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方寸之間凝聚大美“信”之功能一直未變

2023-01-03由 齊魯壹點 發表于 林業

大美得了什麼病

今年8月份,中國書法家協會第八屆專委會篆刻委員會工作培訓班在濰坊舉行,同時宣佈篆刻委員會正式成立。在會議間隙,中國書協副主席、篆刻委員會主任王丹表示,篆刻是藝術化的印章,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產生了很多風格,很多流派,但其“信”的功用一直未曾改變。

方寸之間凝聚大美“信”之功能一直未變

王丹 1963年生,遼寧錦州人。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篆刻委員會主任。

印“信”功用 一直未變

“誠信、信義,體現了中華文化核心內涵的重要內容,也是人類共同價值的突出體現,而印信是其最典型的實物載體,篆刻則是藝術化的印信。”王丹說,隨著文字的發明和發展,印信不斷融入我們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不可或缺的文化符號,它首先承載的就是一個“信”字,之後隨著審美理念的逐步完善,派生出新的審美功能,形成篆刻這樣一種藝術形式,和傳統中國詩書畫藝術融為一體。儘管在發展的過程中,流派眾多,風格各異,但是其“信”的功能一直未曾改變。

王丹先生是遼寧錦州人,他介紹,前不久應邀為老家刻了一方“錦”字印章。“為什麼一座城市會選擇印章作為重要的標誌?為什麼北京奧運會會徽選擇中國印?當然有文字和藝術形式之美的元素,但最重要的是‘印者,信也’。方寸之間,凝聚著中華歷史之美、文化之美,傳達著中華民族自古以來誠實守信的優秀美德。”

印宗秦漢 守正創新

此次培訓班上,很重要的一個內容是圍繞“印宗秦漢”思想的產生與傳承、審美取向及實踐路徑、對當代篆刻藝術的啟示、對當代篆刻評審的指導意義等方面進行研討。

宣威將軍印

王丹說:“秦漢之印是篆刻藝術的源頭,雖然當時均以實用為主,但是其藝術水平已達到了相當的高度,總體風格敦厚飽滿、古穆端莊、典雅質樸、平方正直,給人一種真實不虛的美感,無論章法的分朱布白、筆畫的刀韻質感,足以滿足當今印人的各種風格需求與審美取向,始終是篆刻作品臨摹和創作取法的重要物件,成為印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藝術寶庫,所以我們說‘印宗秦漢’”。

他舉“將軍印”為例。將軍印是漢代官印中的一種,往往和戰爭相關,因為在行軍中常臨時任命,倉促之間以刀在印面上刻鑿而成,因此又稱“急就章”。“這種將軍印刀痕明顯,稚拙中寓精巧,有大樸不雕的意趣,對歷代篆刻藝術都有很大影響。”

方寸之間凝聚大美“信”之功能一直未變

威寇將軍章

“印宗秦漢”的思想經過了歷代印人、學者的不斷充實、開拓、完善,已作為普適觀念進入中國印學的整體體系,在中國篆刻藝術史上佔據了重要地位,在篆刻藝術創作中始終佔據主導地位,奠定了後世印學的理論基礎和方法論,對於推動當代篆刻藝術發展至關重要。

王丹認為,“印宗秦漢”的當代意義首先是把握其精神高度。“就如白石老人說過的,秦漢人膽敢獨造,天趣勝人,所以超越千古。現在來講,這就需要創作者具有守正的理念,創造的意識,並且落實到自身的藝術實踐中去;同時,還要很好體會秦漢印中的那種專注、質樸、崇尚自然,氣渾神和,這樣才能行穩致遠,做到守正創新。”

方寸之間凝聚大美“信”之功能一直未變

立義將軍

山東印學 積澱深厚

此次在濰坊,王丹和中國書協篆刻委員會的委員們集體參觀了歷史文化遺蹟“萬印樓”。萬印樓是清代金石大家陳介祺的故居,因為珍藏過萬餘件文物珍品,故稱萬印樓。曾有“南有西泠印社,北有萬印樓”之說。王丹表示,對喜愛篆刻的人來說,萬印樓是一個必到之處。濰縣(濰坊)自古以來就是金石文化的重鎮。

萬印樓

“不必對歷史進行一一梳理,僅僅從一個個曾經生活在齊魯大地上的著名篆刻家的名字,就可以明白齊魯印信的輝煌。”王丹談到已故的朱復戡、蔣維崧先生,也談到劉紹剛、範正紅等活躍在當今印壇的名家,他說,讓人欣喜的是,山東印信的發展是承前啟後、新人輩出的,一些中青年篆刻家近些年屢屢在全國大賽中獲獎,他們是山東篆刻界的新生力量,“山東有深厚的文化積澱、良好的創作氛圍,可能再過幾十年,能產生幾個像吳昌碩、齊白石那樣的大家也未可知。”

方寸之間凝聚大美“信”之功能一直未變

談起即將於今年9月20日在曲阜舉辦的“首屆中華印信文化精品展”,王丹表示,在第八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舉辦之際,山東推出“印信”大展,不僅僅是篆刻藝術的集中展示,更重要的意義是圍繞中國傳統印文化這一“誠信”品德的重要載體,挖掘印信文化的歷史內涵與當代價值,進一步展示、傳承、弘揚中華民族講誠信、守誠信的中華文明,共建誠信和諧社會。中國書協篆刻委員會作為主辦單位之一,也將發動篆刻家們積極創作、參展。

中國書協篆刻委員會正式成立,為當代印人搭建了一個重要的藝術交流平臺。王丹表示,篆刻委員會不僅承擔著推動篆刻藝術發展的重任,還承擔著職業道德、學術修為、行業行風和社會服務等責任,篆刻委員會要發揮引領作用,引領當代印人深入經典、根植傳統、深入把握篆刻創作的藝術規律和審美取向,在理論和實踐上不斷開拓進取,創造出更加富有強烈生命活力和鮮明時代精神的藝術作品,不斷拓寬當代篆刻的藝術邊界,努力推動篆刻藝術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中國傳統篆刻藝術在新時代煥發新的生機。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