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今日芒種:風吹麥浪,播種希望,眼含光芒,向著光亮

2022-11-29由 廣安門醫院 發表于 林業

芹菜麻葉打什麼藥

今日芒種:風吹麥浪,播種希望,眼含光芒,向著光亮

芒種是一個反映農業物候現象的節氣。“芒”指大麥、小麥等有芒作物已成熟將要收穫;“種”指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忙著播種。春爭日,夏爭時,小滿趕天,芒種趕刻,時機於此時便顯得尤為重要。潘岳描寫此時情景:“麥漸漸以擢芒,雉鷕鷕(yǎo)而朝鴝(qú)”,一副芒種時麥黃,四野忙插秧的景象。

“芒種看今日,螳螂應節生。彤雲高下影,鴳鳥往來聲。淥沼蓮花放,炎風暑雨情。相逢問蠶麥,幸得稱人情。”

——唐·元稹《詠廿四氣詩·芒種五月節》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

——陸游《時雨》

芒種出自《周禮》:“澤草所生,種之芒種。”東漢鄭玄釋義曰:“澤草之所生,其地可種芒種,芒種,稻麥也。”《月令七十二侯集解》曰:“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七修類稿》記載道:“以芒種易大滿者,因時物兼人事以立義也。蓋有芒之種穀,至此長大,人當效勤矣。節物至此時,小得盈滿,故以芒種易大滿耳。”

一、飲食養生

今日芒種:風吹麥浪,播種希望,眼含光芒,向著光亮

“唯有夏月難調理,伏陰在內忌冰水。瓜桃生冷宜少餐,免至秋來成瘧痢。”

——《孫真人衛生歌》

“是月肝臟氣休,心正旺,宜減酸增苦,益肝補腎,固密精氣。”

——《遵生八箋》

“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而服之,以補精益氣。”

——《素問·髒氣法時論篇》

芒種時節陽熱瀰漫,人體陽氣順應天時向上向外的氣勢趨向於外,脾胃內裡空虛,悶熱潮溼的氣候易使人產生萎靡不振、食慾下降、胸悶腹脹、頭重身困等不適症狀。唐代孫思邈提倡此時 “常宜輕清甜淡之物,大小麥曲、粳米為佳”。

故飲食當以清淡為宜,多吃健脾益氣、解暑祛溼、清熱生津的食物;適當食姜,以其辛溫之性溫中散寒、降逆止嘔,顧護脾胃陽氣,化解寒溼,緩解脘腹脹滿;又因味苦入心,建議適當食用苦瓜、萵筍、絲瓜、芹菜等味苦洩熱堅陰之品;汗多失水,宜適當補充高鉀食物,如蕎麥、玉米、豌豆、大豆、菠菜、甘藍、芹菜、莧菜等;切莫貪涼飲冷,以免“內傷脾胃,百病由生”。

1。粥

古代醫藥學家李時珍提出,粥是夏季最佳飲食。

綠豆薏米赤小豆粥:

【食材】綠豆30克、薏米30克、赤小豆30克、粳米100克。

【功效】煮米熟豆軟,湯成清香,飲粥甘甜,夏日佳品。三豆皆藥食同源,綠豆有“食中佳品,濟世之食谷”之美稱,功主清熱解毒,生津利尿,消暑除煩;薏苡仁能利水滲溼,健脾止瀉;赤小豆健脾利溼解毒;但三豆皆屬涼性藥食之品,脾胃虛寒者不宜大量飲用。可適量加入桂圓、蓮肉、大棗、枸杞等。

2。代茶飲

五花茶:

【食材】金銀花、菊花、玫瑰花、茉莉花、合歡花各5克,頭暈明顯者加桑葉10克,血脂高者加山楂10克。

【功效】沸水沖泡,清香沁脾,代茶頻飲。

3。瓜果

元代朱丹溪《茹談論》論“少食肉食,多食谷菽菜果,自然沖和之味”。

【煮青梅】青梅味甘、酸,性平;歸肝、脾、肺、大腸經,有下氣、安心、止咳、止痛、止傷寒煩熱、止冷熱痢疾,消腫解毒之功。《三國演義》“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典故便是指此。酸梅湯中的酸梅指代烏梅,具有斂肺,澀腸,生津,安蛔之效。酸梅湯原料是烏梅、山楂、桂花、甘草、冰糖等,該湯消食和中,行氣散瘀,生津止渴,收斂肺氣,除煩安神。

【冬瓜】有清熱解暑除煩之功,生津祛溼之性,而其性偏寒,生用解毒,熟食性平,王孟英言其“諸病不忌”。《隨息居飲食譜》曰:“冬瓜,甘平。清熱,養胃生津,滌穢除煩,消癰行水。治脹滿、瀉痢、霍亂,解魚酒等毒。諸病不忌,葷素咸宜,惟冷食則滑腸耳。”

二、起居養生

今日芒種:風吹麥浪,播種希望,眼含光芒,向著光亮

“夏月宜用五枝湯洗浴,浴訖,以香粉傅身,能驅瘴毒,疏風氣,滋血脈,且免汗溼陰處,使面板燥癢。”

——《養生論》

“夏三月,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勿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洩,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1。藥浴

夏三月,應遵從養長之道,夜臥早起,伸展肢體,慎起居且適勞逸。芒種節氣裡,氣溫升高降水增多,宜常洗澡,使得“陽熱”易於發洩,但應注意“汗出不見溼”,若“汗出見溼,乃生痤瘡”。洗浴以藥浴最能達到健身防病之目的,可選用艾草、菖蒲煮湯洗浴以芳香除溼。

《養生論》中用五枝湯即桑枝、槐枝、桃枝、柳枝各一把,麻葉半斤煎湯作洗澡水。後用粟米粉(或葛根粉)和青木香、麻黃根、炒香附、甘松、藿香、零陵香打粉而成的香粉敷身,具有“驅瘴毒,疏風氣,滋血脈”的功效。

2。子午覺

芒種到夏至是陰氣內藏的階段,要重視子午覺,以助陰陽之氣的順接,以順應本節氣陰陽交接之勢。晝長夜短之際,適當午休以和“春夏養陽”之道。夏天日長夜短,夜間睡眠時間減少,而午睡可適當的補充睡眠。俗話說 “午睡一刻鐘,夜補一小時”,中午小憩有利於養護心臟,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午睡時間不宜過長,半小時為宜。

三、穴位養生

今日芒種:風吹麥浪,播種希望,眼含光芒,向著光亮

《黃帝內經》言:“脾有邪,其氣留於兩髀”。

【拍脾經】拍打兩髀部位即脾經循行所過之處,能驅散脾臟病邪之氣,調理脾胃運化水溼。直立,雙手輕拍大腿內側與小腹交接處的腹股溝部位,每天拍打兩次,每次三分鐘,以兩髀微微發熱為宜。

【太白穴】位在足蹠區,腳內側,第1蹠趾關節的赤白肉際凹陷中,為脾經原穴、五輸穴之輸穴,具有清熱化溼,健脾和胃的功效,以穴位為中心,施以一定的力度施以按揉法,以穴位處微微感到脹痛為度,每次各按揉2-3分鐘即可,每天可按揉數次。可緩解胃痛、腹脹、吐瀉、痢疾等脾胃失和的病症。

四、中醫養生

今日芒種:風吹麥浪,播種希望,眼含光芒,向著光亮

1。知天:養生講究“與時俱進”

芒種起進入仲夏五月,農曆五月,又稱“皋月”,皋指溼氣,溼為陰邪,易阻遏陽氣。古詩云:“鬱蒸仲暑月”。芒種是夏季第三個節氣,是天之陽氣與地之陰氣交合之時。芒種氣候炎熱,暑氣既盛,且雨溼較多,溼氣亦重,天暑下迫,地溼上蒸,天地氣交,溼氣與暑熱相合形成暑溼病邪。

仲夏將至,全國大部分地區入夏,長江中下游地區將進入梅雨時節,氣候悶熱潮溼,易生溼疹,加之蚊蟲孳生,容易傳染疾病,故又被稱“百毒”之月。正值夏暑溼盛之際,脾胃運化功能失調,加之飲食不節損傷中氣,脾胃更見虛弱,更易感受暑溼病邪發為暑溼。

2。知地:天道有序,萬物有時

世間萬物遵循著自然界的平衡規律,芒種氣候的變化表現在生物陰陽交替以達平衡。正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道:“諸書以為百舌鳥,以其能反覆其舌故名……陳氏曰:螳螂、鵙皆陰類,感微陰而或生或鳴,反舌感陽而發,遇微陰而無聲也。”

一候:螳螂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道:“螳螂,草蟲也,飲風食露,感一陰之氣而生……藥中桑螵蛸是也。”芒種,一陰初生。前一年產下的卵中小螳螂感夏日陰氣,破殼而出。螳螂的卵鞘桑螵蛸有固精縮尿、補腎助陽的作用。因其吸收桑樹生髮之氣,秋冬收藏之性,對虛寒性遺精滑精、尿頻遺尿、小便白濁、白帶過多有較好的固攝作用。

二候:鵙始鳴。鵙,百勞也,學名伯勞鳥,於芒種時節微感陣陣陰氣而鳴叫。《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百勞以五月鳴,其聲鵙鵙然,故以之立名。”

三候:反舌無聲。反舌鳥為感陽而發,芒種時節幾近夏至,處於陽消陰長之期,故其感受氣候的變化,遇陰則停止鳴叫。《本草綱目》中說百舌鳥“立春後則鳴囀不已,夏至後則無聲,十月後則藏蟄”,即透過百舌鳥來反應天地間陰陽之氣的消長變化。

祭祀花神為芒種時節重要的民俗活動,芒種已近五月間,百花日趨凋零。民間舉辦祭祀花神儀式,餞送花神,以期來年再會,亦代表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描述幾位紅樓金釵的經典情節,從黛玉葬花、寶釵撲蝶,到湘雲醉酒,甚至妙玉傳帖,都發生在芒種時節。

3。知道:道法自然,天地人和

“仲夏之月,萬物以成,天地化生,勿以極熱,勿大汗,勿曝露星宿,皆成惡疾。忌冒西北之風,邪氣犯人。勿殺生命。”

——《遵生八箋》

“此時靜養毋躁,止聲色,毋違天和,毋幸遇,節嗜慾,定心氣。可居高明,可遠眺望,可入山林,以避炎暑,可坐檯榭空敞之處。”

——《養生纂》

“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人生於地,命懸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

——《素問·保命全形論》

“芒種雨多氣溫高,午時天熱子午覺,喝水飲食清甜淡,汗多防暑衣勤換,祛暑益氣津止渴,食品要鮮忌堅果。”

——《楊建宇二十四節氣養生歌賞析》

《上古天真論》記載道:“是以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 中醫認為夏屬火,在五臟與心相應, 芒種養生重在養心,養心重在養神。宜心平氣和、恬淡專一、樂觀豁達,與人為善、精氣和順,形成“神靜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的心態。

潮溼悶熱的日子,可以燻一些以艾草、菖蒲、蒼朮為主料的香,亦可做成香囊。正如《黃帝內經》所言:“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在避風寒、慎起居、適勞逸、節飲食、暢情志而健脾和胃,清心解暑的養生大法的基礎上,亦可常備藿香正氣水或新加香薷飲之品。

順道而行謂之德。芒種時節,一“收”一“種”,道出了節氣的內涵,天地間萬物的生長各有其時,抓住時機順時播種,方可有所收穫。人生大事,亦不過種與收,有播種才有所得,收穫後又開始新一輪的耕耘。“且莫論世間英雄誰是,但憑說吾輩做事幾番。”青梅煮酒,把盞言歡,天道酬勤,韶華宜拼;眼含光芒,手種金黃,播下希望,收穫明亮。

本文作者:廣安門醫院預防保健科主任醫師提桂香、預防保健科副主任醫師呂品、碩士研究生黃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