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最好的期待,是我相信你。

2022-04-27由 天晴讀書 發表于 林業

滿懷深情是什麼意思

最好的期待,是我相信你。

人們總是喜歡回憶當初。

初生

「記得你剛出生的時候」,家人們總以這樣的句式開頭,彷彿那是最美好的事。

初雪

「下初雪的時候,任何謊言都會被原諒」。

初雪代表著一年中下的第一場雪。

有人說,只要在初雪時和心愛的人一起看,就會永遠幸福的在一起。

或是在初雪時遇到另一半,他(她)就會是你的真命天子(天女)。

好像最初的一切都那麼好,現在不如以前。

李叔同在《晚睛集》說「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意思是不要忘記你最原始、最純真的夢想,堅持下去,一定會有所回報。

本該如童話故事般的劇情,在現實生活中,卻總是走樣:

那個回憶你小時候可愛模樣的家人,接下來了厲聲說到“再看看你現在!……”

你耳根子都快磨出豆漿了,那些話你簡直能倒背如流。

“反正就是不喜歡我唄”,你心裡暗下定義。

沒想到,我自己小時候也能成為「別人家孩子」(比自己好)。

從此,他們一開口,你就扭頭翻白眼兒,甚至看見她/他就煩。

那個打扮漂亮,甜的像糖的NEW GIRL,

每一年都歡歡喜喜的出門去,喪眉搭眼的回家來。

“根本遇不到王子嘛!騎白馬的都是唐僧!”

女孩從此再也不期待了,即便今年的雪下的比往常更早一些。

即便這場初雪,很美。

最好的期待,是我相信你。

這種

在一次次滿懷期待又被期待打臉的體驗過後,

消極面對同類事件的現象,叫做「習得性無助」。

這是由心理學家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實驗後的提出的觀點:

狗狗被狗關在籠子裡,只要蜂音器一響,就承受難受的電擊,狗狗無法逃避。

多次實驗後,只要蜂音器一響,在給電擊前,即便籠門開啟,狗狗也不逃跑。

而是不等電擊出現就先倒在地開始呻吟和顫抖。

本來可以主動地逃避卻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

這種狀況就是心理學上著名的習得性無助。

人和狗狗的差別在於有更強的思考能力也就是心智。

每個人都或多少體驗過「習得性無助」。

歸其原因,主要是:

在體驗中總是受挫,在認知時因這些受挫體驗得出結論。

形成「什麼事都是這樣」「我就是不行」的「負面期待」。

表現出明顯的消極情緒,並越來越嚴重。

李笑來在《把時間當朋友》一書中,也對成因有精闢的解讀:

1。 人的狀態是長期積累的

2。 傾聽者採用不恰當的評價方式

3。 自我不準確的歸因

最好的期待,是我相信你。

很多人不怎麼看書,也活的還可以。

回想一下,你會發現,他們共有一個共同點:

就是善於在總結經驗並做出積極改變。

《心經》說:所有的路都通往彼岸。

即便你沒有總結過「習得性無助」的解決辦法,生活中我們也在應對。

網上一搜就能找到的答案,歸納起來是:

表示理解,幫他/她找到認知偏差,發現進步就認同鼓勵。

我自己就長期處於習得性無助的狀態,久病成醫有著切身體會。

「道理我們都懂,但就是不能逃脫」,也是一種習得性無助。

時間長了,在大量的閱讀理解後,我總結了幾個實用小技巧供大家參考:

先給傾聽者的建議:

傾聽者也是對我們有所期待的人。

他們來自三個角色:權威、自我和朋友。

權威們有心理優勢,畢竟你才是那個「習得性無助」的人而他不是。

以至於雖然進行了交流,但沒什麼改變甚至適得其反。

其實,「習得性無助」的人想要是你能這樣:

1. 對我說:“我看見了你的問題,也真切的看見了你的痛苦。”

對我說:“我知道這讓你感受很不好,但相信我,你並不孤獨。”

積極期待是以對方為中心,而不是以你想象的形象為中心。

認同讓對方感受到真誠,她/他就可能依賴這份認同。

你們的關係也將出現反轉。

2. 走,我們一起去看看那個「別人家的孩子」。

孩子最討厭的就是別人家孩子。

因為那些孩子總活在父母口中。

讓我們反轉一下,讓孩子帶你去看看那些別人家孩子。

你看見的是「賊吃肉」,她看見的可能是「賊捱打」。

那個「別人家孩子」可能是透過你已知的一點資訊,想象出的孩子。

而你家孩子看到的是那個孩子不堪/作假的情況,甚至刻意只關注那些情況。

你們的資訊一直不對等。

迫於權威壓力,孩子如何能正面積極,又怎麼能建立良好的關係?

客觀事實的去看看,那個「別人家孩子」是否真的存在。

如果存在,是什麼狀況。

如果很好,那就一起看看她的學習方法和原因。

如果不好,那就停止想象。

當你總在說別人家孩子多好的時候,孩子想的是別人家父母多好。

不如現在就告訴她/他說:“幸虧你不是別人家孩子。有你真好。”

3. 請你自己先成為那個期待我成為的人。

有位悲觀的父親,希望讓孩子成為一個樂觀的人。

每當孩子悲觀時,就說:“你怎麼那麼悲觀呢?為什麼不能樂觀點兒呢?”

在孩子的視角里,自己樂觀的時候不被看見。

而悲觀的時候總是被看見,然後被貶低。

於是他形成了“我是不被喜歡的”觀念。

孩子感受到的是:“看,你不如我。我本該生出「更優秀」的孩子。”

父母在說孩子的時候,其實是在說自己—那個更做不到的自己。

錯誤的說法是:“我希望,你能成為我期望的那樣。”

正確的說法是:“這次有進步。我相信你可以做的更好。

你現在對自己有所懷疑,沒關係,我陪你,支援你。

你一定可以度過這個困難期,以後甚至比我強。

無論你的的角色是誰,和別人交流時,都該反思:

你是在追求結果,還是在滿足自戀?

追求結果,就把對話內容多放在客觀事實層面,而不是想象層面。

如果是家人,就多關注對方的感受。

追求自戀,就請控制一下你自己。

不然很快你們就會越走越遠,你要失去他了。

最好的期待,是我相信你。

給無助者的建議:

最可怕的不是得病了,而是總在復發。

1. 放不下就活出去。

人很容易對我是誰產生執念,認為自己就是這樣。

但其實,「我」是被構建的,也是可以改變的。

透過閱讀,學習,體驗,總結,用更多的知識和經歷不斷豐富頭腦,成長心智。

沿著這個路徑不斷積累,就是讓自己更強大的途徑。

如果你無法解鎖「這件事」,咱就先拿鑰匙試試「那扇門」。

沒有人是全能的。

有的人用一生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情,這方法當然也行。

但當你不能做到那樣時,就做自己喜歡的事。

如果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對什麼感興趣,

可能只是因為你害怕風險,讓你痛苦的程度還能夠承受。

男女搭配還幹活不累呢,誰說非要在一項事情上分出名次才最重要。

如果你嘗試了別的事,也不行。

不要急著說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

而是正視自己可能是思維方式出了問題。

那就回到認知自我的層面,從最初的認識重新和自己談談。

別做自己的「權威」,和時間一起,做自己的朋友。

鼓勵自己,而不是攻擊自己。

現在,就打個招呼吧。

2. 你也有自戀的權利。現在就穿起這件防護甲。

當別人進行負面期待(讓你不爽)的時候,我們能做的是:

調動自戀的力量,來維護「自己是好的」這份感覺。

一個人說你差的時候,其實是她擔心自己差。

你可以在心裡說:他是在說他自己。

給朋友的建議:朋友還需要建議嗎?

真正的朋友,看到這裡,已經會心一笑。

被實驗的狗狗,有了深深的心理創傷。

雖然被愛狗人士領養,但它無法進行心理層面的自我療愈。

沒過兩年,還是去了汪星。

幸好,我們不是狗狗。

小時後我們覺得童話都是美好的。

因為每一個童話的結尾都是:

從此,小蝌蚪和媽媽一起暢遊在海底世界。

從此,公主和王子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從此不是終點,卻讓我們誤以為終點,而忽略了無常。

成年後我們認定童話都是騙人的。

“海底那麼大,媽媽就陪你到這。你自己去看看。”

你都快看哭了,差點沒回來。媽媽傳聲給你說:看開點兒。

幾年以後,王子和公主的故事版本,請參考《琅琊榜》以及《甄嬛傳》。

還記得文章開頭提到的「你」和初雪中的「女孩」嗎?

那個說“再看看現在的你”的家人,

接下來說道:“雖然出了點問題,但這就是成長的煩惱。

我那時候還不如你呢。我看好你哦!”

你不再躲避目光看向他,你們愉快的聊了起來。

那個沒有在初雪時等到王子的女孩,也並沒有在其他時候等到。

這就是生活,不是每個夢想都能實現。

只是,女孩不再空等了。不在只是把時間花在打扮漂亮上了。

她愛上了看書,最近正在看一本叫《把時間當朋友》的書。

最好的期待,是我相信你。

時間不只是朋友,多年相伴,早已是知己。

只是它一直默默注視,從未離開。

而我並未滿懷深情,付之以愛。

此刻,

時間和我彼此溫柔以待。我聽見他說:我相信你。

最好的期待,是我相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