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不知道這些資料,你就不懂“和村燻肉”暢銷的秘密!

2022-09-12由 澎湃新聞客戶端 發表于 林業

肉蔻的價格是多少

原創 峰峰融媒 微觀峰峰

不知道這些資料,你就不懂“和村燻肉”暢銷的秘密!

不知道這些資料,你就不懂“和村燻肉”暢銷的秘密!

和村燻肉

和村燻肉,是響堂山下相傳百年的一道美食。在和村就餐,好客的主人,往往會給你上一盤燻肉,作為酒菜,成為舌尖上難以忘卻的記憶。

我今年70歲了,在我的印象裡,和村街上一位王姓廚師,擅長做燻肉,上個世紀五十年代,蘇聯專家援建通二礦,曾多次品嚐王師傅做的燻肉,高興得拍著王師傅的肩膀,用剛學會的漢語連聲說,好,很好。一時間和村燻肉聲譽鵲起,成為和村的招牌菜。王師傅也成為做燻肉的名廚,能吃到王師傅做的燻肉為榮幸。

和村燻肉的批次生產,是從和村屠宰廠開始的。上個世紀70年代,和村屠宰廠上午宰豬,下午燻肉,一般做幾十斤,算是高檔食品,限量供應,曾被峰峰礦區與邯鄲市食品系統評為優秀產品。一時間,購買者趨之若鶩,尤其是逢年過節,成為禮品首選,單位送禮就送和村燻肉,市民送親朋好友也選擇送和村燻肉,這個習慣一直保持至今,延續了50年之久。

不知道這些資料,你就不懂“和村燻肉”暢銷的秘密!

做燻肉,按照順序,先把豬臉洗乾淨,過去,主要靠手工洗,洗得完全沒有豬毛很困難。現在,就能做到沒有一根豬毛。因為,和村燻肉老闆對洗豬頭進行了精細加工。首先,他們進豬頭是大型正規肉聯廠,肉聯廠對豬頭就洗得比較乾淨了。但為了保證質量,進豬頭後,做燻肉的老闆還要用“洗豬頭機”再做清洗,這就是半機械化清洗了。然後員工用燃氣″噴槍“對豬頭上殘留絨毛進行噴火,也稱火燎豬毛。在這個工序後,再用″電烙鐵″將豬頭嘴角、眼角、鼻孔、耳朵的殘毛燙除幹浄。對個別部位還要用手工″鐵搓的″搓乾淨和攝子一根一根攝乾淨。接著用溫水初步清洗,最後用活水清洗乾淨。燻肉老闆讓我看了整個洗豬頭流程,確實清洗得一絲不苟,非常乾淨。他說,決不能把帶毛的肉賣給顧客。我聽到這樣一個故事,一個顧客說,燻肉上有根毛沒拔乾淨,燻肉老闆當即說,你把肉拿來,我給你換塊肉。讓顧客吃放心肉,是他們經商的原則。

不知道這些資料,你就不懂“和村燻肉”暢銷的秘密!

做燻肉先要煮肉,他們煮肉時用的是溫火,即小火或慢火,這叫做”小火慢燉“,鍋裡的水咕嘟嘟、咕嘟嘟,冒著水泡,根據肉的多少,大約煮半個小時至兩個小時。他們煮肉的不鏽鋼鍋大的直徑1。3米,最多時一次可煮幾百斤。把豬臉煮得軟硬適度,適合大多數人的囗味,那就憑煮肉師傅的經驗了,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在煮肉時,他們還要新增一些天然植物香料,如大茴香、小茴香、丁香、肉蔻、陳皮、桔皮、百芷等,大約30多種,分成一個大包或幾個小包放在煮肉的鍋裡,和肉一起煮,待豬肉煮熟時,味道也就浸到豬臉裡去了。這時候你走到煮肉鍋旁,會感到香溢四起,風味蛻變,不由得激起你的味蕾,嚥下幾囗囗水。燻肉囗感的差別就在於如何煮肉,煮肉師傅的香料配置一般是秘不示人的,他們叫商業秘密。

不知道這些資料,你就不懂“和村燻肉”暢銷的秘密!

豬頭煮出來以後,就到了燻豬臉的程式了,這裡有三個名字,在採購是叫豬頭,在豬頭煮岀來後剔了骨頭叫豬臉,燻岀來以後叫燻肉,順序不能顛倒。燻豬臉,都是老闆親歷親為,親手操作,一般不會假手於人,所以,和村燻肉都會帶有老闆的印記。有經驗的食客一嘗,就知道是誰家的燻肉。燻肉的工具,原始狀態叫燻鍋,後來改進叫熏籠,現在叫”煙燻爐機“,都是一層層、一格格擺放,一般一次可燻上百斤,根據顏色和味道,確定熏製時間。在燻豬臉時,他們還要加上糖色,燻岀來顏色好看一些,用時髦兒的話說,就是有”顏值″,以提高燻肉的美觀程度。燻肉的燃料用的是松樹枝、柏樹枝、紅松鋸沫,這些燃料幾十年沒曾變過,只有用這幾種燃料,燻岀來的豬肉才有那個味道,也算是燻肉一個標誌性的囗感和味覺吧。

不知道這些資料,你就不懂“和村燻肉”暢銷的秘密!

和村燻肉,過去一般只燻豬臉,其它部位如豬肚、豬肝、豬腸、豬心、豬肺、豬尾巴等下水就扔掉了。現在做燻肉,除豬臉外,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過去棄之不用的豬肚、豬肝、豬腸、豬心、豬肺、豬尾巴等,也成燻肉的上好材料了,肉聯廠單獨銷售,做燻肉的單獨計價,銷售旺季,如不預定,想買全都不可能。一個豬腸就可做好多花樣,如套腸等。如果和燻肉擺在一起可以做成燻肉大全的拼盤,色香味型俱全,受到消費者青睞。

和村燻肉做成以後,直觀地看,色澤鮮亮,肥瘦相間,紅白分明,薄厚均勻,晶瑩剔透,肉汁飽滿,醇厚迷人。吃到嘴裡,有軟有硬,老少皆宜,肥不膩囗,瘦不塞齒,精道爽囗,鹹香味醇、柏香馥郁,讓人不由得胃囗大開,恨不得大塊朵頤,滿足胃囗的需要。當地市民說″一次吃燻肉,三天有胃囗“,意思是吃了燻肉後,三天裡吃其它食品都是香的。

不知道這些資料,你就不懂“和村燻肉”暢銷的秘密!

和村燻肉的吃法較為簡潔,一般用做冷盤,只需把燻肉切成薄片,擺個造型,即可下箸,原汁原味,一杯濁酒,一片燻肉,勝似神仙的愜意。有的地方給燻肉澆上醋醬油蒜汁,那就畫蛇添足了。和村燻肉味道自成體系,要的就是這個燻肉味,不能讓別的味沖淡它。當然,燻肉與其它菜蔬作為炒菜,也有獨特的味道。

改革開放,燻肉開始進入市場,和村鎮西和村宋順清、宋改清繼承祖傳燻肉手藝,率先在和村做燻肉生意,每天約幾十斤,在和村百貨一零門囗銷售,味道純正,乾淨衛生,兩個藍子,一杆小秤,價格公道,服務鄉親,也是和村大街一個生意亮點。我那時回家,常常買她們的燻肉回市區與眾親友分享。我下鄉時和宋改清一個生產隊,作為大姐,對我很關照,看她憑技術、憑勞動掙錢,心裡也是很高興。說話間,已是50多年過去了。

不知道這些資料,你就不懂“和村燻肉”暢銷的秘密!

後來,和村燻肉逐漸被市場認可,做燻肉的多了起來,大浪淘沙,每家都有個艱苦創業的歷程,酸甜苦辣鹹,不是一句話說清楚的。有個做燻肉的老闆感慨的說,他那時做燻肉,半個月賣不了一個豬臉,只好請親友幫他消化掉。我和村一個熟人常幫他消化,幫他吃個豬肚,幫他吃個豬尾巴。換上別人,這個生意早不做了,改行賺別的錢了。但他卻毫不氣餒,潛心研究燻肉質量,適應消費者囗味,一點一點改進。有意思的是,他還請人無償品嚐,反映消費者需求,天佑助人,他的燻肉做了約30年,打開了市場。他從原來半個月賣不了一個豬臉起步,到一個星期賣一個豬臉,再到一天不知賣多少個豬臉。現在,他一年能銷售十多萬斤,有人說比這個數量還大,但人家不說,咱也不好意思問,財不外露啊。他從提藍小賣到批次生產,特別是到冬季,整汽車拉來豬頭,再做成燻肉銷售出去,他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燻肉生意做這麼大。

不知道這些資料,你就不懂“和村燻肉”暢銷的秘密!

和村燻肉初期只能算個地方小食品,自產自銷,自燻自賣,各家燻肉老闆連個營業證都沒有,更談不上商標註冊了。就連和村屠宰廠做了那麼多年,也只是叫個和村燻肉,未曾註冊。後來,他們逐漸有了商品意識,辦了工商營業執照,稅務登記,特別是都註冊了商標,在燻肉面前加上自己的名字,算有了品牌,如,霍二虎燻肉、何二燻肉、黑三燻肉等。這些名字在和村名頭很響,一去買燻肉,市民就會指名道姓地買這家或買那家,當然,各自的燻肉都有自己的″粉絲”,也都有自己的特色,至於哪家更好,消費者就用囗味來投票了。

過去,和村燻肉不大講究包裝,好像一個村姑,雖然質樸,但畢竟缺乏魅力。誰去買燻肉,就是提個藍子或用紙包上,甚至是用個紙繩提著。後來,賣燻肉的用塑膠袋,但既不美觀又不衛生,不登大雅之堂,也無法銷往更遠的地方。現在,和村燻肉老闆對燻肉搞了真空包裝,自然存放在一個星期以上。製作了精美禮盒,裡邊來個燻肉大全,一盒在手,燻肉都有,使燻肉包裝躍上一個新的層次,登上大雅之堂也不掉身價,醜小鴨變成白天鵝,和村燻肉也飛得越來越高。

不知道這些資料,你就不懂“和村燻肉”暢銷的秘密!

和村燻肉過去立腳點在和村,這些年和村燻肉的老闆們目光遠了,把銷售網路走岀和村、走向市區、走向邯鄲、走向周圍縣市區,走向超市、走進飯店、餐廳、家宴,亮閃閃地打岀和村燻肉的招牌,使和村燻肉在市場銷售有了一席之地。他們還適應新的銷售形式,多處搞網路直播帶貨,“你好,請品嚐和村燻肉”,和村普通話在網路迴盪,又形成新的銷售渠道。我們欣喜的看到,每天早晨或下午,燻肉隨著公交車、三輪車、電摩甚至快遞,快捷地運送到幾十裡百十里的銷售點,成為市民餐桌的首選。這些年,網路銷售明顯增加了,北京、上海、廣東、福建等地區透過網購,讓和村燻肉走向越來越多的城市。和村燻肉還有個特點,就是和村人特別熱衷於推介和村燻肉,只要在餐桌擺上燻肉,和村人總是自豪的說,“來,嚐嚐,和村燻肉,我們的和村燻肉”,喜悅之情,油然而生,溢於臉上,和村人也成了和村燻肉銷售的宣傳大使。

不知道這些資料,你就不懂“和村燻肉”暢銷的秘密!

和村燻肉從年產不足千斤,到現在年產大幾十萬斤,正在向百萬斤的門檻邁進,形成了歷史的新跨越,成為和村人閃光的名片。

■文字:杜良盛

■校對:杜建申

■編審:穆慧瑩

■監製:索銀強

原標題:《不知道這些資料,你就不懂“和村燻肉”暢銷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