四周看去。周圍黃色土坡高低起伏,一排排油茶樹苗點綴其中。

“2018年以來,我們村借國家整治荒山之機,不出一分錢,整修了山體,先後種下2000多畝油茶林,預計5年後每年純收入可超過400萬元,村集體收益有望超過35萬元,讓這片荒蕪了10多年的山地變成村民致富、集體增收的‘金山銀山’。”摸著一棵棵長勢喜人的油茶樹苗,汪立紅激情滿懷。

喚醒“沉睡之山”,盤活集體“閒產”。在青原區富田鎮,三年之前,全鎮20個村中集體經濟收入為零的“空殼村”超過90%,透過盤活各類沉睡的集體閒置資產,搭建新型產業平臺,如今所有村集體收入均超過5萬元,50%以上村集體收入超過10萬元。

“‘空殼村’手中無糧、人心渙散,脫殼重生最難的便是邁開第一步,而盤活集體‘閒產’正是目前獲得收益最穩定、最簡單易行的突破口,只有賺到了‘首桶金’,鄉村振興這盤大棋才能從容鋪開。”富田鎮“空殼村”破殼重生的幕後操盤手、鎮黨委書記顏小斌一語道出其中奧秘。

 多年“空殼村”破殼重生的秘密

初夏時節,穿行在蜿蜒的山道上,富田鎮花巖村黨支部書記郭顯達跟記者聊起了村集體經濟的“變遷史”。

作為“十二五”省級貧困村,花巖村的收入長期是個“0”。2017年,揣著上級撥付的7萬元扶貧資金,村幹部們左思右想,最後在一塊集體山地上,種下了150畝高產油茶林,預計豐產之年,產值可突破50萬元。受此啟發,今年年初,村裡又與種植大戶合作,建起了20畝地的木耳基地,預計年底可獲得8萬餘元的收益。“等這些專案進入收穫期,村裡的收入肯定還要翻上幾番。”他笑道。

幹部幹勁足、經濟有載體,這是記者在富田鎮多個村實地採訪後的直觀印象。

在匡家村,村黨支部書記匡丕澍扳著手指頭,跟記者算起了去年村集體的收入賬:祠堂租金3萬元、集鎮店面租金1。2萬元、竹林有償砍伐所得1。2萬元、散落各山頭的油茶銷售收入2000元……“隨著創收載體的不斷增加,2018年村集體收入從此前的‘0’增長至5。04萬元,2019年又增至12萬元,等村裡培育的300畝油茶林進入豐產期,這個數字還得蹭蹭往上躥呢。”談起未來,匡丕澍心中充滿希望。

短短兩三年之間,多年的“空殼村”何以紛紛破殼重生?

村支書們一一向記者“解密”:花巖村新開發的150畝油茶林、20畝木耳基地,用的都是村集體長期廢棄的荒蕪之地;如今給匡家村帶來穩定收益的房屋、竹林、油茶樹,此前因疏於管理,不僅不能產生收益,村裡還得借錢管護。而給富田村集體帶來“首桶金”的,則是多年來散落在村道兩旁、無人留意的2000多棵溼地松。2018年,新一屆村委創造性地拍賣松樹採脂權,一次性收入10。05萬元,一舉摘去了“空殼村”的帽子。

“閒產”處處有,富田鎮卻用點睛之筆,將不起眼的“閒產”,變成了“空殼村”破殼重生的“活資產”。

“閒產”如何不閒背後頗有門道

資產由“閒”變“活”,這中間,村幹部的責任心是前提,但因地制宜、借勢用力才是關鍵。

在富田鎮,“閒產”雖各有不同,但盤活的招數也自有規律可循。

靠山吃山,是盤活集體“閒產”的第一選擇。富田鎮有國土面積216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66。7%,村屬山地林地資源豐富,閒置的集體山地林地隨處可見。正是向山林要收益,花巖村與國有林場合作,盤活了1500畝山地資源,每年擁有了10餘萬元的固定分紅;匡家村不投入一分錢,只需請來竹木收購客商,村屬的200畝竹林每年便輕鬆收入1。2萬元。

吃好祖宗飯,是盤活集體“閒產”的一個重點。富田鎮歷史悠久,各村長期以來積累了一定的集體財產,一旦利用起來,便能獲得穩定收益。以匡家村為例,依託建築面積達3000多平方米的祠堂打造成研學課堂後,每年的租金收益超過2萬元,劃歸村有的原富田派出所辦公用房及原先作為村部辦公室的集鎮店面,如今都成為村集體穩定增收的重要來源。

打好旅遊牌,是部分村組盤活“閒產”的一大特色。作為文天祥的故里,已聯為一體的富田村、匡家村內,有著文丞相祠、王氏宗祠等多個省內知名的文化景點,圍繞啟蒙禮、狀元禮等主題,兩村閒置的祠堂、閒置房屋正成為全鎮打造農家樂、研學、民宿的主戰場。

此外,借力國家政策,也為盤活“閒產”提供了重要的“外援”。以楊柳村為例,村集體不額外出一分錢便建起了大片的油茶林,依靠的正是國家的荒山整治扶持政策。

“閒產”不閒,點睛之處看似平淡,卻藏著鄉村治理的獨特智慧。

 集體“首桶金”下活鄉村一盤棋

走進富田村,集中連片的傳統民居讓村莊散發著濃濃的古風雅韻。

村莊中間,一處青磚、黛瓦、圓柱的院落讓人眼前一亮。穿門而入,30歲出頭的村黨支部書記王昱正指揮著幾名裝修工人,對小院內部進行整修。他向記者介紹:“這個院落有1000多平方米,曾是鄉衛生院所在地,上世紀90年代隨著衛生院的搬遷,便處於閒置狀態,我們去年先後籌集資金40多萬元,分步改造,一部分建起了村互助養老之家,另一部分計劃引入農家樂、民宿等經營業態。”

王昱告訴記者,改造原鄉衛生院的辦公院落,是歷屆村委的“夙願”,2018年他上任之初,透過拍賣溼地松採脂權賺取村集體“首桶金”後,立即啟動了這項謀劃已久的改造工程,村互助養老之家很快建成。幾項工作做好後,幹部的勁頭上來了,村民的心齊了,在外的鄉賢也紛紛出錢出力。趁著這股勁,村裡走上了產業化發展的道路——今年年初,村裡開墾出22畝荒地,與國有林場合建苗圃基地,利用集體林地,與種植大戶合作打造了林下靈芝基地,僅此兩項,預計年底便可為村集體增收12萬元。

“賬上沒錢,幹部難作為,村民人心渙散,這是眾多‘空殼村’普遍面臨的難題,而破解問題的突破口便是賺好‘首桶金’,有了第一筆錢,把村民關心的事幹成了,人心很快便會凝聚起來,後面的事也就會越來越順。”匡丕澍坦言,自從村集體有了“首桶金”後,匡家村裡祠堂的維修、人居環境的整治、文明實踐活動的開展、保潔員的聘請,都有了資金上的保障,村委的戰鬥力大大增強。

回顧富田鎮“空殼村”脫殼重生之路,顏小斌感觸至深。“短短三年時間,透過集體帶頭引領、村民熱情參與,富田鎮已基本形成了總面積達1000畝的食用菌菇基地、1。8萬畝的油茶基地等新型產業平臺,鄉村振興勢頭喜人。實踐證明,盤活村集體閒置資產,是我們立足村組實際,開啟鄉村振興這扇大門的第一把‘金鑰匙’。”他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