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中藥的“祛風溼”功效的辨析

2022-02-10由 常航居士 發表于 林業

祛風中藥什麼時間喝好

“祛風溼”的字面含義可釋為:祛除風邪和溼邪。如前所述,“祛風”已包含了祛除風邪及風所兼夾之邪,故從概念的層次劃分上看,“祛風溼”應隸屬在“祛風”之下,是“祛風”的下位概念術語。但由於“祛風溼”又常用為特殊而具體的功效,有必要予以分列而加以明確界定。

1。“祛風溼”即治療“風溼痺證”的功效

《素問痺論》曰:“所謂痺者,各以其時,重感於風寒溼之氣也。”“風寒溼之氣雜至,合而為痺也。”認為感受風寒溼是引起痺證的原因,風寒溼三邪之中,風和溼與痺證有必然關係,而寒(及熱)則是或然關係。

《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曰:“風溼相薄,雨乃後。民病血溢,筋絡拘強,關節不利,身重筋痿。”故前人十分強調風溼與痺證的關係。仲景即以“風溼”代指風寒溼之邪,並將風溼所致之痺證,命名為“風溼”。如《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第七》曰:“傷寒八九日,風溼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風溼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

《金匱要略痙溼暍病脈證治第二》:“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名風溼。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可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風溼,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黃芪湯主之。”

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風病諸候》曰:“風溼者,是風氣與溼氣共傷於人也。……其狀令人懈惰,精神昏憒,若經久,亦令人四肢緩縱不隨……或腳痺弱,變成腳氣。”“風溼痺病之狀,或面板頑厚,或肌肉痠痛,風寒溼三氣雜至,合而成痺,其風溼氣多,而寒氣少者,為風溼痺也。由血氣虛,則受風溼,而成此病。久不瘥,入於經絡,搏於陽經,亦復令身體手足不遂。”其後宋之《聖濟經》以及明清醫家亦有相似論述。

從上述所論可知,強調“風溼”為痺證的主要原因,且以“風溼”代指風寒溼三氣合邪,並將“風溼”作為風寒溼所致“痺證”的病名(因痺證所指病證甚廣,此處僅指風寒溼邪侵襲經絡,痺阻氣血,引起以關節、肌肉疼痛、拘急為主症的一類疾病,而非《中藏經論痺》所謂“痺者閉也。五臟六腑感於邪氣,亂於真氣,閉而不仁,故曰痺”之廣義的痺證),並非現代才有,實乃古已有之而由來已久。因此,將具有治療“風溼痺證”的藥物功效,稱為“祛風溼”,應是成立的。

此外,除痺、蠲痺、宣痺等術語,若作為治法術語,此處不論。若作為藥物功效,則與“祛風溼”能明確地指出藥物對病因的消除作用,故亦當以“祛風溼”一以統之為是。

2。祛風溼與祛風除溼應作區別

《中醫大辭典》未收載“祛風溼”一詞,亦無“除溼”一詞,但有“祛風除溼”詞條,並將之歸於“祛風”法下,稱:“祛風:疏散風邪的統稱。……祛風法用於外風。分為祛風除溼……。”釋“祛風除溼”:“祛風法之一。是風溼之邪留滯經絡、肌肉、關節等部位,出現遊走性疼痛症狀時的治法。可用羌活、獨活、防風、秦艽、威靈仙、桑枝、五加皮等藥。”

《中藥名詞術語解釋》有“祛風溼”詞條,釋曰:“祛除肌表經絡風溼之邪謂之祛風溼。祛風溼藥能祛風止痛,疏通經絡,舒筋或強筋骨。適用於風溼痺痛及下肢痿弱,半身不遂等。藥如獨活、秦艽、白花蛇等。”從釋義來看,上述二術語的含義基本相同,似可看作同義詞。但從二術語的結構與內涵的相關性進行分析,並結合術語的實際應用情況來看,二者應予區別。

首先,從術語結構與內涵的相關性來看,“祛風溼”中,“風溼”是不可分的統一的整體,並代指“風、寒、溼”三氣合邪,祛風溼即祛除“風寒溼邪”,是一個單一的動賓結構,“祛風除溼”則可分解為兩個並列的聯合動賓片語:祛風、除溼,並可視為祛風和除溼兩個並列功效或既祛風又除溼的複合功效。又因“除溼”的含義較廣,《中醫常用名詞簡釋》釋曰:“用藥以除去溼邪,或從外解,或從內滲,都叫除溼。如羌活、秦艽、苡仁、白朮等就有此效。”故此處之溼,泛指內生之溼和外受之溼,與“祛風溼”之“溼”含義不同。而“除”,包括了祛外溼和化(燥、滲、利)內溼,也與“祛風溼”之“祛”外溼的含義廣狹有別。

其次,從實際應用來看,白芷、藿香等可稱祛風除溼,但一般不稱為“祛風溼”,而很多“祛風溼”藥,如六版《中藥學》教材所列“祛風溼”一章的藥物如威靈仙,蘄蛇、烏梢蛇、青風藤、海風藤等藥物,一般也不稱“祛風除溼”。 因此,“祛風溼”與“祛風除溼”應予區別。“祛風溼”專指治療“風寒溼”痺證的功效,而祛風除溼則含義甚廣,可視作祛風和除溼的並列功效或複合功效。

中藥的“祛風溼”功效的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