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質蘭基金會第12期資助專案名單公示

2022-09-18由 質蘭說 發表于 林業

如何找到鞘翅

質蘭基金會第12期資助專案名單公示

質蘭基金會第12期專案徵集於2022年1月1日8:00正式啟動,1月28日18:00結束。質蘭共收到28份有效的專案申請書,其中9個專案進入初審,6個專案進入終審,最終4

個專案獲得資助

同時,有4個專案獲得連續資助:其中2個專案完成第1期專案實施,獲得了第2期資助;2個專案完成第2期專案實施,獲得第3期資助。

第12期總資助金額為809,978元。

質蘭基金會第12期資助專案名單公示

*

點選圖片檢視大圖,

按專案型別排序

第12期

專案入選理由

01_

連雲港水鳥食物資源和活動區域監測研究

質蘭基金會第12期資助專案名單公示

入選理由:

江蘇連雲港市的濱海溼地是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上鴴鷸類水鳥的重要中途停歇地和越冬地,也是國際鳥盟認定的國際重要鳥區。2008-2018年的調查顯示,在這裡記錄到的43種鴴鷸類中,22種的種群數量均超過了其遷飛區種群總數量的1%,其中許多都是全球或國內受威脅或受保護的物種,例如半蹼鷸、大濱鷸、小青腳鷸、大杓鷸等。連雲港的興莊河口、臨洪河口和青口河口是鴴鷸類主要的覓食地,而河口附近的水產養殖塘則是其重要的高潮停歇地。2003至2018年間連雲港已喪失了27%的潮間帶溼地,如今仍在建設中的“藍色海灣”專案則使得鴴鷸類水鳥所依賴的濱海溼地遭受進一步的喪失、汙染等威脅。

本專案團隊在2021年實施的緊急專案,已在秋季遷徙季調查了臨洪河口和青口河口的潮間帶底棲動物的種類和生物量,為評估“藍色海灣”專案的生態影響提供了重要的本底資訊。然而,科學評估工程建設專案對鴴鷸類水鳥的影響並制定可行的緩解或補償方案,還需要開展長期的科學監測,尤其是鴴鷸類更集中的春季遷徙季的底棲生物種類和生物量的變化趨勢及水鳥重點活動區域的變化情況。

本專案擬在接下來的三個執行年內,透過春季遷徙季底棲生物監測及為水鳥佩戴追蹤器,就工程建設專案對當地底棲動物以及水鳥活動區域的階段性影響進行科學評估,拿出研究成果和階段性評估報告。本專案還將與質蘭已資助的《連雲港興莊、青口和臨洪河口水鳥調查、監測和棲息地評估》專案形成合力,為回答為何半蹼鷸的覓食區域集中在青口河口和臨洪河口以及為何半蹼鷸在遷徙時會選擇集中在連雲港停歇等問題提供科學依據。終審委員會因此認為本專案具有重要的生態和社會價值,同意資助本專案。

*圖片版權:申請團隊

02_以螢火蟲為指示物種的森林土壤健康評價與保護探索

質蘭基金會第12期資助專案名單公示

02_

地球上約四分之一的物種都棲息於土壤中。土壤不僅起著有機物分解、營養迴圈等重要的生態系統功能,而且還調節著地上的系統多樣性和功能,為人類提供包括調節氣候、涵養水源、抵抗病原體、支援糧食生產等重要的生態系統服務。土壤健康或土壤質量是指維持動植物和人類生存的持續能力。由於缺乏關注和研究等原因,土壤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系統功能在自然保護中往往不被重視,而以往的土壤健康評價和修復措施,多聚焦在土壤的理化指標和提升生產力上,極少考慮土壤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功能的指標及其恢復。

螢火蟲是昆蟲綱鞘翅目螢科甲蟲的俗稱,也是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著名的發光昆蟲,依其生活環境可分為陸棲和水棲兩大類。其中陸棲螢火蟲一年才能完成一個世代,其幼蟲階段佔整個生活史時間的四分之三以上(近9個月)。陸棲螢火蟲的幼蟲主要棲息在遮蔽度高、草木植被茂密、相對溼度高的土壤及地表腐殖質中,以捕食蝸牛、蚯蚓、蛞蝓等軟體動物為主,對環境變化敏感,因此是土壤健康的重要指示物種。

西雙版納州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螢火蟲的種類也非常豐富。半個世紀以來,版納地區大量的熱帶雨林被轉化為橡膠林等經濟林和農業用地,生物多樣性急劇減少,螢火蟲的棲息地也因土地利用的變化、化肥農藥的大量使用、經濟快速發展導致的人工夜間光源的增多等因素而大量喪失,其種類和數量也同樣大幅減少,其中一些稀有種類如扁螢屬螢火蟲,其相關研究可能尚未開展就已消失了。

本專案選擇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及周邊典型社群中的經濟林、疏林開闊地、次生林及熱帶雨林這四類森林及土壤,探索將螢火蟲的多樣性和數量作為森林土壤健康評價的重要指標之一,在土壤本身的理化指標外加入相關的生態指標,建立綜合性的森林土壤健康評價體系,並透過該體系進一步探索可行的土壤健康管理措施。專案擬透過與版納植物園多年已開展的生態旅遊和自然教育活動相結合,在版納植物園和試點社群內,進一步探索並推廣森林保護、土壤健康恢復和螢火蟲旅遊相結合的綜合立體保護的模式。終審委員會因此認為本專案具有創新性和重要的生態和社會價值,同意資助本專案。

*圖片版權:

朱仁斌

以螢火蟲為指示物種的森林土壤健康評價與保護探索

質蘭基金會第12期資助專案名單公示

入選理由:

鯨豚是海洋生態系統中關鍵類群,鯨豚擱淺也是最引人注目的全球現象之一。儘管鯨豚擱淺的原因非常複雜、活體救助的難度很大,但快速彙報和響應、對可能存活的個體及時開展科學有效的救助、對死亡個體進行解剖以瞭解死亡原因、以及開展長期和系統的鯨豚擱淺及處理情況的監測,無論對於科學研究還是保護管理而言都極為重要。擱淺資料如物種出沒記錄、相對丰度、多樣性、生存威脅等可為了解這些海洋鯨豚類的生物和生態學、生存和受威脅狀況提供豐富的資訊。尤其是對於其中的珍稀瀕危物種而言,擱淺資料和資訊經常是研究它們的重要甚至唯一的可靠來源。我國沿岸鯨豚擱淺頻發,但目前僅少數地區(如香港、臺灣、海南)有響應行動。海南位於南海腹地,擱淺記錄到近20種鯨豚,雖然自2012年起,專案團隊利用地緣和平臺優勢,已開展了監測鯨豚擱淺情況、開展擱淺救助、建立海南鯨類擱淺專業資料庫等多項工作。然而,要想對鯨豚擱淺事件進行科學、系統和高效的響應和研究,仍需整合多方力量,共建響應網路,並逐步提升網路的響應、救助和研究能力。

本專案擬在之前工作的基礎之上,聯合相關的民間團體、公益組織、企業、政府部門和志願者,在第一個執行年內初步建成一個目標明確、組成多元、分工合理、有一定應急響應能力的“海南鯨豚擱淺響應網路”,制定出網路建設的行動計劃。之後透過行動計劃的實施,持續開展擱淺鯨豚的救助和記錄工作,加深網路成員之間的互信與合作,提升網路成員的專業能力,開展公眾和漁民的宣傳,完善擱淺資料的收集、分析、研究和公開等活動,從而不斷提升本網路的響應能力和成效。終審委員會因此認為本專案對保護海洋生態系統具有重要價值,同意資助本專案。

*圖片版權:申請團隊

03_海南島鯨豚擱淺響應網路建設

質蘭基金會第12期資助專案名單公示

03_

大鴇是鴇形目鴇科的一種大型地棲鳥類,是世界上體型和重量最大的候鳥,也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大鴇有兩個亞種,其中指名亞種的分佈範圍橫跨歐亞大陸、種群數量較多,而dybowskii亞種分佈相對狹窄,種群數量不足2000只且還處於持續下降趨勢中。該亞種在蒙古、俄羅斯東南部和中國東北部繁殖,冬季則遷徙至中國的北部和中部地區越冬,主要棲息於大型河流、水庫周邊開闊的麥地、收穫後的農田和荒地,以麥苗、花生、大豆、油菜和少量昆蟲為食,是一種典型依賴農田越冬的鳥類。土地利用的變化、種植種類和管理方式的改變、農藥化肥的使用都可能直接導致大鴇越冬棲息地的喪失或質量的下降。

本專案擬在三個執行年內,選擇越冬地北部的內蒙古圖牧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南部的河南新鄉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透過比對過去五十年內土地利用的時空動態變化,分析其對大鴇適宜棲息地的影響,並透過社群訪談,分析變化背後的社會、經濟和文化因素。專案將在調查結果的基礎上,透過與社群、保護區共同討論制定和實施保護行動計劃,從而探求保護區管理為主體、社群農牧民共同參與的大鴇越冬地的長效保護機制。專案還擬透過這兩個專案地的探索與實踐,將相關經驗推廣至整個大鴇dybowskii亞種的越冬地,從整體上推動農田的經營與管理能充分考慮大鴇的需求,從而為大鴇保留更多適宜的越冬棲息地。終審委員會因此認為本專案具有重要的生態和社會價值,同意資助本專案。

*圖片版權:申請團隊

海南島鯨豚擱淺響應網路建設

入選理由:

04_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變化對大鴇越冬棲息地的影響評價和管護措施探索

04_

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變化對大鴇越冬棲息地的影響評價和管護措施探索

質蘭基金會第12期資助專案名單公示

入選理由:

在2021年大濱鷸春季北遷期,本專案透過6次大濱鷸種群數量監測、3次固定樣點大型底棲動物種類密度監測和182段取食影片的食物攝入速率監測結果發現,在鴨綠江口溼地,大濱鷸的種群數量仍顯著低於2011-2012年,其可利用食物與2014-2020年的資料基本持平,與食物豐富的2011-2012年相比沒有顯著的恢復。依據過去對大濱鷸遷飛至繁殖地所需能量和攝入食物的科學估算,本年度大濱鷸的食物可利用性仍然較低,仍面臨食物匱乏的窘境。

此外,專案發現漁民為捕捉蝦姑所設定的絲網,對鴴鷸類水鳥有嚴重的生命威脅。專案團隊發現被絲網傷害甚至致死的水鳥達到了21種507只,其中不乏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鳥類和環志個體。可喜的是專案透過社群教育,使62名漁民主動或參與救助了36只斑尾塍鷸、33只大濱鷸及6只黑腹濱鷸。專案透過在社群投苗養殖區對漁民燃放鞭炮驅趕水鳥的行為和投苗情況的研究發現,漁民改變在灘塗上投放四角蛤蜊的大小和投苗時間的措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漁民的損失、減少鞭炮的數量和對大濱鷸的能量積累速率的影響,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漁民養殖活動與水鳥保護之間的衝突,還需要尋找其他有效的能促進人鳥共存的措施。以上這些監測、研究與保護工作紮實有成效,不僅回答了許多保護中實際面臨的問題,還為下一步的研究和保護行動確定了方向。

在第二個專案執行年,專案除繼續在大濱鷸春季北遷期對種群數量、底棲動物及食物攝入速率進行年度監測外,還將對整個專案地絲網的數量及其對水鳥的影響進行定量的研究,以評估這種漁業行為整體上對遷徙水鳥的危害程度,並試驗在絲網上懸掛標記物的方式能否有效減緩對水鳥的傷害。專案還將繼續鼓勵社群漁民參與水鳥的救助與保護。此外,由於專案地大濱鷸喜食的光滑河藍蛤現有的種群密度不到2011-2012年食物豐富期的5%,因此,專案還將透過在試點區域進行光滑河藍蛤的增殖放流實驗和監測研究,試圖尋找大濱鷸食物減少的原因及可能的棲息地恢復措施。所有這些活動都將對專案地濱海溼地的管理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圖片版權:申請團隊

連續資助

第2執行年專案

01

質蘭基金會第12期資助專案名單公示

_

專案對張家界大鯢國家級保護區內歷史上有大鯢分佈的32個位點進行了紮實認真的實地調查,共在野外5個地點觀察記錄到大鯢12尾,確認出苗點1個。透過創新性的大鯢種群存在機率估算,識別出了4個最為重要的大鯢棲息地,並對其主要受脅因素進行了分析。該結果填補了2008年以來的相關野外調查資料的空白。此外,專案還對棲息地周邊社群村民進行了訪談,共收集160份有效問卷,對周邊社群的保護意識進行了探究。專案團隊不僅透過科學論文與專著公佈了調查結果,還透過媒體向公眾宣傳了大鯢保護的現狀和需求。

第二個執行年,專案擬在4個已識別的重要棲息地內開展更詳細的種群現狀和冬季出苗繁殖狀況的調查,並首次嘗試使用環境DNA取樣和分析方法,對該輔助調查的可行性進行探索。與此同時,專案將透過多渠道收集的野生樣本和人工放流樣本的遺傳組成和多樣性分析,從遺傳角度對大鯢人工放流的保護效果進行評估。專案還將對前期保護區內開展的人工放流情況進行系統地梳理,結合評估結果,與保護區管理部門一起合作制定出合理和可行的大鯢人工放流遺傳管理方案,為下一階段制定大鯢保護行動計劃打下基礎。

*圖片版權:申請團隊

北黃海瀕危大濱鷸數量動態、食物變化、能量積累研究及人-鳥和諧的綠色發展模式探索

專案評估委員會同意對該專案繼續予以資助,並認為專案在第一年的專案實施期內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會影響:

02

_

湖南張家界大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國大鯢現狀調查與保護管理

質蘭基金會第12期資助專案名單公示

專案評估委員會同意對該專案繼續予以資助,並認為專案在第一年的專案實施期內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會影響:

專案找到了金斑喙鳳蝶的16只成蟲、15枚卵和1條幼蟲,積累了共計100天的生活史觀察資料,繪製了保護區內寄主植物——金葉含笑的野外分佈圖,並透過樣方調查和資料分析發現寄主植物的野外生長和自然更新都處於良好的狀態。專案撬動保護區投資完成了金斑喙鳳蝶研究基地的初步建設,積累了更豐富的人工馴養繁殖經驗,拍攝了野外成蟲飛翔停息、野外卵狀態、幼蟲吃蛻皮和葉片、化蛹等生活史的影像,編制了《井岡山野外蝴蝶識別手冊》,設計了蝴蝶保護宣傳展板和牆面宣傳牌,並確定了野外自然教育導賞路線、人員分工及內容,這些工作均為保護區下一步加強蝴蝶的保護和開展自然教育活動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專案連續兩期的實施,不僅總結出樹冠觀測法、過篩尋蟲法和盆景飼養法等研究方法,而且已撬動保護區從無到有、投入人力和物力開展金斑喙鳳蝶的科學研究及以蝴蝶為特色的自然教育。2022年保護區繼續投入專案資金支援研究基地及相關的科研工作,還為本專案配備了新的、年輕的研究力量。

在第三個執行年,專案除繼續開展金斑喙鳳蝶的野外觀測和提升人工馴養繁殖技術外,還擬在全國招募蝴蝶愛好者和研究者,舉辦金斑喙鳳蝶專項志願者科考營,對該物種進行更深入的野外觀察和研究,並邀請國內蝶類和生態保護領域的知名專家,對本次專項科考營進行指導。專案團隊還將和科考營成員、專家和保護區一起,舉辦金斑喙鳳蝶研究和保護研討會,總結團隊十多年來金斑喙鳳蝶的觀測研究方法、經驗與成果,並制定出未來3-5年內保護區金斑喙鳳蝶的研究和保護行動計劃。

*圖片版權:申請團隊

連續資助

第3執行年專案

01

質蘭基金會第12期資助專案名單公示

_

專案在2021年4月組建了甘肅省秦嶺細鱗鮭保護網路,56位來自保護區、林場、大專院校和NGO等相關單位的成員加入了網路。為了加強網路成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專案編印發布了3期秦嶺細鱗鮭保護工作通訊,還組織了一次野外考察活動,帶領成員考察了張家川、華亭、隴縣、桃花溝等地的秦嶺細鱗鮭棲息地和人工繁育站,並就物種的生態習性、種群監測方法、河流的連通性、產卵場等棲息地的保護管理現狀等議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學習與討論,提升了網路成員對該物種及其保護需求的認識,也增強了相互之間的合作意願。此外,在專案的推動下,東岔林場桃花溝管護站開始將秦嶺細鱗鮭棲息地的巡護納入日常巡護工作,網路成員也探索了水下攝像、蹲守瀑布等種群監測手段。

進入第三個執行年,專案擬在“林水一體化”保護理唸的指導下,繼續推動甘肅省秦嶺細鱗鮭保護網路成員之間的交流、提升成員的保護意願與能力、並支援成員之間聯合開展保護行動。除繼續釋出保護工作通訊、組織和維護網路的日常交流以及開展能力建設活動外,保護網路的成員將首次以流經甘陝兩地的麻庵河為例,嘗試對該河流的連通性進行科學評估,尤其是評估廢棄水壩對連通性的影響,並在此基礎之上確定是否以及如何設計棲息地修復或連通工程(如魚梯)方案。此外,專案還將推動更多網路成員開展以減少非法捕撈等威脅為目的的巡護活動,支援多個成員繼續探索簡易有效的種群和威脅監測方法、產卵場調查方法。隨著對秦嶺細鱗鮭認識的進一步深入,專案還將在總結已有各類保護行動探索的經驗和教訓基礎之上,支援網路成員對已制定的秦嶺細鱗鮭保護行動計劃進行更新,以更好地指導未來的保護行動。

*圖片版權:申請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