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巧達科技被查:遭競爭對手舉報?販賣個人資料是禍根

2022-02-16由 消金界 發表于 林業

數查科技是什麼意思

巧達科技被查:遭競爭對手舉報?販賣個人資料是禍根

巧達科技員工被抓!這家號稱擁有全國最大簡歷庫的資料公司,近日麻煩纏身。個人隱私資料保護越來越嚴,他們到底還是踩了紅線。

“買簡歷?找巧達!”

這是人力資源、獵頭行業內,口耳相傳的一句話。

“基本上所有你能數的上名的大型網際網路公司,都是巧達科技的客戶。”一位之前簡歷中介生意的從業者志鵬飛,如是告訴消金界。

擁有如此龐大的資料量,成立於2014年的巧達科技是如何做到的呢?

他們又是如何,在販賣隱私資料的不歸路上,越走越遠?

巧達科技被查:遭競爭對手舉報?販賣個人資料是禍根

非法售賣使用者資料

我們都知道,公司HR崗位的日常工作中,經常要面對從各個渠道來的簡歷,比如拉鉤、智聯等。

對於每個渠道,HR都有一個相對應的郵箱,從這些網站下載簡歷。

但要如何統一管理這些從不同渠道來的簡歷,比如統一發布職位、統一下載簡歷,使用者資訊更新後,又如何快速更新資訊。

對於HR來說,這些確實讓人非常頭疼。

為了方便HR工作,很多初創企業開發了一套智慧招聘管理系統,業內稱為ATS(Applicant Tracking System)。

HR在拉勾、智聯招聘、Boss直聘等招聘平臺釋出職位後,便可在ATS上,完成對簡歷的集中管理,不用反覆在各個招聘渠道來回切換。

千萬不要小看使用者簡歷,這是對於一個人最完整的描述。

需要指出的,這些ATS玩家,在和企業合作前,就會簽訂各種各樣的保密條款,其中尤其明確了對使用者隱私的保護。

大多數ATS玩家,知道商業邊界,獲取使用者簡歷僅為了便於HR管理,不會出售使用者資料用於盈利。

某家ATS企業創始人稱,不管是客戶提供的簡歷資料,還是在其平臺產生的資料,比如面試過程中產生的評價,背調等資料。這些資料都會留在平臺方。

此外,客戶如果要切換供應商,ATS企業就會把產生的所有資料,給到下一家供應商。

“如果這些資料我們拿去賣,這個事情就是違規的、不合法的。”該ATS企業創始人對消金界表示。

這名創始人一再強調,作為ATS廠商,不能用銷售客戶資料而獲利。

然而,同樣是服務於企業招聘,巧達科技的路子要野得多。

“說的更直白點,他們對使用者隱私,根本沒有敬畏之心。”志鵬飛憤憤地說道。

從這點看,巧達科技不是一家ATS企業,他們更多關注的倒買簡歷資料的利潤,而非服務HR工作。

巧達科技旗下有30幾個網站,都是一些簡歷交換平臺。他們透過直接獲取HR在智聯等各大招聘網站上的賬號,模擬登陸,爬取所有簡歷。

據燃財經稱,巧達科技資料庫號稱有2。2億自然人的簡歷、簡歷累計總數37億份。

此外,巧達科技還有超過10億份通訊錄,並且掌握著與此相關的社會關係、組織關係、家庭關係資料。

據業內人士透露,基本上大型招聘網站上所有簡歷,都會聚集到巧達平臺上。甚至一些簡歷已經在招聘網站上下架,還能在巧達上找到。

為何HR願意心甘情願把簡歷給他們?

消金界瞭解到,巧達從HR處獲取很多閒置簡歷後,會給HR很多新簡歷以作為回饋。

據智鵬飛介紹,這些賬號屬於公司財產,不屬於HR個人,所以HR們並沒有那麼強烈的慾望去保護這些資產。

第二,拿行業平均水平來說,HR素質不高,對於個人隱私保護觀念不強。上傳沒有用的簡歷,去換取更多的簡歷,以完成自己的KPI,HR當然願意。

“不管從商業邏輯,還是各方面來看,這種模式都是成立的,從某種角度來講,甚至盤活了閒置資源。”智鵬飛稱。

那麼,透過這種方式,真的能在幾年之內獲取如此之多的客戶嗎?

多位業內人士稱,可千萬不要小看一個前程無憂、智聯賬號。一家做了10年的企業,其前程無憂、智聯招聘賬號內,可能有幾萬,甚至十幾萬份簡歷。

“你自己爬取資料,自己用,當然是沒事的。但一旦涉嫌對外提供非法資料服務,這就要出事了。”獵頭一博講道。

在國內,隱私資料保護不彰已是頑疾。巧達被抓事件,或能給相關行業敲響警鐘。

消金界曾獨家爆料,很多現金貸公司正以1元/條的價格,從招聘網站運營人員處獲取學生黨、或者剛剛參加工作的同學資料。

“經常一買就是幾萬條。”一位從業者如是說道。

其實消費金融這個行業,更加看重使用者資料,有借錢意願、且按時還款的使用者,能夠為小貸平臺產生不菲的利潤。

但隨著一系列個人隱私保護法的出臺,目前這種倒買倒賣使用者資料的行為也在逐漸得到遏制。

2017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開始施行,明確規定,網路產品、服務具有收集使用者資訊功能的,其提供者應當向用戶明示並取得同意。未經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個人資訊。

“總的來說,現在找個好渠道比找個好媳婦還難。”一個渠道商如是抱怨道。

巧達科技被查:遭競爭對手舉報?販賣個人資料是禍根

灰色生意隨時可能翻船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巧達被抓的直接導火索,並不是因為侵犯資料隱私。

據多名業內人士透露,巧達之所以會被舉報,是因為分食了招聘網站的蛋糕。原來,巧達會把這些使用者簡歷,大批次賣給有招聘需求的網際網路企業,再從中盈利。

矛盾點在於,巧達所服務的,都是一些KA客戶(大型客戶)。而這正是大型招聘網站的地盤。

“比如某家企業有大量簡歷購買需求,他們可能會在某大型招聘網站上,一年購買100萬份簡歷,巧達出現後,他們會把其中購置80萬簡歷的量,分配給巧達。”志鵬飛說。

“對於該網站來講,就是一個很巨大的傷害,他們動了招聘網站的蛋糕,所以這件事情的幕後推手,其實是招聘網站。”一搏認為。

2018年某網際網路公司報案稱,發現有人在網際網路上兜售疑似為該公司的使用者資訊。根據這條線索,巧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非法竊取資訊的犯罪事實逐漸浮出水面。

由此這一案件最讓人擔心的是,從事網際網路的,哪個在資料隱私方面沒有點原罪呢?要是都以此被競爭對手攻擊,那麼潛在風險確實不得不防。

所以,消金界提醒從業者,販賣個人隱私資料已涉嫌違法,在監管高壓與嚴打中只能是玩火自焚。

關於個人資料隱私保護,大家有什麼看法,留言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