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中國香學非遺講堂:宋代以前的用香特點(一)

2022-03-15由 志樸香堂 發表于 林業

香草白芷是什麼

香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不是一個簡單的物質存在,

志樸香堂傳統制香技藝非遺傳承人

印海居士

常說的

一句話,任何一個存在了幾千年的東西,必然有它存在的理由,也一定是在某些方面契和了我們文化的真精神。詳細內容參見(

古人用香到底追求的是什麼?

根據不同的群體用香的目的不同,中國傳統用香主要分為三種:古代的宮廷用香更多為醫療養生;

祭祀用香,

表達對上天的敬畏和祈求,

宗教人群更多是助修開智;文人用香更多是啟迪文思。在古人的日常生活中無不以薰香為伴,並進而將其作為“禮”的一種表述,成為古代宮廷和貴族居室文化的重要構成部分。

當然,中國香文化經過5000多年的發展,用香的形式和內涵也在不斷髮生變化。最早的香並不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這樣,

從最早的

焚燒柴草

、佩戴、焚燒草本香料,再到漢代樹脂類香料的使用,到今天我們看到的線香、盤香、倒流香、香珠、香牌

等多種形式,期間經歷了很多發展和演變,比如線香是在宋末元初才出現,而盤香的出現那又是更晚以後的事情了。

在香文化最早起源的新石器時代晚期,

主要是焚燒柴草、食品和其他祭品的燎祭。

升騰的煙氣,表達了人們對上天的敬畏和祈求。

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辭多有關於“燎祭”的記載。

《詩經·大雅·生民》篇有“載謀載惟,取蕭祭脂”,“其香始升,上帝居歆”。

蕭是一種可以焚燒的香草,脂是動物的脂肪,泛指祭品。

焚燒香草祭品,使香氣上達天庭,祖先神靈於是安而饗之。

除燎祭之外,周人還以香入酒用於祭祀,《詩經·大雅·江漢》篇有“秬鬯一卣”之句,秬(jù):

黑黍。

鬯(chànɡ ):

古代祭祀降神用的酒,用鬱金草釀黑黍而成,指最好的美酒。

這句詩的意思是鬱金香酒再上一壺,告祭文德昭著的先祖。

6000年前,在黃河、遼河、長江流域先後出現了燎祭(透過燔柴升煙的方式告祭天地)。仰韶文化、紅山文化、良渚文化、龍山文化、河姆渡文化等遺址中出土的祭壇、燎祭遺存和陶燻爐,均在距今4000-6000多年間。這些都是中國香學文化的淵源。

中國香學非遺講堂:宋代以前的用香特點(一)

目前記載最早的薰香器,是1983年在上海青浦福泉山高土臺墓地發現的一座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高等級大墓。這個墓地共出土玉、石、陶器達170多件,其中就有一件灰陶竹節紋燻爐。這件燻爐為陶質,呈笠形,帶蓋,爐蓋上有三孔為一單元的六組孔紋,共18個小孔。爐身為大口,斜直腹,矮圈足,外壁飾6周竹節形凸稜紋。高11釐米,口徑9。9釐米。可以在爐內燻蒸香料,香味從爐蓋的18個小孔中散發出來。這個香爐現藏於上海青浦區博物館。

中國香學非遺講堂:宋代以前的用香特點(一)

志樸香堂古法香囊(購買點選文末閱讀原文)

戰國時期薰香風氣已經在一定範圍內流行起來了。那時的用香習俗也

主要以

佩戴為主,從士大夫到平民百姓,均有隨身佩戴香草、香囊的習慣。

晚輩去見長輩時,既要衣冠整潔,還需要佩戴

香囊

,以表示對長輩的尊敬。

屈原《

離騷》中“

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

江離

、芷、秋蘭

是指香料

“江離”為何物也?

江離,大葉芎藭也。

清芬似芹,效能御溫。

亦作

“江蘺”,又叫芎(xióng),或川芎,或“蘼蕪”。

芷是指白芷,一說﹐生長在幽僻處的芷草。見朱熹集註。

《離騷》裡出現的所有香草,細數共十六種:江離、芷、秋蘭、蕙、蘭、留

夷、揭車、杜衡、菊、荃、蘼蕪、杜若、薠、三秀、薇、薺。

閉上眼,想象古人佩戴江離、芷與秋蘭等香草行走江湖,足下生風,實在風雅得很啊。而今天處處飄揚著化學香精的味道,有些人反而把這個當作身份的象徵,這真是無解!

或許再過多少年之,

真正的

天然香薰香囊會重新流行起來,

既有裝飾、香體的作用,所到之處

留下天然香草的味兒,去溼辟邪防感冒,

那才是真風雅

(未完待續)

志樸香堂致力復興古老香文化和推廣天然香,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案。

用好香,找志樸,正心、正念,百年不變!

基於我們的理念:

志樸香堂

從不在制香中使用任何非植物的原料

從不新增任何化學香精和助燃劑

從不使用城市自來水

每一支志樸香

都源自自然,遵循古法制作,味道自然,香韻悠遠,既是供奉之佳品,也是養生、開慧之妙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