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江蘇名醫施維智先生溫經養營、散寒化溼法治脊髓型頸椎病醫案研讀

2022-01-09由 古今醫案研讀 發表于 林業

古連太舒筋活絡丸是真藥嗎?

名醫簡介:

施維智(1917~1998年),男,江蘇海門人。家傳五世傷科。自幼從父學中醫理論和內、外、傷科專業。1938年來滬開業,先是統理內、外、傷科,嗣因傷科疾患就診者日增,遂專業傷科。建國後歷任上海市盧灣區中心醫院中醫科副主任、主任、中醫門診部主任、副院長,上海市香山中醫醫院名譽院長,上海市中醫文獻館館員,兼中國中醫研究院客籍教授,中國骨傷科學會顧問,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市中醫藥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委員等職。1959年榮獲衛生部頒發的“在繼承發揚祖國醫藥學方面表現積極、成績頗佳”獎狀,並被評為1959年度上海市先進衛生工作者。1990年被聘為全國首屆名老中醫專家學術繼承班導師,1995年被評為上海市名中醫。 著有《傷科傳薪錄》及“骨折的診斷與治療”、“談骨折三期分治”、“中醫傷科簡史”、“陰陽五行學說在傷科臨床上的運用”、“中醫中藥治療腰椎管狹窄症的探討”、“股骨頸囊內骨折的中醫療法”等論文20餘篇。

江蘇名醫施維智先生溫經養營、散寒化溼法治脊髓型頸椎病醫案研讀

【案例】

溫經養營、散寒化溼法治脊髓型頸椎病案

洪某,男,38歲。

初診:

1976年2月25日。

患者1972年頸項扭傷後,頸背部疼痛時重時輕。1975年4月起,兩手中指、環指、小指尺側麻木有燒灼感,並逐漸發展至兩前臂、腰背、二腿,頭後仰伴有觸電感,行走因難。1976年初發生陣發性大小便瀦留及失禁。在上海某醫院神經科住院檢查,診斷為第5、6頸椎間盤突出症,並建議手術治療,未被患者接受,來我院門診治療。診查:頸椎挺直,第4-5椎間隙壓痛,兩側三頭肌頭肌反射能力下降,兩手中指、環指、小指尺側至肘部感黨、痛覺均下降,肌肉無萎縮。左胸4以下水平痛覺下降,右側正常,兩膝、跟腱反射活躍並見陣攣,行走時呈剪式步態。椎管碘油造影X線片提示:第4-6頸椎間盤突出症。舌淡白,苔薄膩,脈沉細。辨證肝腎不足,氣血兩虧,風寒溼乘虛襲入,阻滯隧絡。治法:溫經養營,散寒化溼,通絡止痛。

內服藥:

獨活,左秦艽,生地,熟地,三七末(吞),淮牛膝,全當歸,京赤芍,大川芎,威靈仙,雞血藤,甜蓯蓉,川續斷肉,陳皮,橘絡。

外治藥:

(1)膏藥:宿傷膏貼痛處。

(2)洗藥:羌活,獨活,虎杖,白附子,威靈仙,生膽南星,鑽地風,全當歸,大川芎,鹿含草,海風藤,仙靈睥,麻黃,桂枝。

上藥煎水燻洗手足。

二診(4月9日):

疼痛明顯減輕。四肢麻木也減輕,行走漸有力,大小便已正常。脈弦滑,苔白膩。久病精血耗傷,筋脈失養。再擬益氣養血、溫經散寒。

處方:

砂仁(拌),熟地黃,潞黨參,綿黃芪,甜蓯蓉,全當歸,臺烏藥,真鹿筋(先煎),赤芍,白芍,制半夏,陳皮,橘絡各,廣獨活,左秦艽,廣木香,蔥白。

外治藥同前。

三診(5月23日):

疼痛麻木已基本消失,能連續行走20分鐘以上,但尚覺下肢畏寒,面板清冷。脈濡軟,舌淡白。肝腎既虧,下元虛冷,再擬溫經散寒之治。

處方:

紅花(炒),大生地黃,白芍,桂枝(炒),豨殮草,廣木香,潞黨參,真鹿筋(先煎),綿黃芪,甜蓯蓉,全當歸,大川芎,陳皮,橘絡,桑枝,砂仁(拌),熟地黃。

外治藥同前。

在服藥期間,每日晨起服舒筋活絡丸或祛風活血丸1粒,上方藥根據症狀變化而隨證加減。頭暈加鉤藤、菊花、殭蠶;腹脹加大腹皮;痛甚加北細辛、地龍、三七木;寒甚加桂枝;服藥至1976年9月底,症狀已基本消失,能連續行走1500米以上,再半年後症狀完全消失。1983年10月隨訪,工作正常,生活自理。

頸椎病簡介:

又稱頸椎綜合徵,是頸椎骨關節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根綜合徵、頸椎間盤脫出症的總稱,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主要由於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徵。表現為頸椎間盤退變本身及其繼發性的一系列病理改變,如椎節失穩、鬆動;髓核突出或脫出;骨刺形成;韌帶肥厚和繼發的椎管狹窄等,刺激或壓迫了鄰近的神經根、脊髓、椎動脈及頸部交感神經等組織,引起一系列症狀和體徵。頸椎病可分為:頸型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脊髓型頸椎病、椎動脈型頸椎病、交感神經型頸椎病、食管壓迫型頸椎病。

【作者寄語】

如仍有疑問,歡迎評論區留言、互動、交流,如果有幫助,歡迎點贊、轉發、收藏,如果喜歡我的創作內容,歡迎關注我@古今醫案研讀 ,每天都會為大家分享健康知識,謝謝大家的耐心閱讀。

如需問診,可點選主頁快問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