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又到猛禽觀賞季,如何救助受傷的它?業內人士:先矇眼,放紙箱,別喂肥肉幫倒忙

2022-01-26由 紅星新聞 發表于 林業

鳳頭蒼鷹怎麼訓

目前,正處候鳥遷徙的重要時節,四川是候鳥遷移的重要通道。3日上午,在成都市植物園舉行第八屆成都限時觀鳥賽,兩個半小時內共記錄到60種鳥類。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又到了春季觀鳥季,越來越多的猛禽出現在愛好者的鏡頭中。

在近日舉行的四川省暨成都市愛鳥周放歸救護野鳥活動中,記者從參與放歸的成都動物園相關負責人處獲悉,去年全年他們救護動物60種137只,其中部分由市民發現。當天放歸的鳥類中不乏遊隼以及普通等猛禽。當遊隼摘掉頭盔,飛走前與人群對視時,它尖銳的喙和爪子讓圍觀人群退避了一米多的距離。

隨著生態環境向好,越來越多的鳥類甚至猛禽進入人們的視野中,發現受傷鳥類的可能性也隨之升高。當遇上受傷的猛禽,應該如何救治呢?記者詢問數位現場參與放歸的工作人員,對方表示,先打電話聯絡專業救助機構。如需簡單處理,第一步“天黑請閉眼”,之後用紙箱暫存或轉移更好。

鳥兒眼前一黑,情緒就能舒緩

實用操作:薄外套輕輕一蓋

在當天的放歸現場,紙箱裡一隻遊隼頭上戴著頭盔。“戴頭盔是為了讓它保持冷靜,避免運輸過程中因為其應激反應可能造成的一些傷害。”鑫華川野生動物救助中心主任胡豫川介紹說,大多數鳥類都依靠視覺感知外界,戴上頭盔,眼前一片黑暗有助於其舒緩情緒。而這樣的處理,同樣也適用於救助受傷的猛禽。

又到猛禽觀賞季,如何救助受傷的它?業內人士:先矇眼,放紙箱,別喂肥肉幫倒忙

△工作人員正在放歸遊隼

又到猛禽觀賞季,如何救助受傷的它?業內人士:先矇眼,放紙箱,別喂肥肉幫倒忙

△遊隼

胡豫川表示,大家遇到受傷的猛禽,首先要做的是聯絡相關救助機構。如果需要現場進行一些簡單的處理,要注意兩點:首先保護好自己,然後儘量減少因救助對猛禽產生的二次傷害。猛禽本身對人並沒有什麼攻擊性,但它們受傷後人靠近時的應激反應可能會對人造成傷害。平時他在做野化訓練的時候都會戴手套和護臂。“一定要先保護好自己。”胡豫川強調說。

又到猛禽觀賞季,如何救助受傷的它?業內人士:先矇眼,放紙箱,別喂肥肉幫倒忙

△《遷徙猛禽觀察》資料圖片

“最實用的操作是脫下一件薄外套,儘可能輕地蓋住受傷的猛禽。”胡豫川表示,放歸遊隼戴的頭盔三百多元一個,是定製的。救助時用外套將其蓋住,也可以起到類似的“天黑請閉眼”的作用。一般情況,眼前一片漆黑會給鳥類帶來安全感。待衣服蓋住的猛禽不再撲騰移動,可以輕輕用衣服裹住猛禽,將其暫時存放在紙箱裡。鳥類的羽毛很容易折斷,暫存或轉移最好用紙箱,其他箱子如果有空隙,鳥類的羽毛插入很容易折斷。用紙箱裝,是保護猛禽及一般鳥類最好的辦法。需要注意的是,紙箱需要扎幾個通氣孔。

千萬不要喂肥肉以及玉米大米等

在等待專業人員的過程中,需要給受傷的猛禽餵食物或者水嗎?“最好不要。”胡豫川的同事雷鑫表示,之前有市民發現了一隻受傷的鳳頭蒼鷹,打電話給他們後,出於好心去附近的菜市場買了豬肉餵它。等雷鑫趕到的時候,那隻鳳頭蒼鷹已經將吃進去的肉都吐了出來,加上其本身較為虛弱,最後沒能救回來。“大多數鳥類都消化不了豬牛羊等家禽肉類中的脂肪,無法消化引起嘔吐反而會惡化其狀況。”雷鑫強調說,千萬不要喂肥肉,最後就不要餵食。相關救助機構接到電話一般半天或者一天就能到達,除了少數重傷的鳥兒,這個時間對於大多數鳥兒來說,都不會影響其生存。

又到猛禽觀賞季,如何救助受傷的它?業內人士:先矇眼,放紙箱,別喂肥肉幫倒忙

△天空中飛過的普通

“除了肉類,其他的食物猛禽都消化不了。”胡豫川表示,相對來說喂肉都是好的了,有的市民出於好心喂玉米大米,最可怕的是猛禽不吃,有的還強行灌進去。油性太大的食物會引起腹瀉、吐食,例如剛才提到的肥肉。另外猛禽食入少量玉米大米不會有太大問題,因為猛禽會把消化不了的食物回吐出來,業內稱之為“吐軸”。但是消化不了的食物多了,就會造成“壓軸”“卡軸”等現象。因為一般猛禽都是用吃下去的羽毛來把不消化的食物捲起吐出來,如果沒有攝入羽毛,消化不了的食物就會囤積在食道以及胃裡,導致其死亡。

“放歸當天後面放的遊隼雄鳥,圍著我們頭頂飛了十多圈才飛走,但是我都捨不得了。”一米八多的胡豫川回憶說,當時他一直看了十多分鐘它才飛遠。鳥類是否可以放歸羽毛是否齊整是一個重要的指標。一般完成治療待鳥兒羽翼豐滿時,就會進行野化放歸。放歸時,會在它們身上裝一個GPS。有的恢復得好的,很有可能就直接飛走了。沒有完全恢復的,可能飛到不遠的地方,就不動了。他們就會根據GPS定位,將其尋回,繼續進行救助。

又到猛禽觀賞季,如何救助受傷的它?業內人士:先矇眼,放紙箱,別喂肥肉幫倒忙

△成都觀鳥會成員在山頂觀看猛禽

最後胡豫川呼籲,市民朋友發現受傷的野生鳥類,千萬不要作為寵物自己餵養。看上無拘無束的猛禽在受傷的情況下,很容易對人類產生依賴。“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可能幾天時間,在食物的誘惑下,受傷的猛禽可能就會習慣人工餵養。加上餵養不科學造成傷病恢復週期較長等情況,待其傷病好轉,可能會失去主動迴歸自然的意願和能力。所以哪怕是愛護救助,還是要保持距離。

紅星新聞記者 林聰 攝影 呂國應 繆睿哲 王勤

編輯 劉宇鵬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又到猛禽觀賞季,如何救助受傷的它?業內人士:先矇眼,放紙箱,別喂肥肉幫倒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