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在田野上播種夢想

2022-09-04由 光明網 發表于 林業

怎樣才能讓樹葡萄結果

在田野上播種夢想

菜農在龍海市東園鎮現代農業示範園內採摘蔬菜。本報記者 白志強 攝

在田野上播種夢想

許巡嶸(左一)正和夥伴們探討百香果種植技術。 洪錦城 攝

春耕時節,廣袤的田野承載著越來越多的年輕夢想。

他們是新型職業農民、公務員、大學生,他們深入田野、躬行實踐。

他們傳播農耕文化,因為他們懂技術、善經營,有能力讓它變得更肥沃。

他們所做的一切,只為回答一個問題:“怎樣種好地。”

“我們傳播農耕文化”

許巡嶸的百香果園位於漳浦縣南浦鄉,此時滿園百香果苗花開正豔。4月10日,許巡嶸正在這裡為農戶授課。

在當地“新農人”眼裡,“90後”的許巡嶸是接地氣、懂種地的“年輕掌櫃”。由他創立的自然農法分享課已經有5年的歷史,全國各地5000多人次參加了學習培訓。

談起成立農場的初衷,許巡嶸說,最初自己只是一個百香果銷售商。採購水果時,他意外發現,農藥化肥已經讓土地嚴重退化,水果的味道十分寡淡。

“為何不採用生態方式種植?我找到了泰國自然農法大師文龍拜師學藝,並將日本、韓國的自然農法和澳洲活力農耕融匯其中。”許巡嶸放棄年薪20萬元的工作,從此走上有機種植的農業之路,一開始就從百香果做起。

許巡嶸透露了種植秘訣,就是將村民丟棄的筍殼、次果、魚肚等重新發酵成環保酵素供植物吸收,不僅保水保肥,而且保護了土壤益生菌的繁衍。普通地塊的pH值通常在4以下,許巡嶸的地塊pH值接近7,土壤健康有生命力。

現在,許巡嶸擁有自然農法種植基地80畝。走進基地,你會發現蠕動的小蚯蚓,有時還得躲閃正在授粉的雄蜂。曾是設計師的許巡嶸為百香果設計了自然農法的有趣包裝,頁面中還會附上產地、生產方式與農人故事。這種銷售模式讓更多消費者接觸、理解有機農業。

邱曉聰是南浦鄉龍嶺村扶貧第一書記。如今,在許巡嶸的帶動下,邱曉聰也當起了“新農人”,帶領全村一起種百香果。許巡嶸還為貧困村民免費發放果苗,並簽訂合同回購他們的果子。

“自然農法的名氣打響後,訂單非常多,靠我一個人的力量肯定不夠。我把學習自然農法的朋友引進農場,打造成‘新農人’的孵化平臺,在這裡相互交流取經。”在許巡嶸看來,做農業像是一場修行,“新農人”必須日復一日用心傳承農耕文化,才能讓農民對事業更有自信和底氣。

“我們花心思研發瓜果苗木”

作為培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負責人,戴培根與傳統印象中“搞農業”的不太一樣。帆布鞋、T恤,一臉書卷氣,顯得年輕而有活力,聊起瓜果苗木更是滔滔不絕。

2016年夏天的一個夜晚,即將結束“三支一扶”基層工作的戴培根輾轉反側。進入事業單位,還是回鄉創業?經過思想鬥爭,戴培根做出了回漳浦創業的決定。

“以樹葡萄為例,以前樹葡萄一公斤數百元,價格高昂。這是因為樹葡萄從苗木到結果,需要八九年時間。經過‘矮化’培育後,如今的樹葡萄苗木1個月就能結果,且常年掛果,一公斤約76元。因為保質期長,耐儲存,價格好,很受農戶和商販的喜愛。”戴培根下定決心從育苗木開始,種植精品水果。

不過,育苗也不容易。苗木嫁接成功率不足一成,還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能急功近利,我們一點點調整管理模式,找高校合作研發。教授們在實驗室研發種子,我們在農田裡種植、篩選。品種好的,反饋回去,再改良,變為成果。”戴培根說,好苗木可以帶動農業生產全過程,提高農作物的附加值,最終受益的是農戶。不過,小企業如果自己掏錢搞研發,成本太高,將高校的科研成果轉化到農田中是雙贏。

現在,戴培根先後拿下了樹葡萄、神秘果、手指檸檬、芭樂等80個品種權證書。合作社自成立以來,輻射帶動周邊十幾個村鎮的農民致富。其中,來自西非的神秘果能“瞬間改變味覺系統”,把酸味水果“改甜”,一面市就一炮打響,供不應求;無仔荔枝銷售價每公斤高達100元,僅一棵樹,農民年可增加收入1735元。

“有人認為,農業沒啥新意可挖。但我覺得,農業發展才剛剛開始。花心思研發苗木是件很有意義的事。我們的目標是,做出100個以上的果樹新品種,鼓勵農民‘嚐鮮’。”戴培根說,公司的業務以種苗銷售和技術服務為主,幫助農戶種出來、賣出去。未來,他準備開拓線上平臺,向全國發展。

“我們幫助農民借力好政策”

“經過技術改良,這些土壤的特性更好了。”說著,郭偉鵬俯下身隨手抓了一把黏糊糊的泥土,用手指輕輕揉散,深色的泥土鬆散而有彈性。

從福建農林大學再到詔安縣農業農村局、龍海市農業農村局,身為科技特派員的郭偉鵬對土地有著難以割捨的情感。

兩年前,郭偉鵬投入龍海市水稻生產功能區劃定工作,即從基本農田裡挑選合適的地塊,規劃水稻生產片區,進行高優高產的技術改造。“未來,倘若特殊情況下國家有較大糧食需求,我們可以從中靈活調整。” 講起水稻生產,29歲的郭偉鵬眼裡閃著光。

閩南的氣候條件、土壤性狀都很適合種植水稻,然而,山多地少的現狀卻限制了它的發展。這種情況下,該如何規劃水稻生產功能區?

“按要求,水稻生產功能區連片地塊不得低於50畝,但符合條件的地塊不多。後來,我們把連片面積降至10畝以上,後期透過優勢農產品區域佈局、結構調整、五新技術推廣等方式提高土地的耕作條件,以點帶面,慢慢形成集中優質地塊。”郭偉鵬表示,透過多年的農業綜合開發,龍海市東園鎮片區已逐漸形成規模化高標糧食作物區。

每週,郭偉鵬都要下田採集資料和調查農情。他隨身攜帶的筆記本里,詳細記錄著各產區糧食蔬菜品種、產量,農戶生產供銷情況等。

“這些年,關於惠農方面的政策很多。我們就像一座橋樑,左邊是農戶實際情況,右邊是政策資訊。充分了解當地實際情況,透過架橋,我們能幫助農戶靈活運用各項強農惠農政策。”郭偉鵬說。

郭偉鵬曾多次參與宣講水稻種植保險。“這個險種每畝保費12元,政府承擔80%,農民只需交2。4元,每畝的投保保額可達400元。”2019年年初降雨量大,多個鄉鎮內澇嚴重,馬鈴薯受災面積達989。1畝。幸而龍海市投保馬鈴薯2031。7畝,每畝保額100元,全市共理賠98910元,把馬鈴薯種植戶受損情況降到最低。

“只要政策和技術運用到位,大家越幹越有信心。”郭偉鵬表示,最近他和同事們正在向當地農戶推廣五金技術。

傳統農業很難讓農民獲得高收益,無論產量還是質量,蔬菜露地栽培遠不如設施農業大棚栽培來得強,還有噴灌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有機肥的應用,也可以幫助農民省時省力,節約成本。“只要把政策運用好,農民就可以在生態和高效中尋求平衡,安心發展農業。”郭偉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