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名醫與共和國共成長”,誰的故事直抵你的內心?(二十七) | 可愛的中國,奮進的上海

2022-06-12由 澎湃新聞客戶端 發表于 漁業

芪麝丸治什麼病

“名醫與共和國共成長”,誰的故事直抵你的內心?(二十七) | 可愛的中國,奮進的上海

名醫與共和國共成長

在本市衛生健康系統,

有一大批祖國懷抱裡成長的名醫,

他們熱愛祖國的醫學事業,

關愛患者、刻苦鑽研醫術,

為祖國醫學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

他們自身成長經歷、愛國奮鬥故事

是廣大青年醫生成長的動力,

也是廣大青年醫生學習的楷模。

“名醫與共和國共成長”,誰的故事直抵你的內心?(二十七) | 可愛的中國,奮進的上海

70

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前夕,市衛生健康委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廣泛開展“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系列宣傳活動,其中“名醫與共和國共成長”徵文活動共收到全市衛生健康系統116篇徵文,現選取部分獲獎作品予以刊登,以弘揚名醫們的愛國奮鬥精神,激勵廣大醫務人員建功立業新時代。

快跟著小編的步伐,

走近第27位名醫,

聽聽他與共和國共成長的感人故事~~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

名醫

施杞,石氏傷科第四代傳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醫正骨代表傳承人。

名醫與共和國共成長

——記施杞教授

1937年,在江蘇東臺的一箇中醫世家,降生了一個改變上海乃至中國骨傷界的人——施杞。

施杞,石氏傷科第四代傳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醫正骨代表傳承人,是極具影響力和代表性的中醫骨傷科名醫。他的學術思想、理論體系,教育著一代又一代骨傷科醫生。

他是如何走上中醫骨傷這條道路?

“於術精處用功,於仁厚處用心”,這是施杞的座右銘,也是他用一生去書寫的一句話。

也許是因為見證過戰爭的殘酷,切身體會了“落後就要捱打”這句話,施杞的求學階段,學習都十分刻苦。在1957年,20歲的施杞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當時新中國建立不久,百廢待興,國家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為祖國的建設做出貢獻,施杞也要為祖國儘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當時,施老師有自己想要學習的專業。可是,長時間家庭的薰陶以及祖父的殷切期望,施杞最終還是選擇了上海中醫學院,從此立志做一名去人類之病痛的中醫人,以弘揚中華民族傳統醫學為己任。

上海中醫學院的六年時間一晃而過,施杞以優異的成績進入了龍華醫院,開始跟隨石筱山先生學習。這是施老師第一次如此近距離接觸石氏傷科。石筱山先生以他深厚的中醫基礎和淵源的家學深深折服了施杞,施老師就這樣正式開始了自己的骨傷生涯。

施老師先後跟隨著石筱山先生和石幼山先生學習,學習歷代骨傷經典,繼承石氏傷科“氣血兼顧而以氣為主,以血為先”的學術思想及其他治療方法。隨著石氏傷科的理法方藥的深入研究,施老師越發覺得中醫的神奇與奧妙無窮。

在全面繼承了石氏傷科的學術思想和診療技術後,施老師發覺中醫人的學習不應該僅僅侷限於中醫,一味使用前人的經驗永遠無法超越前人,永遠無法站上新的高度。新一代的中醫人應當法古通今,集思廣益,中醫人也要學習西醫,而且要洋為中用,中西醫結合,全面發展中醫,讓新一代中醫人的診療方案更加多元化。為了能夠更好地學習西醫的知識和現代醫療科學技術,施老師先前往瑞金醫院骨科,學習西醫骨科理論及手術知識。深入學習以後,施老師越發覺得神經系統在骨傷科中的重要性,特別是在脊柱的診療方面。為此,施老師又赴華山醫院神經外科進修學習,進一步提高自己的醫療水平。即使到現在,施老師也從來沒有停止過學習,每週末的脊柱所會議,施老師總是早早到了所裡,認真聽取最近研究所各方面實驗的進展。

於術精處用功

施老師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

經過多年的臨床研究,施老師在石筱山先生的學術思想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形成了“以氣為主,以血為先,痰瘀兼祛,內損外傷兼顧,肝脾腎同治”的學術思想,並仔細研究了現代頸腰疾病,結合生物力學,提出了頸腰椎病從痺論治以及 “動力失衡為先、靜力失衡為主”是頸椎病發病力學基礎等觀點。靈活運用於骨傷科臨床實踐中,研製痺證系列方藥。在石筱山先生整骨八法的基礎上,施老師建立“施氏調和氣血十二字養生保健功”、“施氏三步九法”、“脊柱側彎體療操”等,治療數十萬名病患,療效頗佳。

施老師獲得的榮譽不勝列舉,曾先後獲得上海市衛生先進工作者、上海市勞動模範、全國首屆中醫藥傳承特別貢獻獎、國家級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醫正骨”專案代表性傳承人、首批“中醫骨傷名師”等榮譽稱號。不僅如此,施老師建立的脊柱病研究所,帶領團隊承擔國家“973”計劃專案等國家和部市局級專案200餘項,發表論文658篇,其中SCI收錄論文132篇,獲得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5項,開發出中藥新藥“芪麝丸”“芪珍膠囊”,實現新藥及專利成果轉讓8項,作為第一、第二完成人,先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及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中國高校科技獎一等獎、中華中醫藥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中國中西醫結合科技獎一等獎、上海市科技獎等一等獎共12項。從臨床中發現問題,臨床配合脊柱所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如此高效的研究模式,推動了中醫學從“知其然”邁向“知其所以然”,突破了中醫藥療效難以重複和臨床難以推廣的“瓶頸”。

於仁厚處用心

施老師不僅業務精湛,更有一顆醫者仁心

上世紀70年代,施教授還是一位年輕的臨床講師。在奉命參加援助貴州普安縣醫療隊時,作為醫療隊隊長,面對邊遠山區缺醫少藥的困境,施老師總是身先士卒帶領隊員為山區人民盡一份“救死扶傷”的責任。特別是有一次,一位婦女突然大出血,生命垂危,急待手術搶救,可是山區連藥都沒有,更何況是血呢。因此,患者無法進行手術。施教授擼起袖子,斬釘截鐵的說道,“我是O型血,用我的”,當即把自己的鮮血輸給了病人,輸完血也顧不上休息,親自主持為病人做手術,最終成功挽救了病人的生命。山區的人民十分感激施老師帶領的醫療隊,當他們要離去的時候,久久不願他們離開。

曾有這麼一位病人,突然右手發麻,後來症狀越來越重,有時候甚至會突然倒下,無法站立。大大小小醫院都去過了,可是越治療症狀越重,患者甚至想立即結束自己的生命。在家屬們無路可走的時候,家人聽聞施杞老師在骨傷科方面頗有造詣,就把病人抬到了施杞老師的面前。施杞老師看著病人的眼睛,親切地和病人交談,悉心安慰、勸導患者,告訴患者還有站起來的希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經過施老師的中藥治療和細心照顧,患者終於重燃了希望。漸漸地,病人的症狀開始緩解,逐漸可以在床上活動、翻身,逐漸可以嘗試下床慢慢行走,到最後患者可以生活自理。可以說,是施老師給了患者第二次生命。施老師總是從病人的角度替病人考慮,總能讓病人感受到無微不至的關心,又透過治療讓患者看到了恢復的希望。施老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彰顯著“大醫精誠、大愛無疆”的新一代中醫人風采。

他用一生寫出了一個最完美的“杞”

“杞”字是祖輩們對施老師的期望,希望施老師能扛起民族的脊樑。施老師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他無愧於祖輩們的殷切期望,他無愧於中醫世家的茁壯成長,他無愧於石氏傷科的教育培養,他無愧於為中華民族挺起脊樑。施杞老師與共和國一道成長,他用一生寫出了一個最完美的“杞”!

——-

——-

作者:葉潔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骨傷科副主任醫師

原標題:《“名醫與共和國共成長”,誰的故事直抵你的內心?(二十七) | 可愛的中國,奮進的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