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古觀象臺副臺長肖軍:立秋與時偕行,在時間中構建人與天地的和諧統一

2022-01-26由 環球網 發表于 林業

怎樣用月相法測經度

古觀象臺副臺長肖軍:立秋與時偕行,在時間中構建人與天地的和諧統一

點選進入“二十四節氣美學生活”〉〉

【環球網文化記者 張嘉玉】8月7日,立秋節氣到來。環球網文化頻道邀請北京古觀象臺副臺長、天文學學者肖軍,在立秋節氣,追溯“古代皇家天文臺和氣象局”欽天監與二十四節氣的歷史淵源,重新尋回古人對時間文化的重視,“中國人是用時間構架了人與天地共存同構的系統——用時間將人與宇宙、與日月星辰達到天人合一的統一。把日子過好,實際上就是在完成我們的生命。”

古觀象臺副臺長肖軍:立秋與時偕行,在時間中構建人與天地的和諧統一

立秋代表秋之伊始

戰國末年《呂氏春秋》中首次“登場”

環球網文化頻道:立秋節氣的特點和意義是怎樣的?

肖軍: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立”代表的都是季節的開始。立秋,即秋天的開始。不過從感受來講,立秋還在伏天之中,天氣不會馬上轉涼,還有短期的回熱天氣,為了形容酷暑霸道如虎,人們稱之為“秋老虎”。

從我的觀察,在立秋還是會有一些細微的季節變化,像是一絲微微涼爽的風。古人很注重預先觀察、提前預備,像古語就有,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所以敏感地捕捉著氣象細微的變化,預備著秋季的到來。

環球網文化頻道:立秋節氣是在何時被提出的?二十四節氣發現和演變的歷史是怎樣的?

肖軍:

公元前2200年左右,早在《尚書》就有對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判定。至春秋戰國時期,除了“二分”“二至”,《呂氏春秋》還記載了“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一共八個節氣。到西漢時期的《淮南子》已經基本完善,擁有了二十四個節氣的完整記錄。

漢武帝時期的《太初曆》將二十四個節氣納入曆法,把每個節氣劃分為時間均等。一直到明朝末年西方天文學傳入,清朝的《時憲曆》採用空間劃分的方法,時間不再完全均等,夏季節氣略長,冬天節氣略短,與現在二十四節氣時間劃分方式完全一致。

03:04

欽天監是古代皇家天文臺和氣象局

圭表等天文“神器”測定二十四節氣

環球網文化頻道:北京古觀象臺作為古代皇家的天文臺和氣象局“欽天監”,與二十四節氣有著怎樣的歷史淵源?

肖軍:

欽天監編算每年行用曆書,管理觀象臺進行天文氣象觀測,把對太陽的觀測記錄,編制到曆法當中,尤其在《時憲曆》中首次採用空間劃分的方法來劃分二十四個節氣。我們現在知道是地球繞著太陽轉,但古人是以地球為中心觀察到太陽的位置,發現太陽每一天都會一點點地向東移,直到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完成一圈,而太陽走過的軌道就是“黃道”。在黃道上每15°對應一個節氣,這種劃分方法被稱為“定氣法”。

透過空間的劃分,二十四節氣分為12個“節氣”和12個“中氣”,從冬至節氣開始,單數位為節氣,雙數位為中氣。古人尋找時間的“中點”,來認識、構畫歲月的結構,“中氣”在天文學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古觀象臺副臺長肖軍:立秋與時偕行,在時間中構建人與天地的和諧統一

環球網文化頻道:欽天監的歷史和機構組成是怎樣的?

肖軍:

在古代,天文臺和都城緊密相關。早在元朝建都時,北京已經建設了司天臺,是北京這座城市建造天文臺觀測、制定曆法的開始。至明正統七年,建造了明清兩代的皇家天文臺“欽天監”,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古觀象臺,並且在1442年至1929年的四百多年間每天持續進行天文觀測。

清朝時期,欽天監的人員組成大約有幾十個人,監正由滿人、漢人、傳教士共同擔任,東西方天文學共存交流,借鑑西方的計算方法編制中國傳統曆法,取彼方之材質,入《大統》之型模。在觀象臺上,天文生、博士生會進行具體觀測、計時、歷算等工作。

環球網文化頻道:歷史上,欽天監有哪些儀器用來觀測二十四節氣?

肖軍:

圭表、渾儀、黃道經緯儀都可以用來進行相關的觀測。傳統測量二十四節氣,使用的是圭表,漢武帝時期《太初曆》就是用圭表“立杆測影”來測定節氣。春分秋分時,太陽執行在赤道上面,正東方向升起、正西方向下落,晝夜平分;到了冬至,白晝時間最短,夜晚時間最長,正午影子最長,太陽地平高度最低;而在夏至,白晝時間最長,正午影子最短,太陽地平高度最高。

1669年至1674年,由康熙皇帝授命,欽天監治理曆法臣南懷仁設計和監造了6架新的天文儀器:赤道經緯儀、黃道經緯儀、地平經儀、象限儀、紀限儀和天體儀。其中,黃道經緯儀可以測量黃道經度和緯度以及測定二十四節氣,而天體儀也可以演示天體的運動,標刻有二十四個節氣。

古觀象臺副臺長肖軍:立秋與時偕行,在時間中構建人與天地的和諧統一

與時偕行

古人教你“過好日子”

在時間中構建人與天地共存的宇宙觀

環球網文化頻道:二十四節氣在古代時間曆法中有著怎樣重要的應用?

肖軍:

中國古代採用的是陰陽合曆,這一特點也可以在漢字上體現出來。在中國漢字中,“年”和“歲”常常被人們並用,但“年”和“歲”實際上是有區別的。太陽在黃道上執行一週的時間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被稱為“歲”,屬於陽曆系統。而觀測月相盈虧變化得出“朔望月”,12個朔望月是354天,被稱為“年”,屬於陰曆系統。於是,出現了相差11天陰陽參差的現象。一年之中有12個月、24個節氣,每月有兩個節氣,哪個月份當中沒有中氣,就定為閏月,透過這種“無中氣置閏”的法則,補齊了相差的11天,形成了中國獨特的“陰陽合曆”。

古觀象臺副臺長肖軍:立秋與時偕行,在時間中構建人與天地的和諧統一

環球網文化頻道:二十四節氣中包含著古人怎樣的時間文化和生命智慧?

肖軍:

中國時間文化的核心架構,實際上是在時序中構建了天地與人相關聯的宇宙觀。簡單地說,西方的天文學是空間的科學,由近及遠的歷史,研究宇宙的尺度越來越大,人越來越變得無法想象地渺小。中國人是用時間在構架了人與天地共存同構的系統——用時間將人與宇宙、與日月星辰達到天人合一的統一。

中國人認為人來自於天地,乃天地之心,人得天地之造化,亦要化育天地。這樣智慧的生命,是宇宙當中最大的奇蹟,生命是最珍貴的。在時間文化裡,你在時序中,一天天認真地過日子,在時間的迴圈和積累中,人和天能夠從相應到相合,達到這樣的境界,這是中國人所追求的。把日子過好,實際上就是在完成我們的生命。如果你不知春秋、不知冷暖、不知時代興衰,如何知每一日的存在?仰觀俯察、觀象授時,對時間文化的重視,也可以說是中國文化的特點。現在大家越來越重視二十四節氣,我以為也是我們中國文化復興的象徵。

古觀象臺副臺長肖軍:立秋與時偕行,在時間中構建人與天地的和諧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