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這門技藝雖然並非畲族獨有,但畲族的才有這樣的風味

2021-12-20由 烏含芙愛美食 發表于 林業

什麼叫麻絲

畲家女善織麻布、生絲布、扎腰、大帶等,工具是木機,多用麻布製衣,做豆腐袋、布袋和蚊帳。畲族婦女不但是勞動生產能手,編織、刺繡等也有一套精巧手藝。自種棉花,以土製花車剝棉籽,用手紡車紡紗織布,採來染色柴汁染成青、藍色布製作冬衣,圍裙等,山地種苧麻,自剖成麻麻絲,織織成麻布,製作麻布衣供夏天穿看

這門技藝雖然並非畲族獨有,但畲族的才有這樣的風味

畬族織麻布始於何時,已無從考證,但畬族村舍周圍,常見畬民種植些麻。建國前,畬民普遍種植苧麻,婦女手捻麻線,自織麻布,供自己家用,故有畲民“無寒暑皆衣麻”的記載。麻收制是件喜事,麻語叫落蘭,畲家婦女將麻收割回來去葉後,將表皮颳去,白色的麻就和麻桿分離出來了浸泡幾天後洗淨後晾乾,些麻成品就出來了。

畲民衣料主要是麻絲,在家裡紡織,並用靛蘭染色,很少見到棉布,得向漢族商人購買。麻織品往往不經染色,都只在冬季進行。勤勞的畬族婦女,在沒有農活的時候就忙者捻麻絲,特別是那些年邁的,幹不了農活的老年婦女,整年忙著捻麻絲,家家戶戶都可以見到有個裝麻線的籃子掛著。

這門技藝雖然並非畲族獨有,但畲族的才有這樣的風味

捻麻線的工序簡單,先將麻用水泡浸,再將苧麻篩成細小的麻絲,束成束用圓形的麻磚壓好,金族婦女用拇指和食指將兩根麻絲捻合成麻線,其間新增麻絲,不斷延伸,將捻好的麻線按從下到上的順序,排放在竹製的直徑60餘釐米的箕裡。捻好的麻線,還要用土製的紡車,將麻線紡結實,然後將紡結實的麻線有序地繞在箕上。

這門技藝雖然並非畲族獨有,但畲族的才有這樣的風味

畲家土製的紡車體積小,分高低兩頭,高的一頭60餘釐米處有直徑40釐米的木輪,輪上安裝5枚長30釐米的組針,輪下兩根近一米的木槓,婦女雙腳踩木杆,轉動木輪,右手拉著麻線,左手將轉結實的麻線輕輕投入轉動的放有絹卵的絹針上,有經驗的婦女,兩腳踩木杆,十指齊用,五線並轉,準備好麻線,就可上機了。

這門技藝雖然並非畲族獨有,但畲族的才有這樣的風味

畬家自制的織布木機,一頭高140-150釐米,轉放上機的麻線,另一頭高1米左右,腳下兩根竹杆分別連著機上的兩層經線。織麻布姑娘坐在低一頭的條凳上,腳踩竹杆,手握長50餘釐米、兩頭尖、中間寬處裝有緯線的木梭,來回穿梭,再用力拉扣,將木梭拉過的麻線扣緊,一腳一稜一扣,其動作配合緊湊,踩聲、校聲、扣聲,聲聲悅耳,令人重返傳統的原始的男耕女織的時光。

這門技藝雖然並非畲族獨有,但畲族的才有這樣的風味

線一扣織一疋麻布,需多少時間,多少心血,與現代紡織業相比,實在是不可同日而語。織好的麻布,還需經過漿曬,畲族用自制的麻布做成衣衫,這種衣衫較棉、絲布硬,穿在身上十分涼爽,舍民喜穿青藍兩色,許多畲民自採柴汁染制麻布,其服飾為直燃或大襟短衫。畬民還用麻布做豆腐袋、布袋、圍裙、蚊帳、孝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