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朱永新:從成尚榮先生的這本書裡,發現好教育的三個關鍵詞

2022-04-24由 人民資訊 發表于 林業

成尚榮有幾個個老婆

「本文來源:中國教師報」

朱永新:從成尚榮先生的這本書裡,發現好教育的三個關鍵詞

我一直很驚訝,一位80歲的老人,為什麼能夠擁有不斷成長的力量?為什麼他身上始終有著青春般的激情?為什麼他的每次講演幾乎不用稿子,而且很少重複自己,讓人耳目一新?為什麼他能夠保持思維敏捷記憶超群?

朱永新:從成尚榮先生的這本書裡,發現好教育的三個關鍵詞

朱永新

全國政協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實驗發起人。

朱永新:從成尚榮先生的這本書裡,發現好教育的三個關鍵詞

好教育的三個關鍵詞

——讀《做中國立德樹人好教師》

和成尚榮先生認識30多年了。認識他的時候,他在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所擔任所長。參加過一些他主持或者參與的活動,經常聆聽他的高見。那個時候,黑格爾、康德、懷特海、杜威、蘇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等思想家、教育家的名言經常脫口而出,一線老師的成長故事也是隨手拈來。感覺他是一個既有深厚的理論素養,又非常接地氣的人。

2000年以後,成尚榮先生經常參加我們新教育實驗的年會、開放周等重要活動,成為新教育的專家團隊的重要智囊人物。每一次主持或者評點,對於重要的理論問題他總能一劍封喉,直指要害;對於一線老師的案例,他也總是條分縷析,指點迷津。

而且,我注意到一個他的絕活——開會時幾乎從來不做筆記,但是講話時卻能幾乎一字不差地大段引用別人的講話原文和要點。

去年以來,陸續讀了成尚榮先生的《兒童立場》《課程透視》《語文氣象》《最高目的》《核心素養的中國表達》《流派觀察》等著作,一直想寫點文字,談談自己的讀書體會。但是,先生的著作體系宏大,涉及面廣,一直沒有理出頭緒。

前不久,再讀這本《做中國立德樹人好教師》,封面上的中國、立德樹人、好老師三個關鍵詞突然躍入眼簾,貫通此前的所思所想,許多感悟由此清晰地定格。

朱永新:從成尚榮先生的這本書裡,發現好教育的三個關鍵詞

朱永新:從成尚榮先生的這本書裡,發現好教育的三個關鍵詞

《做中國立德樹人好教師》

成尚榮 著

簡介:

這是一本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骨氣、中國自信的教育學,這本教育學要堅守中華民族育人初心,要立德樹人。

中國,是第一個詞。

成尚榮先生介紹說,在考慮這本書書名的時候,他有過斟酌。到底是《做中國立德樹人好教師》,還是《做立德樹人中國好教師》?他選擇了前者,就是想突出“中國”,彰顯中國文化特色。而且,他認為立德樹人本身也是中國文化中的思想精髓。

這本書中,的確流淌著濃濃的中國文化的根本精神。

成尚榮先生深情地說,教師和兒童都是一粒種子。這粒種子有個共同的名字叫“中國”,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要培養的時代新人,就是要具有以愛國主義為重點的民族精神和以創新為重點的時代精神,有深層的愛國情、遠大的強國志、切實的報國行,從小學會做人,從小學會思考,從小學會創造。正是以愛國主義為重點的民族精神的種子,才能讓孩子們擁有理想信念和硬核的力量。民族精神、時代精神,才能讓教師和學生內心的種子向著中華民族復興的明天微笑。這粒種子總有一天能夠長成參天大樹,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材,“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局中,挺起中華民族的脊樑,踮起時代的腳跟,站在中國的大地上,向世界瞭望,寫下中華民族復興的詩章。”

這本書中講述了許多好老師的故事。這些好老師,從陶行知、葉聖陶、斯霞、李吉林,到顧明遠、於漪、於永正,都是把自己的教育學寫在中國大地上,都是具有中國情懷、中國氣質、中國格局的教育家。我曾經在一次講演中聽過先生講述於漪老師哼唱《蘇武牧羊》的故事。於老師讀小學的時候,日本兵進城掃蕩,城裡人紛紛去鄉下逃難,一片混亂。就在那天上午,音樂老師給他們上了最後一堂課,教唱的就是這首歌。

他說:從於漪老師哼唱的旋律和歌詞中,我們再一次感受到民族的血性,看到民族的脊樑。“一個好教師,總是將他的課堂,和祖國命運、民族未來聯絡在一起”。

中國,是好老師的根。沒有這個根,就沒有枝繁葉茂,沒有果實累累。

立德樹人,是第二個關鍵詞。

成尚榮先生說,立德樹人,最具有中國特色,最具有“中國心”“中國表情”。也就是說,立德樹人本身就是“中國”教育的題中應有之義。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立德樹人”就是中華民族的育人初心。它是個胚胎,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根芽,內在蘊含著發展的基因。

成尚榮先生在書中從歷史維度、時代維度和現實維度對立德樹人進行了全面闡述。他認為,在中國的文化傳統中,早就有“立德”“樹人”的概念和意識。“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中就有“明德”。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底色或本色就是倫理道德。孔子的“仁者愛人”,孟子的“四心”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分別生出的“仁義禮智”,都講的是倫理道德。《管子》中也有“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的論述。所以,從中國文化傳統的歷史深處走來的“立德樹人”,在當下被重新解讀,整合成一個最具有時代意義的概念。他認為,如果要寫一本中國的教育學, 那就是一本“立德樹人”的教育學。

成尚榮先生認為,人,是“立德樹人”和教書育人的起點和歸宿。

立德樹人,應該以人為目的,以人為核心,以人為前提,重在人的發展。立德樹人,要關注人,研究人,尤其要研究兒童,重新認識兒童,重新發現兒童。立德樹人不僅僅反映了教育的本質特點,也反映了當代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轉向:從關注知識、能力,轉向關注人。讓我們 的學生在以學習知識為載體,以培養能力為重點的過程中,成為人,成為時代新人,成為能擔當民族復興大業的時代新人,正式當代教育改革發展的重大使命。

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成尚榮先生提出

,立德樹人是好教師的精神象徵和中國符號,應該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國好教師的根本任務和衡量的根本尺度,“首先做道德教師”,也就成為中國立德樹人好教師的一個出發點。

他說,好教師就是一本書,永遠站在學生前面,把自己這本書開啟,讓學生讀懂這本書,讀懂什麼叫做真誠、崇高、純潔、幸福、道德……所謂教書育人,說到底就是教師的人格在塑造學生的靈魂。學生讀懂了,他將來自己也會成為一本書。

立德樹人,是好老師的魂。沒有這個魂,就會有形無神,就是行屍走肉。

好教師,是第三個關鍵詞。

成尚榮先生說,中國立德樹人的好教師,首先是做好教師。“好教師”三個字具有千鈞之力,又具有無窮的可能。一切從做好教師開始,只有先做好教師,才有可能成為名師。只有大家都做好教師,才會有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教師隊伍。

為什麼“好教師”很重要?在許多人眼裡,教育家、名師、骨幹教師、特級教師應該比“好教師”更加高出一籌。為什麼成尚榮先生沒有把書名定為《做中國立德樹人教育家》?我們可以從他關於“好教師”與“名師”的兩個比喻得到答案。

一是高原與高峰。

他說,高原上才有高峰。沒有高原,就沒有高峰;高峰之下的高原,絕對不會平庸。好教師和名師,就好比高原與高峰的關係。好教師應該站在高地上瞭望高峰,讓自己成為高峰。

二是合唱與領唱。

在眾多合唱聲中,領唱者的旋律很關鍵。所有好教師都是合唱隊的隊員,其中應該有一批傑出的領唱者。只有把合唱隊建設得更好,領唱才能唱好,名師才能更多、更快、更好地成長起來。

當然,好教師不等於就是名師,就是教育家。教育家的標準、要求更高,更有深度、更有厚度、更有寬度,因此也更有難度。成尚榮先生認為,如果不以好老師為基礎,不從做好老師開始一步步往前走,是誕生不了教育家的。名師和教育家是從高原成長為高峰,從合唱成長為領唱的。名師和教育家首先是一個好教師,並且永遠是一個好教師。他提出,在做好老師的時候,“心裡想的不應是做教育家,而是內心呼喚著:為了我們的孩子們,為了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而做好老師”。這也是國家層面提倡做“好老師”而不是“名師”的緣由所在,做“好教師”更具有普遍意義和戰略意義。

那麼,什麼樣的老師是好老師呢?成尚榮先生在把李吉林老師作為當代中國好老師的標杆,提出

好老師應當有自己的信條,應該有大情懷,應該把根深深的紮在大地上,應該培育創新的精神和能力。

其中,成尚榮特別強調了理想追求、道德情懷和終生學習等方面。他認為,一個好老師,是應該有著理想追求,應該有著崇高感的。現在很多教師比較現實,這本無可厚非,但如果只看到現實是遠遠不夠的。人要在世俗中生活,但又要超越一點世俗,讓自己體驗到人生的意義。

好老師固然要有教育智慧,但最高的智慧是道德智慧。成尚榮先生提出,“無道德的聰明只是聰明而已,只有當聰明與道德牽手、相伴而行,才可能成為智慧。”幸福是完美生活中德性的實現,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才有真正的幸福。智慧教師首先是道德教師,智慧學生首先是道德學生。只有智慧教師才能培養智慧學生。所以,教師要修煉自己的道德情懷,要關心人類的命運國家的前途,不能眼裡只有試卷分數。

好老師應該是終生學習、不斷成長。成尚榮先生用於漪老師的兩句話概括她的“教師之道”:我一輩子做教師;我一輩子學做教師。他認為,一輩子做教師,是對職業無限忠誠、不離不棄;而一輩子學做教師,是說教師是永遠的、終生的學習者。

只有終生學習、終生髮展,才可能做一個好教師。

我特別喜歡全書的第六篇《做好教師:一個永遠激盪的心願》。這一篇中的文字,講述了成尚榮先生如何從一名中師生成長為深受一線教師歡迎的教育家,如何協助李吉林先生做情境教育研究,如何參與教育部的兩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如何追隨時代寫出自己的地平線報告,如何從小城南通走到省會南京走向全國舞臺,如何在退休以後重新規劃人生的心路歷程和實踐探索。

他用自己的一生探索,為我們樹立了一箇中國立德樹人好教師的樣板。

我一直很驚訝,一位80歲的老人,為什麼能夠擁有不斷成長的力量?為什麼他身上始終有著青春般的激情?為什麼他的每次講演幾乎不用稿子,而且很少重複自己,讓人耳目一新?為什麼他能夠保持思維敏捷記憶超群?

從這本書中,我找到了答案。

編輯 | 白衣

010-82296739(康老師)

朱永新:從成尚榮先生的這本書裡,發現好教育的三個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