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沙縣:啟用“綠色銀行”,變現越來越方便

2022-05-04由 人民資訊 發表于 林業

林權如何變現

本文轉自:新福建

“193畝的山場,被一家企業以183萬元的價格買走了。”18日,走進沙縣區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內,工作人員正在為沙縣夏茂鎮俞邦村一片成功轉讓的山場辦理相關手續。

沙縣:啟用“綠色銀行”,變現越來越方便

在農村產權交易中心,林農變現越來越方便,而這正是得益於多年來持續深化的林改。

“在林區,大家都把山場比作‘綠色銀行’,那麼林權證就是綠色存摺,林子就是林農存的錢。如果沒有盤活,那就是隻能存不能取的‘死錢’,”沙縣區林業局局長王瑛華如是說。

沙縣是全國南方重點林業縣,森林覆蓋率達77。9%,林業在全縣經濟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過去,由於山林權屬不明,管理缺失,亂砍濫伐,只砍不種等現象普遍存在,嚴重阻礙了林業健康發展。

2002年,我省在全國率先探索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給沙縣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並出臺相關政策,一場以明晰產權、放活經營、規範流轉、保障收益的集體林權改革在沙縣推開。

“如今每家每戶林地在哪不僅在林權證上有體現,而且電腦系統上有存底,這讓我們真正吃上了‘定心丸’!”夏茂鎮洋邦村村民肖先輝表示。

沙縣按照合法、規範的原則,根據各村實際和村民意願,將集體林分給農民,並核發林權證。每片林地由專業人員進行勘測、繪圖,輸入電腦存根,真正實現“山定權、樹定根、人定心”。

“分山到戶、均林到人”讓林業生產力得到激發。目前,沙縣區共登記林權類不動產2960宗、面積6。3萬畝。

如何讓“活樹”變“活錢”?讓林農手裡有發展的本錢,是沙縣區紮實推進林改配套改革措施的重頭戲。比如,把經營權從承包權中分離出來,承包權還屬於農民,分離出來的經營權可以流轉,有效保障了農民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

“林木不管有沒有成材,都可以到交易中心去估價交易,長在山上的林木就像商品一樣自由買賣。”肖先輝說,樹仍然長在山上,交易的只是林木經營的時間和許可權,交易各方看重的是林業的長遠效益。

山上的樹木變成真正的商品,山林資源成為可交易流動的資本,這大大激發了沙縣林業的潛力。

“原本自己估算,我家近百畝林木應該能賣個30萬元吧,經資產評估後,竟然可以賣到70萬元以上。”夏茂鎮洋邦村嚴先生激動地說,“以前我們的木材是等人上門,隨便說個價就賣。現在,我們可以到林業服務中心估價、拍賣,這樣就不會吃虧了。”

家有山林80餘畝的洪先生,之前只能靠賣樹賺錢,現在透過山林經營權流轉,不僅每年都能獲得一定的租金,而且還可以透過林權抵押貸款,做些其他小生意,實現一片林地,雙重收入。

截至2021年底,沙縣區共完成農村產權交易1766宗,4。8億元;登記林權類不動產3487宗,面積7。8萬畝;組織林權招標會482場,中標金額3。78億元;完成森林資源資產評估833宗,面積17。2萬畝,價值5。3億元、森林資源收儲面積2。1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