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瞭望 | 興邊富民的甜蜜配方

2023-01-13由 新華社 發表于 林業

蜂箱孔要開在什麼位置

滇西邊境山區

滇西邊境山區位於西南邊陲,包括雲南省保山市、麗江市、普洱市、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等10個市州的56個片區縣,有25個世居少數民族。該區大部分位於橫斷山區南部和滇南山間盆地,山高谷深。

2021年5月,班洪村下班壩自然村迎來了一群“蜜蜂俠”

算上所有蜂蜜的收入,一個蜂箱每年至少能賺1000元左右,利潤很可觀。養上100箱蜜蜂,就不用出去打工了

文 |《瞭望》新聞週刊記者 吉哲鵬 嚴勇

蜜蜂都跑了。

養了一整年,雲南省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班洪鄉班洪村買的100箱蜂,只剩下了一箱。

幾年來,這個滇西邊境的佤族村想靠小蜜蜂釀就“甜蜜產業”。不過,開局並不順利。

當地花期疊錯,一年四季蜜源不斷。老百姓也有養蜂傳統,但習慣“無為而治”:有蜜就割,沒蜜不喂,蜜蜂經常大量飛逃。

改變發生在2021年。村支書楊志良帶隊“走出去”,遠赴北京學習科學育蜂、精深加工;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清華大學的專家被“請進來”,教技術、辦培訓。科技助力產業上規模,養蜂的“新世界”終於打開了。

2022年,班洪村養起了1200箱蜜蜂,預計年收入八九十萬元。

5000箱,這是楊志良給明年定下的“小目標”。

引來“致富”蜂,收割“振興”蜜——摘掉深度貧困的帽子之後,滇西邊境山區這片旖旎多彩之地,向資源稟賦要產業特色,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

  村裡來了“蜜蜂俠”

班洪村地處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駐地海拔1160米,遠山雲霧繚繞、植被茂盛,近看綠樹婆娑,民居錯落。

一大早,蜜蜂養殖戶高永生就來到蜜蜂養殖基地,清理垃圾、管護蜂箱。開箱、割蜜、搖蜜、過濾、分裝……蜂繞旋、蝶飛舞、蜂農們採蜜忙的場景,跟當地過去的養蜂模式形成鮮明對比。

以前,人們在木樁打上孔,放在房前屋後、深山老林,坐等“蜂”來。因此,當地蜂蜜產量不高、質量不穩,“有箱無蜂”“空箱成堆”現象並不少見。

滇西邊境山區共有56個片區縣,班洪村所在的滄源縣既是佤族自治縣、雲南省的革命老區縣,也是中緬邊境縣、民族直過區。

脫貧摘帽後,當地繼續抓好鄉村振興、興邊富民,一系列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措施精準發力。

雲南省出臺專項檔案,摸清脫貧戶和監測物件家底,制定了198萬戶、796。7萬人的三年增收措施。

2020年12月,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滄源縣政府共同簽署《蜜蜂產業幫扶合作協議》,支援當地蜜蜂產業創新發展。2021年5月,班洪村下班壩自然村迎來了一群“蜜蜂俠”——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云南滄源試驗站正式入駐。

科學家們一邊調研蜜蜂產業現狀和養蜂水平,一邊開展產業推廣和技術培訓,還為蜂農帶來“黑科技”。

“作為侵略蜂,胡蜂兩個小時就能幹掉一箱蜜蜂。”看到蜂農因此苦惱,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中華蜜蜂利用與生態團隊首席黃家興,給蜂箱設計了“防盜門”。

“中華蜂能自由進出,個頭較大的胡蜂被擋在門外。”黃家興說,針對當地雨季長、雨量大的問題,他還發明瞭一種帶排雨屋頂的蜂箱,可以避免雨水入侵致蜜蜂死亡。

截至目前,專家們已圍繞關鍵飼養技術未掌握、蜜蜂越夏後蜂群損失率高等問題,發表了30多期科研報告,編制了中華蜂飼養管理技術規程,制訂了蜜蜂育種、蜂蜜產品標準、保健功能研究等方面的科研方案。

科技興農有成果,聯農帶農見成效。近水樓臺先得月的班洪村裡,越來越多村民投身“甜蜜產業”。楊志良介紹,去年村辦蜂蜜加工廠加工蜂蜜40噸,實現產值突破200萬元。

“從蜂蜜加工到蜜蜂擴繁,每年能為每戶村民帶來2萬多元收入。”楊志良說。

  多種了300畝米團花

2021年,班洪村種下了近300畝米團花。

班洪村不是獨一份。這一年,整個滄源縣境內,以扦插方式試種的米團花樹超過了1000畝。

“這是為了擴大黑蜂蜜的產能。”楊志良說。

世居在阿佤山裡的人,對米團花並不陌生。這種生長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植物,在滄源縣內覆蓋面積達17。3萬畝,但是“養在深山人不識”。

科學家們在對滄源縣的蜜源“家底”摸查時發現,蜜蜂採白色米團花,能釀出佤鄉獨有的、可媲美紐西蘭高階蜂蜜的神奇黑蜜。

黃家興算了一筆賬:在米團花花期內採蜜,一個蜂箱能產2到3公斤的黑蜜,一公斤能賣400元,一個蜂箱每年能收入800元以上。

大山深處花期疊錯,一年四季蜜源不斷。除了米團花黑蜜,還有野桂花蜜、板栗蜜、堅果蜜等,全年形成大迴圈。

“算上所有蜂蜜的收入,一個蜂箱每年至少能賺1000元左右,利潤很可觀。養上100箱蜜蜂,就不用出去打工了。”黃家興說。

如今,“班洪南滾河蜂蜜”通過了食品生產許可“SC”認證,中華蜂養殖產業成為班洪村集體經濟支柱之一。

村裡辦的滄源南滾河自然保護區第一村鄉村旅遊農民專業合作社,參與了“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專項——“滇西南蜜蜂產業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專案。

專家認為,該專案採取“科技特派員+科研單位+專業合作社+養殖戶”的運營方式,服務幫扶農戶,實現農業產值800萬元以上,帶動戶均增收2000元以上,技術路線合理,具備產業發展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目前,滄源縣建成規模化養蜂場18個,養殖蜜蜂6400餘群。2022年上半年,全縣蜂蜜產量達56。92噸,其中黑蜜14。65噸。產業有特色、幫扶有機制、增收有渠道、發展可持續的農業產業化振興之路正越走越寬闊。

  家門口吃上旅遊飯

72歲的巖翁開了一家客棧,坐落在班洪村的“C位”。再早幾年,他怎麼也不會想到,從村支書崗位上退下來,還要走上“創業”路。

2015年,當了30多年村支書的巖翁即將退休。鄉幹部找到他說,想在班洪村建客棧發展鄉村旅遊,希望他能挑個頭兒。

從身背彎刀、上山遊獵的青年,成長為帶領村民修水溝、挖水田的村幹部,從無到有發展特色產業,建起合作社、學校、醫院……巖翁親歷、見證了阿佤山的鉅變。

一開始,他不想幹。主要是因為錢:建民宿起碼要貸款20萬元,不是一筆小數目。考慮再三,他還是答應下來了。

為了節省開支,他自己選材料,一樣一樣拉進山。兩層的客棧,共有11間客房,陳設簡單,但遊客也有了歇腳的地方。燒菜、打掃、招呼客人……班洪村的第一家客棧,裡裡外外全由巖翁和老伴兒一手張羅。

沿玻璃棧道拾級而上,藉助高倍望遠鏡找尋野生亞洲象悠然自得的身影;在蜂文化體驗園裡,打卡蜜蜂習性觀察室;漫步於村間小路,看一花一戶一景,觀一樹一路一韻……越來越多的遊客走進雲海深處的班洪村。

村民張光軍,也在巖翁的鼓勵下吃起了“旅遊飯”。在政府幫扶下,他拿到10萬元3年免息創業貸款,開起了農家樂。清晨起床去橡膠林割膠,回來準備新鮮食材,等待遊客上門——僅農家樂收入,平均每年就有6萬多元。

背靠“金山銀山”,班洪村村民們在家門口就有錢掙了。“去年村集體經濟收入230多萬元,我們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楊志良說。

統計顯示,包括班洪村在內,雲南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從2015年的2785元提高到2021年的12267元。

“00後”返鄉青年楊偉,把超市開在了景點門口,還支起了露天小攤賣青木瓜奶茶,掙得比以前跟著舞蹈團去各地演出還要多。

不過,早幾年吃飯的“傢伙什兒”也沒丟。遇到重大節日和表演,有人一招呼,楊偉就又跳起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