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火鍋好吃,是因為放了罌粟殼?胡說八道!

2022-01-02由 名廚匯 發表于 林業

草果什麼科

火鍋好吃,是因為放了罌粟殼?胡說八道!

對那些嗜火鍋如命的食客來說,能豪吃一頓麻辣鮮香的火鍋真是一件人生樂事,那辣爽的味道簡直能繞齒三月而不絕。不過經常有一些報道可能讓吃貨們心中泛起了小九九:火鍋這麼好吃,是因為有不良商家加了罌粟殼,你看,我們就在火鍋裡吃到了奇怪的果子!

那麼,真的是這樣嗎?

火鍋好吃,是因為放了罌粟殼?胡說八道!

其實,只要燉過肉的,就會知道這種黑褐色、橢圓形,表面凸凹不平的傢伙,只是廚房中常見的調料“草果”而已。儘管確實有不良商家違法新增罌粟,但把草果認成罌粟可是冤枉了好人。

把罌粟殼和草果弄混,絕對不是一個人兩個人犯的錯誤,很多媒體新聞反覆把草果當成罌粟殼來報道,讓人們對罌粟殼的恐慌進一步升級——所以分清楚誰是罌粟殼,誰是被冤枉的,還是挺重要的。

火鍋好吃,是因為放了罌粟殼?胡說八道!

只看外形惹的禍

罌粟最為人所熟知的,除了鴉片,可能就是那妖冶的花朵了。不過,認得罌粟花的人不少,真正見過罌粟果的人還真不多。其實,罌粟果實的外形從它的名字就能略窺一二。

“罌”字在古代,指的是一種肚子大而口小的瓦罐,而“粟”字大家都知道,指的是小米。所以把這二字放在一起,就是罌粟果實的典型形象:果實圓而光滑,好似一個瓦罐,裡面裝著如小米一般的種子。所以,罌粟還有“米殼花”、“米囊花”的別名。

除了別緻的外形,罌粟果實還有一個更為顯著的特徵:在它的頂端,具有一個扁盤,邊緣呈放射狀,好似戴了一頂皇冠。這其實是罌粟的柱頭彼此聯合而成的。當罌粟果實成熟之時,這頂“皇冠”之下會裂開一圈孔道,褐色的小米般的種子就從這些孔道中掉落出來,繼續開闢新的領地。

火鍋好吃,是因為放了罌粟殼?胡說八道!

事實上,人們不常見到罌粟果是情有可原的。畢竟罌粟在我國屬於毒品原植物,私自種植是非法的。而罌粟在收割之後要將可以榨油和入藥的種子分離出來,所以通常會將殼破碎開來。因此即使是藥房之中,多見的也只是罌粟殼的碎片。

在曾經查處過的一些在火鍋中非法新增罌粟成分的案件中,幾乎都是加入的碎片或磨製成的粉末。要真能從火鍋裡撈出完整的罌粟殼,那商家未免也太過明目張膽了——雖然加入的量不一定能讓人上癮,但這是鐵定的違法行為。

如果仔細觀察,草果和罌粟殼的差異還是相當大的。草果缺少罌粟那標誌性的“皇冠”,截面略呈三稜形,而且身上也具有很多凸凹不平的溝槽。如果咬開可以發現,裡面含有的是幾十粒聚在一團、有稜有角小黑石子一般的種子。其實,在餐桌上更好分辨:因為草果通常都是整顆丟入鍋中熬煮的。

火鍋好吃,是因為放了罌粟殼?胡說八道!

▲草果及其結構

草果和它的調料親屬

如果撇開餐桌,單從分類上來看,罌粟和草果更是風馬牛不相及。罌粟屬於雙子葉植物中的罌粟科,罌粟屬,而草果則屬於單子葉植物中的姜科,豆蔻屬,它們兩者之間的關係,更像是魚和鯨的關係。

姜科植物以其體內豐富的揮發油類物質而聞名。作為姜科植物分佈中心之一的東亞和南亞地區,“近水樓臺先得月”的機會讓這一地區的人們得以開發出許多別具風味的姜科植物。這些植物所具有的揮發油能帶來香辛之感,它們極大地豐富了我們的味覺。

姜科植物的地下塊莖是揮發油的主要倉庫之一:我們熟悉的生薑,就是姜科植物的“科長”姜的地下莖,就是最重要的香辛料之一;而薑黃塊莖磨製成的薑黃粉,除了帶有香辛之味外,還是給咖哩染上金黃的主角。此外,良姜、沙姜(山柰)等,也是東南亞料理中的常用香料。

火鍋好吃,是因為放了罌粟殼?胡說八道!

生薑和薑黃分別來源於姜和薑黃的塊莖,將乾燥的薑黃塊莖磨粉,就可以得到薑黃粉。

而草果,則代表了姜科植物中“果實派”。和姜不同,它的果實中不含有呈現辣味的薑辣素,而更多的含有桉油素、香葉醇、檸檬醛等香味揮發性物質,因此它少了姜的辛辣,而多了香甜之味。用它和肉煨燉,能夠去腥提香,所以它是燉肉調料中不可或缺的一員。

火鍋好吃,是因為放了罌粟殼?胡說八道!

▲植株草果果實

姜科中的“果實派”並非只有草果一種,草果所屬的豆蔻屬就是果實派能人輩出之地。除了草果外,白豆蔻也是豆蔻屬中有名的香料植物。

和草果不同,白豆蔻的果實顏色較淺,外形呈現明顯的三稜狀,而且易於開裂,露出裡面深褐色的種子。通常,白豆蔻被磨成粉,和胡椒、肉桂等調和成香粉使用。此外,入藥常見的砂仁也是豆蔻屬的成員。不過和前兩者相比,它的果實表面不是溝槽而是密佈突起的小刺,而且在使用時,通常剝去果皮,只留下種子使用。

火鍋好吃,是因為放了罌粟殼?胡說八道!

▲同樣來自於豆蔻屬的白豆蔻

火鍋好吃,是因為放了罌粟殼?胡說八道!

▲砂仁

豆蔻是什麼?

說到草果所屬的豆蔻屬,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形容青春少女的“豆蔻年華”。不過遺憾的是,成語中的“豆蔻”並非指的是豆蔻屬這一家族,而是指的姜科中另一家族——山姜屬中的豔山姜或草豆蔻。

除了來自山姜屬的“豆蔻”外,我們常見的帶有“豆蔻”之名的香料,還有“小豆蔻”和“肉豆蔻”,但這兩者都和植物學上的豆蔻屬沒有關係。

小豆蔻雖然也為姜科一員,但由於獨特的花型另立一屬,稱小豆蔻屬。它的果實外形略似草果,但更為細長,顏色更綠,因此也有“綠豆蔻”之稱。

而肉豆蔻則關係更為遙遠,它屬於肉豆蔻科,肉豆蔻屬,本身是高達數米的喬木,我們使用的,是肉豆蔻乾燥的假種皮或種仁磨製成的粉末。

小豆蔻和肉豆蔻都非我國原產,而是分別來自於印度南部和東印度群島。只不過它們兩者和我國南部所產的正版豆蔻一樣,果實都具有濃烈刺激的氣味,因此也就以“豆蔻”之名相稱了。

火鍋好吃,是因為放了罌粟殼?胡說八道!

▲肉豆蔻的使用部位是紅色的假種皮和內部的種仁

由此可見,無論是將草果認作罌粟殼,還是各種混亂的“豆蔻”,歸根到底都是犯了“只看表面不看本質”的錯誤。

圖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果您對(巫山烤魚、麻辣龍蝦、燒烤、川菜、麻辣香鍋、火鍋、乾鍋火鍋、烤豬蹄、冒菜、酸辣粉等數十種餐飲特色菜品)感興趣請微信關注公眾號 (名廚匯),如果您有不同意見或更高見解請務必聯絡我們 ,請微信關注公眾號 (名廚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