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聊聊米格23:誰說我渣我鞭撻誰

2021-10-23由 墨林聊天 發表于 林業

後掠角指的是什麼

話說美國人給蘇聯飛機起外號,大都不太好聽,像支點、柴捆之類的,米格-23給起了個“鞭撻者”的外號,在墨林看來是為數不多的、有點那麼個意思的外號,雖然好像也有點貶意。

聊聊米格23:誰說我渣我鞭撻誰

米格-23資料圖

貝卡谷地是米格-23“揚名”的地方,但雙方大打出手的時候,大家都沒法親臨現場,因此看到的戰果都是來自於媒體的報道,但媒體讓你看到的,往往只是媒體想讓你看到的。就像墨林前兩

天寫F-14的時候,因為自己喜歡就往死了誇,卻沒提美軍的F-14因為各種事故損失了144架——它一共只生產了632架,這個損失率不知道跟印度的米格-21是不是有一拼。

據蘇聯這邊的統計,

那次敘利亞的米格-23戰鬥機也擊落了11架以色列飛機,還有一部分

戰果

不能

確認沒算進去。有人說蘇聯這邊戰果統計水分多之類的話,但又憑什麼就說西方的報道沒有水分呢?戰爭中的對外宣傳,本來就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戰果上加點水實在是太平常不過的事——小時候打架輸了也要往贏了吹不是?相比之下,蘇聯是在戰後進行調查和分析的基礎上給出的結果,墨林覺得可信度比那個傳說中的82:0可能更高一丟丟。

聊聊米格23:誰說我渣我鞭撻誰

敘利亞的米格-23MF

說了那麼多,倒也不是給米格-23翻案。畢竟落後一代的飛機、作戰體系也不對等,輸了也不丟人,不輸那叫撞大運。在正確的時間出現在正確的地點,才有可能做出正確的事,米格-23最大的不幸就是在80年代遇上了F-1X三兄弟,早個10來年,沒準也是個王者。

米格-23最初有兩個方案,都是為解決短距起降與高速飛行的矛盾而設計的,其中一種是加裝垂直起降升力發動機,另一種就是變後掠翼,兩種構形都於1967年首飛,升力發動機的方案稍早,也都對外公開過。後來因為升力發動機的一系列問題,米高揚果斷放棄了這一方案,專心於變後掠翼。後來米高揚1970年心臟病去世,米格-23也就成了米高揚最後一種親自主導研製的飛機。

聊聊米格23:誰說我渣我鞭撻誰

米格-23MLD

在墨林看來,變後掠翼有幾個無法避免的問題。首當其衝的就是結構增重。機翼本來就是飛機主要受力部件,要讓機翼能動起來,首先那根大轉軸就必須異常結實,作動機構、連線部位等等也都必須相當結實可靠,在材料水平一定的情況下,“結實”和“粗壯”幾乎是可以劃等號的,機翼上還要佈置油箱、副翼這些部件,機翼一轉動,相應的燃油管路、液壓管路這些也得跟著動。2009年的時候墨林曾在航空博物館見過一架正在組裝中的米格-23,那根大轉軸沒好意思上手量,估摸著直徑應該不亞於本人上臂,至於管路什麼的則是壓根沒看明白,但工廠的同仁們倒不含糊,一天就裝好了,以至於第二天再去就看不到了。

採用變後掠翼的大部分都是轟炸機或偏重於對地攻擊的戰鬥轟炸機,像B-1B、圖-160、蘇-24、“狂風”這些,完全作為戰鬥機的就只有前幾天聊過的F-14和米格-23這兩位。F-111一開始倒是作為戰鬥機設計的,但海軍型最後就是因為超重而中斷研製,空軍型的則多數變成了攻擊機、電子戰機,最後乾脆成了FB-111戰略轟炸機。F-14之所以能成功,飛控系統功不可沒,但那麼多事故損失裡面,也少不了有一部分是這套機翼的“功勞”。

聊聊米格23:誰說我渣我鞭撻誰

機翼變後掠機構

改變主機翼後掠角,其實就改變了飛機的氣動佈局,特別是整機的氣動焦點、重心等直接發生變化,氣動特性和操縱特點都將隨之發生改變。在F-14身上,

有自動化的

飛控系統進行補償,

飛行員無須過多關注機翼後掠角的變化,但米格-23沒有飛控計算機,機翼後掠角必須依照三個預定的角度手動操控

,操控特性的變化只能由飛行員的經驗來補償。說得嚴重點,三個後掠角狀態下的飛行特性,幾乎相當於三種不同的飛機,飛行員幾乎是要同時具備三種飛機的飛行經驗。由此也有了那句很有名的評語:

米格-23戰鬥機在有經驗的飛行員手裡絕對是一件可怕的武器,但是前提是駕駛米格-23的飛行員能活到“有經驗”的時候。

蘇聯飛機的航電裝置也向來就是一個坑,米格-23也沒錯過,早先提供給敘利亞的還是進一步縮水的猴版米格-23MS,雷達和導彈是跟米格-21MF一模一樣的,直到1978年蘇聯才向敘利亞提供了米格-23MF,裝備了“高空雲雀”新式雷達系統,可以發射R-23中程空空導彈,算是具備了一定的超視距攻擊能力。因為早期以色列的F-16只能使用AIM9近距格鬥彈,所以理論上在F-16面前可以先下手為強。

聊聊米格23:誰說我渣我鞭撻誰

頭皮發麻系列

但也只能是理論上,因為幾次作戰F-16都是主要承擔的對地攻擊,空中還有“沒有一磅重量用於對地攻擊”的F-15在掩護,加上戰場就那麼點屁大一塊地方,而米格-23的一大優點又是飛得快,於是很快就能進入F-16擅長的近距格鬥……但一旦進入近距,米格-23基本就只能是躺平的命。其實就算髮動中距攻擊,也難以得手,因為以色列還有電磁干擾,體系上也不對等。蘇聯的調查結論也是大部分戰果都是R-23導彈取得的,前面也說了,這個結果信不信都是那麼回事,何況即使蘇聯統計的是準確的,米格-23也還是輸了,畢竟是二代機打三代機,註定了佔不了便宜,不過這個結論好歹也算找了點面子回來。

所以米格-23的對手嚴格說來只能是F-4這個級別的飛機。事實也差不多,無論是70年代的敘利亞對以色列,還是後來的兩伊戰爭,即使是猴版的米格-23MS,在面對F-4時也不慫。1974年4月19日敘利亞的米格-23就擊落了兩架以色列的F-4,不過以色列只承認1架,大概是因為只有1架F-4的飛行員一死一俘不好賴帳,另一架上的兩個飛行員都回來了。兩伊戰爭裡伊拉克宣稱自己的米格-23擊落伊朗的 7F-4,而伊朗空軍則宣稱 F-14A 和 F-4共擊落 11 架伊拉克米格-23,總的說來也算是有來有往。

說起來,米格-23其實也不是一無是處。它的最大飛行馬赫數可以到Ma2。35,水平加速性也比較好,兩伊戰爭時候伊拉克經常“打了就跑”,等F-4從基地趕過來攔截,米格-23早已跑得一溜煙,不過後來伊朗把F-14往前線推進,米格-23就撈不到什麼便宜了,

另外它低空飛行效能其實也不錯。

聊聊米格23:誰說我渣我鞭撻誰

主起落架收放示意

聊聊米格23:誰說我渣我鞭撻誰

佩服的不是飛行員,而是地面那位

我國至少在1978年前後就獲得了米格-23、據各種資料來源,可能還不止1架,後來有1架在航空博物館對外展出了,這架飛機最早機身上的標識是塗掉的,後來不知道什麼時候恢復了,能看出來是埃及空軍的標識。至於我國的戰機有多少技術是來自於米格-23,各位看官心裡應該都有一本帳,墨林這裡就不多話了。

聊聊米格23:誰說我渣我鞭撻誰

正在組裝中的米格-23,墨林攝於2009年

聊聊米格23:誰說我渣我鞭撻誰

後來展出時恢復了機身標識

聊聊米格23:誰說我渣我鞭撻誰

碼字不易,覺得不錯就請點個關注唄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