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先民觀念的承載——商周時期青銅器紋飾風格及其形成

2022-01-20由 大少爺麒麟 發表于 林業

黃銅屬於金屬材料嗎

溫馨提示:全文共3522字,閱讀時間約為3分鐘

前言:

青銅器作為商周時期最為重要得物質文明成果,其憑藉著精美玄異得紋飾以及莊嚴中透著怪誕的造型,在中國的美術史上佔據者不容替代的位置。在史學研究中,一直將青銅器視為社會整體發展水平進入奴隸制的標誌之一,其作為奴隸社會的文化象徵,是奴隸主們用來紀念自己的功績,塑造儀仗的重要工具,上面記述著許多當時社會發展的重大事件,其次作為精美的上流社會工藝製品,又集中體現了當時社會工藝和藝術的巔峰造詣。

而商周時期的青銅器又以其精湛的冶煉技術為基礎,輔之以極具特色的造型與紋飾,達到了極高的藝術水準。這些造型與紋飾一方面是青銅器的裝飾,其次也是商周人對於其世界的觀察與描繪,是他們精神世界裡宗教、自然與社會的具現化。正如

黑格爾在《美學》一書中所說的:

“美的要素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內在的,即內容,另一種是外在的,即內容藉以現出意蘊和特徵的東西。”

先民觀念的承載——商周時期青銅器紋飾風格及其形成

▲商周時期的青銅器

商周時期青銅器常用的素材

商周時期的青銅器上的紋飾一般裝飾在器物的腹部、頸部、蓋部以及足部,常見的素材有

1

動物形態的紋飾

例如豬、牛、羊、虎等等,這些紋飾對於動物體態的描繪都非常細緻,以當時的工藝來看堪稱栩栩如生。這些動物紋飾在整體的裝飾之中往往起到的是對於主體形象的裝飾襯托之用。力求讓整個紋飾體系顯得和諧自然。當然也有由這些動物形象堆疊,反覆組合而成的獸面形象的紋飾,一般研究者們往往概括的將他們稱為“饕餮紋”。這種紋樣最常見於商代以及西周的早期,是那個時期具有代表性的紋飾形態。其特徵是橫眉咧口,口中有獠牙或者鋸齒形的牙齒,額頭上有一對立起的耳朵或者大犄角,下邊有鋒利的爪子。其名“饕餮”來源於

《呂氏春秋先識覽》“周鼎著饕餮紋,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又言報更也”。

關於饕餮形象的來源,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是由牛的形象演變而來,一種說是以虎作為參考。大多數人都認為其是商周時期先民們理想中的聖獸的多種縫合。饕餮是那個時期青銅器紋飾中最具有代表性也是出現頻率最高的一種紋飾。

先民觀念的承載——商周時期青銅器紋飾風格及其形成

▲饕餮

2、龍形的紋飾

例如蛟龍、蟠龍等。龍紋是我國用於裝飾的紋飾中流傳時間最為久遠的紋樣。

《說文》曰:“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在青銅器紋飾的分類鑑別中,一切軀體狹長蜷曲的物體都被歸類為龍類。青銅器上的龍紋按照龍的形態可以被分為爬行龍紋、交替龍紋、雙龍紋、蜷曲龍紋以及夔紋。其中夔紋最具特色。

《山海經大荒東經》中描述“有獸壯如華,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

通常在整個青銅器裝飾體系中被用於裝飾器物的頸部,環繞一週。

先民觀念的承載——商周時期青銅器紋飾風格及其形成

▲龍紋

3、鳳鳥形的紋飾

《說文》一書的解釋中,

“鳳,神鳥也?出於東方君子之國,翱翔與國海之外,見則天下大安寧。”

作為神獸,其特徵是高冠長尾。而在商周時期的青銅器裝飾體系中,造型嬌柔優美,高雅中透著華貴。在紋飾構圖中大多對稱排列。鳳鳥紋作為紋飾最早出現於商朝晚期至西周。

4、

植物裝飾

花朵、糾纏的枝條等裝飾圖案在青銅器裝飾中也較為常見。大多數圖案與其他圖案(如圓盤草圖案、蓮花曲線圖案、四瓣圖案、垂葉圖案)一起使用,也可單獨使用。也有用變形的花草、鳥形的裝飾,充滿女性美。

5、

人物

在商周時期的青銅器裝飾中,作為圖案的人物並不多,但它們中的每一樣都堪稱是青銅器紋飾的典範。例如,東周時期的 “嵌紫銅獵壺”以老虎、犀牛、野豬、獅子、鹿、熊、狼等動物的生動的形態與參與狩獵的英勇獵手的各種造型,形成了一幅人獸搏鬥的裝飾畫。

先民觀念的承載——商周時期青銅器紋飾風格及其形成

▲人物紋飾

6、幾何紋樣裝飾

幾何紋樣在青銅裝飾中並不少見,如雲雷紋樣、重環紋樣、環帶紋樣、鱗片紋樣、瓷磚紋樣、偷曲線紋樣等,都是商周時期青銅器上常見裝飾。由於時代不同、器物不同、地域不同,不同青銅器上的幾何紋飾有的是幾何圖形自己之間的交叉運用,有的是幾何圖形與其他紋飾的結合。

7、

綜合裝飾

在商周時期的青銅裝飾中,出現了一些綜合裝飾手法。比如在裝飾上,將青銅漆畫、金銀錯、鑲嵌銅、寶石套、鎢殼鏜孔、鑲嵌玻璃、鍍金等技法融為一體,這些技法彼此之間相輔相成,大大提升了裝飾的整體效果。

商周青銅器裝飾特點及產生背景分析

商周時期青銅器上的裝飾都帶有鮮明的時代特徵,作為中國奴隸制社會發展的重要階段,也是中國青銅器藝術從成熟走到巔峰的關鍵時期。在商代之前包括商代前期的中國青銅器製作的體積都非常小,質感也非常輕薄。在這樣的載體上自然也不能有什麼華麗的紋飾。在商代中後期隨著冶煉工藝的提升,青銅器開始變得複雜華麗。在商代青銅器主要是用作祭祀,因此其上的花紋大多與祭祀內容有關。而在周代,隨著“禮”這一概念的興起,周代青銅器紋飾開始有自己的特點,莊重中透著大氣,處處意圖彰顯宗室威儀。

1、青銅器裝飾藝術具有鮮明的奴隸專制色彩

中國商周時代奴隸社會出於高速發展階段,青銅器是奴隸主進行宗教活動,加強自身統治的重要道具,其上裝飾的宗教意義非常重大。奴隸主貴族們在青銅製品上投入了大量精力和心血,賦予了它們豐富的文化內涵,意圖將其作為他們地位與特權的標誌。這樣,青銅器不僅僅將佔據多數的奴隸們“非人化”,也是統治階級也就是奴隸主彼此之間比較財富,劃分地位的手段。在這個過程中,青銅器上的紋飾隨著奴隸主們對自己統治的神化獲得了非比尋常的意義——上面銘刻的動物,植物代表著自然力量對於統治者認同,是作為人的領袖與上天超自然力量溝通的使者,而上面的諸如饕餮,龍鳳等又代表了神明無與倫比的偉大力量,主宰人世間的生殺予奪,而獲得神明認可的奴隸主也就自然而然地獲得這份權力。因此,青銅紋飾對於先民的意義不僅僅是源於歷史的遺留和集體無意識更是統治者刻意透過祭祀儀式和解釋的結果。

2、圖案紋飾大多是對稱的式樣

中國商周時期的青銅器要麼是祭祀或者貴族生活的用具,使用者以及用途的特殊使得工匠在製作過程之中會極力追求青銅器形象的莊嚴神秘。因此使用對稱就成了重要的工藝手段。其次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採用對稱的工藝進行製作更易於製作,達到工藝上的工整和準確。相較於商代簡單的中軸對稱,周代更是在這方面登峰造極,大量使用了更為複雜的二方連續的對稱式樣,產生了更為強烈的秩序感,不同階層所能使用的紋飾也做了嚴格的規定。周代青銅器的紋飾經常使用反覆的對稱花紋來表現自然的秩序與規律,這種對稱手法與周代一直所弘揚的禮制相吻合——即講究等級與社會秩序,追求尊卑有別。這反映了古代藝術的形式與法則往往也是與這個時代的思想意識形態息息相關。

3

、手法由陶器製作手段發展而來,並最後自成一系

商代早期的青銅器裝飾方法能夠明顯看出源於陶器的拍印手法,較為簡單容易。而後期以及周代則採用刻花的手段,更為絢麗繁複。商代在刻花時大多采用主紋與地紋相結合,而西周則很少採用地紋。作為替代,西周時期的工匠往往選擇在泥模上再疊加一層薄泥片再行雕刻。疊加的泥片上雕刻一般以雲雷紋底,主紋突出,在細節不問輔之以線條刻畫,以此產生近乎於浮雕的效果。這種技法在工匠中被形象的稱為“三層花”。在西周之後,雖然後繼者仍試圖模仿這種技藝,但是因為長期戰亂,西周青銅器上那種源於三層花的華麗絢爛,精巧雅緻已經難以再次重現。

先民觀念的承載——商周時期青銅器紋飾風格及其形成

▲陶器

結語

對於商周時代的先民們來說,青銅器上的紋飾從外在的載體到內部所具有的含義都是為當時的社會意識形態服務的。當時的社會迷信思想還非常嚴重,國家受到原始宗教,怪力亂神的影響,祭祀活動是整個國家政治與文化生活中最為重要的事務,也是統治者彰顯自身統治行為的正當性的重要手段。青銅器則作為這類活動的重要用具而備受重視,無論是普通的貴族還是備受尊崇的王室都竭力完善其工藝,竭盡全力使其工藝華美,姿態莊嚴,以象徵其權力的神聖不可侵犯以及王室貴胄本身的恢弘莊嚴。在千百年後的今天,我們再次觀察與撫摸著這些青銅器上的紋飾,怪力亂神早已不在我們的考量當中。王室所謂的威儀也早已不復存在,但是它們作為藝術品與文物所攜帶紋飾不僅僅是統治者用於駕馭國家的工具更是一種藝術更是一種文化。是我們恢弘曆史在當下一個重要的載體。是屬於我們每一個人的珍貴遺產。商周時期青銅器上的紋飾所具有的嚴謹、華麗、莊嚴、空靈的藝術特徵不僅僅體現了我國傳統藝術文化的博大精深,還體現了當時工匠們高超的技術工藝,是中華傳統文化寶庫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美學》

《呂氏春秋先識覽》

《說文》

《山海經大荒東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