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心”上開出一朵花,探訪龜坡廢棄礦坑生態修復專案現場

2022-09-03由 生活報 發表于 林業

生態棒是怎樣施工的

2018 年,長沙雨花區跳馬鎮跳馬村龜坡廢棄礦坑生態修復專案,礦坑外形宛若一個巨大的 “ 心 ”,而一片片裸露的岩土卻在 “ 心 ” 上刻出了疤痕。

2019 年,這顆黃色白色交雜的 “ 心臟 ” 終於恢復了本色,用小 “ 綠心 ” 之變見證了長株潭的 “ 綠變 ”。

“ 現在的龜坡廢棄礦坑,基本上植被覆蓋率達到 85%以上,最顯著的變化,鳥也來了,蟲也來了,生態修復理念是以自然的方式修復自然,我們修復就是與自然融合。” 專案負責人表示。

“心”上開出一朵花,探訪龜坡廢棄礦坑生態修復專案現場

12 月 13 日,長沙跳馬鎮龜坡廢棄礦山,工人正在礦山邊坡上澆水。它是長沙綠心第一個已完 成的礦坑生態修復專案。圖 / 記者金林

2018 年,長沙雨花區跳馬鎮跳馬村龜坡廢棄礦坑生態修復專案,礦坑外形宛若一個巨大的 “ 心 ”,而一片片裸露的岩土卻在 “ 心 ” 上刻出了疤痕。

2019 年,這顆黃色白色交雜的 “ 心臟 ” 終於恢復了本色,用小 “ 綠心 ” 之變見證了長株潭的 “ 綠變 ”。

“ 現在的龜坡廢棄礦坑,基本上植被覆蓋率達到 85%以上,最顯著的變化,鳥也來了,蟲也來了,生態修復理念是以自然的方式修復自然,我們修復就是與自然融合。” 專案負責人表示。

今年,長沙已連續 12 年蟬聯 “ 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見證了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12 月 13 日,湖南省造林綠化工作現場會在長株潭城市群生態綠心地區範圍召開,本次會議是湖南首次跨三市召開造林現場會,也是首次在綠心區召開造林現場會。長沙現場參觀點——雨花區跳馬鎮跳馬村龜坡廢棄礦坑生態修復專案,是長沙綠心區第一個已經完成的礦坑生態修復專案。

12 月 13 日,瀟湘晨報記者探訪龜坡廢棄礦坑生態修復專案,根據施工方介紹,以及修復前後對比圖發現,礦坑表層植被覆蓋率已大幅增加。

礦山修復後,鳥來了蟲也來了

長沙綠心區第一個已經完成的礦坑生態修復專案位於雨花區跳馬鎮跳馬村,龜坡廢棄礦坑是上世紀 80 年代末採石形成的廢棄礦坑,由於露天採石場已關閉多年,礦坑水土流失、泥石流等次生地質災害隱患大。該礦坑施工專案負責人呂平波介紹,長沙市雨花區跳馬鎮人民政府為建設單位,湖南中核建設工程公司承擔設計和施工任務。施工過程分別由邊坡清理、生態棒安置及固定、坡面鋪設菱形包塑鐵絲網及錨固、改良型厚層基材噴播四方面完成。

雨花區跳馬鎮綠心地區歷史廢棄礦山礦坑共 18 個。2017 年,跳馬鎮協調配合長沙規劃勘測設計院完成了《長株潭城市群生態綠心地區雨花區跳馬鎮礦山礦坑整治與生態修復專項規劃》的編制。2017 年 12 月 21 日雨花區區長辦公會議透過審批。

2018 年 9 月啟動龜坡廢棄礦坑邊坡生態修復施工,2019 年 1 月完成主體工程施工,2019 年 5 月完成排水設施建設,2019 年 10 月透過竣工驗收。

記者從湖南中核建設工程公司專案負責人呂平波介紹中獲悉,龜坡廢棄礦坑具有三大特點:“ 高、陡、屬於巖質礦山邊坡 ”。在沒有修復前,存在水土流失,泥石流發生的可能。

“ 現在修復後的龜坡廢棄礦坑,基本上植被覆蓋率達到 85%以上,最顯著的變化,鳥也來了,蟲也來了,生態修復理念是以自然的方式修復自然,我們修復就是與自然融合。” 呂平波表示。

首跨三市召開造林現場會意義何在

本次會議是省首次跨三市召開造林現場會。長沙市林業局造林處處長張德瓊介紹:“ 這次三市開會的意義,主要是兩方面,一方面發揮統籌作用,聯通各個市州協同工作;另一方面透過現場觀察點,三個市之間互相評比,互相對比,互相吸取優點。”

今年 3 月的全省造林綠化會議提出,造林綠化要立足點、線、帶、片,抓好 “ 四項修復 ”。

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鬍長清在 12 月 13 日下午的會議中介紹,當前及下一階段,“ 四項修復 ” 仍然是全省造林綠化的重點。

這既是工作重點,也是工作佈局,需要持續推進。重點突出三個方面內容:構建生態廊道;落實重點工程;啟動草原工作。

從全力提升造林綠化工作水平層面,胡長清表示要從組織領導上促提升;從資金投入上促提升;從科技支撐上促提升。

延伸

未來湖南造綠如何做

省林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吳劍波介紹 2020 年造林綠化工作安排:2020 年,國家下達我省營造林任務 1670 萬畝,其中人工造林 155 萬畝,封山育林 345 萬畝,退化林修復 324 萬畝,森林撫育 846 萬畝。

以重點工程造林為龍頭,帶動大規模國土綠化。要以退耕還林、長江珠江防護林、石漠化綜合治理、國家特殊及珍稀林木培育專案、國家儲備林、國家油茶專案、中央財政造林補助等國家重點造林專案為龍頭,建基地、創樣板,以此推動整個造林工作健康發展。

以生態廊道建設為主戰場,推動全省生態系統修復。

以綠心和長江岸線為重點,打造生態修復示範樣板。

以難利用地為主攻方向,破除造林綠化瓶頸。目前,全省剩下的 300 多萬畝沒有綠化的難利用地,多分佈在生態脆弱區,是在實施了多輪綠化攻堅之後剩下的難啃的 “ 硬骨頭 ”,也是我省造林綠化的短板和難點。

以森林撫育經營為抓手,提升森林生態系統質量。

以城鄉綠化美化為支撐,助推人居環境整治改善。要切實加強城鄉生態建設,著力構建以林草植被和溼地為主體、城鄉一體化的生態系統。

以草原管理轉隸為起點,推進林草全面融合發展。

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提升造林綠化治理能力。

瀟湘晨報記者易思含 攝影記者金林長沙報道

轉自:瀟湘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