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昨日的瘡疤 今天的屏障——聚焦太原生態環境變遷之山體修復

2022-11-29由 太原日報 發表于 林業

瘡疤的拼音怎麼寫的拼

垃圾場、深坑和斷崖難覓蹤跡,滿目青翠欲滴的山巒盡收眼底,而今的慕雲山,讓人很難與之前的“視覺瘡疤”聯絡起來。

“原先這裡是採石場,炸山取石的隆隆聲震得鳥兒都飛走了。而今,礦關了,山綠了,鳥兒回來了,不時能見到野雞、野兔。”尖草坪區柏板鄉鎮城村村民李滿全感慨地說。

從曾經的千瘡百孔,到現在成為太原新的生態屏障,慕雲山“蝶變”速度之快,令人驚訝。

資源之殤

慕雲山是典型的石灰岩山體,石料優良。這裡,一度成為我市北部最大的石料廠。因為長時間、大規模的石料開採,慕雲山成為我市受損山體中修復難度大、涉及面積廣的一座“重症山”。

第一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反饋,“尖草坪區柏板鄉的慕雲山地區經過幾十年的石料開採,導致生態破壞嚴重,要求加快開展生態環境的恢復與治理。”

尖草坪區委、區政府在全面摸排的基礎上,依照規劃先啃下難治理的“硬骨頭”——移除供電裝置,妥善遣散採石場從業人員。在兩個多月內,累計清理14家採石及石料加工企業,拆除廠房14750平方米,清運廢舊裝置5000餘噸,清理機械215臺。

山體破壞也帶來揚塵汙染問題。“下雨的時候,衣服上都是白點子。”鎮城村村民樊廷說。

時不我待

與時間賽跑,用速度說話。2019年,作為我省“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專案試點之一,慕雲山集中開展了生態修復治理。

對已關閉的5個石料廠進行邊坡防治,成為治理的難點。近乎垂直的峭壁,必須先清理高陡邊坡上的飛石——“蜘蛛人”攀崖走壁,將一塊塊鬆動的岩石清理乾淨。

清理完飛石,工人們需要將接近90度的立面削減至60度以下,以便為綠化提供空間。從上到下鋪設一層鋼製的防護網,之後再鋪設一層尼龍塑膠網,然後進行噴坡綠化。“掛好的尼龍塑膠網可以固定土壤,噴上去的土也不僅僅是土,還會有有機質、纖維素,非常有利於植物迅速生長。噴坡厚度要達到7釐米以上,這也為種子的成活創造了好的條件。”施工方河北地礦建設工程集團公司一技術人員介紹。受損山體坡度陡、巖面光滑,新覆蓋的土層容易被雨水沖走,恢復植被的難度非常大。建設施工方採用黏結力極強的土壤,牢固地吸附於坡面,能抵抗雨水沖刷,防止水土流失,從而起到更好的復綠效果。

採石形成的礦坑,最多時有四五十處,深達四五十米,只能選擇難度和繁複度最大的拉土回填方式進行填埋、綠化。據瞭解,最後一個佔地面積100畝、深50米的礦坑,需要100多輛渣土車一天5個來回、一同作業一個多月才填平。

青翠歸來

慕雲山間賓士的一輛輛大車,不是在拉石頭,而是在拉土填礦坑;喜笑顏開的村民,不是在揮錘砸山,而是舉鍬培土造林……透過生態治理,慕雲山新增綠化面積99萬平方米。從高空俯瞰,曾經礦坑遍佈、採石和石料加工企業集聚的慕雲山,一派丘陵蜿蜒、鬱鬱蔥蔥的景象。

金絲槐、榆葉梅、五角楓、金葉複葉槭、紅瑞木、日本晚櫻等彩化樹種紮根這裡,慕雲山變得五彩斑斕。“這麼多樹種,我一眼就認得出來。”年過六旬的鎮城村村民張春生,年輕時每天在山上砸石頭,而今成為一名護林員。

從靠山吃山到養山護山,綠色成為希望的田野和山川,成為百姓養眼舒心的顏色。“現在去山裡安全多了,心裡感覺很踏實。”望著完成生態修復的慕雲山,附近村民逢人就誇,這項工程關係著老百姓的出行安全,做得好。

藍天白雲下,慕雲山階梯式山坡上,一抹抹新綠充滿生機。隨著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建設的快速推進以及太原北部新城崛起,慕雲山地區在扛起全市水源涵養和生態屏障重大責任的同時,生態旅遊前景可期。相信不遠的將來,慕雲山必成為太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靚麗視窗!

記者 任曉明 太原日報

短評

期待更多“蝶變”

建設一個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家園,是太原500多萬人民的共同心願。

面對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提出的問題,太原刮骨療毒,整改直指病灶,咬住問題不放鬆,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接連啃下一塊塊“硬骨頭”。汾東汙水處理廠的建設、市迴圈經濟環衛產業示範基地汙泥處理處置建設專案的上馬、慕雲山開山採石破壞面的治理,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當前,太原的生態文明建設正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已進入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攻堅期,也到了有條件有能力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的視窗期,特別是當前空氣質量改善正面臨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艱難階段,我們更要咬緊牙關、迎難而上,敢於直面矛盾、動真碰硬,才能真找準問題、真抓住問題、真解決問題。

生態環境良好是具有普惠意義的民生福祉。只有把綠色發展的底色鋪好,才會有今後發展的高歌猛進,也必將得到人民群眾的真心稱讚。

全面再現“錦繡太原城”盛景,我們期待更多“華麗轉身”的故事,在這片熱土上出現。

昨日的瘡疤 今天的屏障——聚焦太原生態環境變遷之山體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