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淺談中藥的歸經與西醫的解剖形態之間的定位問題

2022-03-15由 常航居士 發表于 林業

藥物歸經是什麼意思

中藥歸經與西醫學解剖結構之間的定位問題歷來受到研究者的極大關注。中醫理論中的臟腑概念不能等同於現代解剖學上的臟器實體。

西醫學認為,腦是機體至關重要的器官。腦主要是透過血-腦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保障其自身內環境的相對穩定,從而維持人的正常生理功能。多數藥物都無法透過BBB而發揮作用。中藥成分能透過BBB進入腦中發揮藥效作用,是中藥歸經入腦的基礎。

麝香的主要有效成分麝香酮能夠透過BBB進入腦組織並有相當濃度的分佈,而且與其他主要臟器相比,麝香酮在腦中較為穩定,代謝慢,這說明麝香酮對腦可能具有一種特殊親和性。

3H-川芎嗪進入機體後5分鐘即可透過BBB,分佈於大腦皮層細胞中,8分鐘時達到高峰,而且在示蹤60分鐘內,在大腦記憶體留時間較長,其含量也相對比較穩定,表明大腦也是3H-川芎嗪重要的靶器官之一。

天麻苷元為腦細胞膜的苯二氮受體的配基,作為其葡萄糖苷的天麻素與苯二氮受體無特異性親和力。天麻素在進入小鼠體內後被降解為天麻苷元,並以天麻苷元的形式作用於苯二氮受體,增強γ-氨基丁酸(gamma-amino butyric acid,GABA)/苯二氮受體複合體的功能,表現出鎮靜、抗驚厥等中樞抑制作用。這與天麻可選擇性作用於腦是相似的,故可認為天麻歸經於腦。

中藥的歸經作用部分是透過對腦不同部位的選擇體現出來的。許多中藥可直接或間接地透過其有效成分對腦產生作用,如直接對中樞產生興奮或抑制作用;或透過受體及神經遞質間接地作用於神經系統;或透過拮抗、清除自由基、阻斷神經細胞凋亡的啟動、降低腫瘤壞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阻斷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毒性途徑、降低神經細胞某種基因的表達從而起到保護腦組織、改善腦功能的作用。

各歸經中藥大多在用藥後1小時對下丘腦的功能有明顯促進作用,2小時則對下丘腦轉為明顯抑制作用或無作用,到了4小時又開始對下丘腦有促進作用,此時的促進作用程度普遍低於1小時。這與下丘腦-垂體-性腺軸(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al axis,HPG)及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gland axis,HPA)的反饋作用相類似,即各歸經藥對間腦(下丘腦)大多具有促進抑制促進的過程,提示中藥歸經對機體的選擇性作用,部分可能透過作用於神經內分泌網路來實現,對多個器官組織的選擇性作用可能是遞質、激素作用的間接結果。

在用藥後2小時,除歸膽經、三焦經和心包經之外,其餘歸經均促進下脊髓的代謝活動;在用藥後4小時,除歸膽經、三焦經和小腸經之外,其餘歸經均促進後肢肌的代謝活動。說明中藥歸經作用除了影響內臟器官功能外,也包含了對脊髓、肌肉組織等經絡循行部位的作用。中醫理論中的臟腑概念不能等同於現代解剖學上的臟器實體。

目前中藥歸經的實驗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諸多問題,尚需開展進一步的研究工作。如應注意歸經理論中所指的臟腑,是中醫學中特有的定位概念,其與解剖學器官組織有較大的區別,研究中將兩者等同不利於詮釋歸經的現代內涵。如將涵蓋所有藥性的60味中藥灌服小鼠1、2、4小時後,聚類分析不同歸經對各組織器官機能的影響來進行中藥歸經的形態學基礎研究,結果發現一種歸經可以作用於多個器官組織,不同歸經可以作用於相同的器官組織,同一歸經中藥在給藥後不同時間點作用的器官組織類別有所不同,提示中醫臟腑與解剖學器官組織之間不是簡單的一一對應關係,而是一種具有交叉重疊的網路關係。因此對於藥物歸經的理解,更應重視藥物產生效應的部位及配伍之後作用的選擇性改變等現代科學內涵。

淺談中藥的歸經與西醫的解剖形態之間的定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