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長期喝普洱茶到底會不會體寒(下·茶性篇)

2023-01-01由 簡普儉品 發表于 林業

生普屬於寒性茶嗎

從100餘位茶友血痛教訓中,對茶性刨根究底的深討。#生普寒涼#謊言#普洱茶

這些切身發生在我們自己或所服務的茶友身上,句句都是血痛教訓後對“茶性”刨根究底的深討。對於這個熱議、非議、且棘手如雷的話題,無費話,不套路,字字珠璣,直抵事物根本。

長期喝普洱茶到底會不會體寒(下·茶性篇)

今天我們從茶性的角度來探討一下,而今熱議、非議、且棘手如雷的話題:“長期喝普洱茶到底會不會體寒?”茶友在喝茶前一定是先了解自己的體質為本,第二位才是系統的瞭解茶背後的茶性。我們將從三個維度為您闡述:

首先, 從“茶的陳化期”來說:

1。新做出來的初毛茶,頭兩個月還在“發汗期”,此階段茶性極寒。初入門的茶人,在茶山收購原料的時候,免不了大量的試喝此階段的茶。為了保重身體,要巧妙試茶,嚴格的控制飲茶量。

2。新做出來的成品生普,頭兩個月也還在“發汗期”,此階段無論任何茶商的茶,茶性都極寒。有責任的茶商,會在茶餅的含水量降至10%之後,才會裝箱入庫及銷售。

3。從普洱生茶茶餅精製完成,或者說包裝上的出廠日期開始算,半年之內,茶性極不穩定且寒。對於初入門的經銷代理商,應以節制性飲茶為原則,即只可以壯膽嚐鮮,學習及記錄茶的特徵本味。並有責任告訴購買此時期茶的茶友,重點交代飲茶準則。

4。普洱生茶在6個月-5年間,茶性偏寒涼,5-10年間,茶性由寒涼逐漸轉變為溫和,整個過程隨著倉儲時間的推移,而呈現從“寒-涼-平-溫”的過渡。這十年間,苦澀感漸弱,厚重感增強,潤醇度提升,即口感和茶性逐漸的有了飛躍式的轉變。

5。普洱生茶超過10年以上者,逐漸轉為溫性。

6。茶友可在飲茶期初期階段,評測自己的每日茶量(後期會詳細講),且儘可能的在日茶量的範圍內進行品飲。

其次, 從普洱生茶的口感上來說:

1。用滋味中的“苦”元素來評測,即滋味越苦,身體越容易“洩”,相比其他同年份的生普,性更寒些。體質燥熱、消化不暢、長期便秘,可多喝苦度強的茶。

2。用湯感中的“剛烈”元素來評測,即茶湯中的剛烈感、侵略感、刺激感越強者,相比其他同年份的生普,性更寒。陽氣重,腸胃功能又比較好,整天大魚大肉的吃,年輕力壯者,可多飲。

3。用相同茶水比下的“濃淡”度來評測,即質感越厚、越濃、越釅者,相比其他相同年份的生普,性更寒。比較厚的茶,說明其內含物質比較豐富,內含物質的總量也比較高,轉化速度自然更一慢些,那麼茶性的變化,也將隨之更慢。但這一類的茶,長期收藏價值較高。

最後說說,同樣的雲南大葉種茶青為原料、不同工藝的茶類:

1。古樹曬紅,因其製作工藝的最後“乾燥“一環節,有別於傳統紅茶的高溫烘乾,而是和普洱生茶的初毛茶一樣,是太陽光自然曬乾。故沒有烘乾乾燥的傳統紅茶的那種燥熱感,但卻有了一種類似於生普初毛茶的“發汗期”,即製作好後的頭兩個月,茶性偏寒涼。發汗期過後,茶性溫和。

2。古樹白茶,由於製作工藝在採摘後,只有萎調和乾燥兩個環節,屬於前發酵,且發酵程度大概在10%左右的微發酵,故新茶茶性寒涼,並隨著倉儲時間的推移,茶性逐漸的轉為溫和。

3。古樹熟茶,因渥堆的過程帶來的“火氣”較重,一年內茶性較為燥熱,一年後茶性轉溫。

總結:

1。體質燥熱者,可多飲茶性寒涼的茶,比方說陳期比較新的生普或者白茶,卻不易多飲熱性、火氣大的茶。

2。體質寒溼者,可多飲熱性的茶,比方說武夷巖茶、傳統紅茶,卻不易多飲寒涼的茶。

3。茶性溫和的茶,往往安全係數比較高、普適性比較強。但普適性強了,口感和品飲價值,就不一定能達不到茶友的要求。

4。不是偏寒涼或偏燥熱的茶就不能喝,而是要在瞭解自己的體質和茶性的基礎上,在健康和口感偏好之中,找到一種平衡點,健康正確的品飲,且飲茶有度。

注:此篇中所講的“寒、涼、平、溫、熱、燥”等詞彙,是對茶性描述的一種相對片語。也就是說,是它們相對於其他茶類的“寒、涼、平、溫、熱、燥”。在沒有經過加工和發酵的新鮮茶葉,都是屬“寒”的。任何茶類,都應健康、正確且有度的品飲。

後記—撥開各種“品飲亂相”看商業本質

聽太多的茶友說,聽到了太多太多關於品飲的方法,關於品飲的言論,關於品飲的體系,甚至他們之間是相互衝突的,最後茶友們聽到腦袋都亂掉。在這裡我們想為茶友們做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為你撥開各種“品飲亂相”背後的商業本質。

第一,我們要弄明白事情的背後邏輯:

在90年代中期前,是中茶系以及延伸生態獨霸天下的時代。中茶系的做茶邏輯,是穩定配方的拼配茶,大規模工廠化量產,聞名於眾。

90年代中後期開始,隨著源頭的手工製作工藝的逐步的完善和成熟,以及人才的充足和生產工具的充足。普洱茶這個賽道逐漸的市場化……。

由於茶區廣泛、山頭眾多、古樹茶零星散落、群生種變異的複雜性等資源特性,註定了會有一個野蠻成長、亂象叢生、千千萬萬個小微茶商狹義且惡性競爭的“山頭茶時代”的到來。

貨源來路不透明、同行之間不交流、甚至茶從業者和茶友之間都缺少實質的交流。90%以上商戶“賣產品”收錢,盈利模式單一。

讓這個行業更像是一個體系內的行業,即大部分業務的成交,來自於同行之間的平移成交,以及上下游之間。培養終端客戶的週期太長,客戶又極為容易被市場終端其他竟者截搶。

人的言行和格局,往往是行業體制的產物。諸如“喝普洱茶要大壺泡、大碗喝、要屯糧”等一類的表面現象,不過是從業者被行業情勢所迫,為達到“深度開發客戶、長期鎖定客戶 及促進產品的高消耗”的目的,而形成的一種營銷說辭的結果罷了。

第二,搞清楚當下矛盾和未來趨勢:

移動網際網路正在改變著整個世界,短影片的時代讓更多的人跳出來,講述各個細分領域的乾貨。你不講真話,總會有人跳出來講,而平臺和系統會為你的興趣和關注點,推送幾十甚至成百上千個同領域博主的內容。

過去行業的那種供認不諱的謊言,被戳穿!

講故事、裝大師、目的性的套路,開始失效!

割韭菜、收智商稅、吃供應鏈不透明及資訊不對稱的紅利的機會,也越來越少!

加之各個行業的產業網際網路也在發展,政府參與下的源頭資源的資料化管控和智慧治理體系,已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之中。

以下圖片來自央視網古樹茶一文:

長期喝普洱茶到底會不會體寒(下·茶性篇)

長期喝普洱茶到底會不會體寒(下·茶性篇)

如勐海境內的賀開古茶園,已率先細化到每一顆古茶樹,已經建立了精確的資料庫。具有一定稀缺性的古茶樹所出產的每一批初毛茶,都會有記錄。古樹茶茶餅無論出自哪一個茶商,都將會有第三方檢測機構,出示防偽標識。

長期喝普洱茶到底會不會體寒(下·茶性篇)

長期喝普洱茶到底會不會體寒(下·茶性篇)

等體系檢測完成並大面積去實施的時候,就是滿大街賣古樹茶,講良心乾貨仍然在賣假茶的偽茶大師,等現象結束的時代,而它的到來並不遙遠。

第三,行業轉型背後的危機和轉機:

仍然停留在靠單一賣茶盈利邏輯的從業者,該是深刻反思一下了,除了賣茶之外,我還能賣什麼?

良性的拓展更為廣大的、廣闊的終端茶友,到底需要的是什麼?

當然把茶做好是根本,但僅僅做好茶,不足以影響更多的人有興趣,瞭解、品飲甚至是自動化的傳播普洱茶。

這個時代,還需要學茶體系,茶會社群體系,以及依茶而內生長的茶生活方式系統。

學茶系統是基礎,而健康且正確的品飲茶是基礎的基礎,且已到了正視、真視它的關鍵時刻。

網際網路環境正在加速瓦解過去的體系和邏輯,當盈利模式或者說收入來源的結構發生了改變,即並不以單一賣茶產品為收入時,自然眾商家像打雞血一般的讓茶友過渡耗茶的動機就會被瓦解。

我們誠邀邀請所有有緣看到這條資訊、志同道合的茶友及友商,共同推動“健康且正確的品飲茶”這件事,才可推動行業健康、良性、長久的發展。喝茶也不能丟了健康,把它分享或轉發給需要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