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福州木根雕:化朽木為神奇

2022-08-30由 福州新聞網 發表于 林業

朽木是什麼木

新華網福州7月29日電(蔣巧玲 劉豐 陳醉)“中國根雕看福建,福建根雕看福州。閩侯木根雕就傳承於福州。經過多年發展,形成獨特的‘上街根藝’風格。”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木雕專案代表性傳承人金寧魁就是閩侯上街人。

金寧魁介紹,福州木雕興盛於明末清初,逐漸形成了象園、大板、雁塔三種流派。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隨著福州城市建設推進,三大流派的傳承人陸續遷往閩侯上街,大批福州雕刻名家在上街開辦木根雕廠和個人工作室,並逐漸在此形成了木根雕市場。

金寧魁自幼喜歡把玩製作竹木玩具,16歲拜師學習木根雕技藝。憑著天分、興趣和努力,學藝8個月,他就基本掌握了木根雕技藝,作品也受到專業人士的認可。從藝30多年,金寧魁共創作了1000多件作品。

“根雕藝術講究‘三分雕琢,七分天然’。”金寧魁說,根雕作品重在發現木根的美,依勢而造。《步步高昇》就是一件天然型根雕作品,是他的得意之作。杉木榴原料經過沖洗、打磨、調整形態,基本不用雕刻,遠看像一頂宋代官帽,每一條根鬚都是天然的,“這是一件難得的‘天作’之品”。

雕刻型根雕更能體現創作者的藝術想象空間。“這件雙面達摩像,通常這種形狀的材料只能做茶盤,我們發現它自然風化的紋理很像袈裟,就雕刻了頭、手、佛珠。”在金寧魁的巧手下,一座達摩像栩栩如生、意境悠遠。

金寧魁說,根雕作品還能很好地傳遞創作者的情感。《風雨同舟》是他和妻子都很喜歡的一件作品,遠看像個“舟”字,細看一男一女牽著手,“就像我和我的妻子這麼多年攜手並進,我們把它掛在牆上勉勵自己。”

“根的藝術,是透過創作讓枯木逢春,化朽木為神奇。我會一如既往地尋求創作突破,傳承福州木根雕藝術。”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帶徒辦廠至今,金寧魁和妻子先後培養了100多名徒弟,其中大多數成為上街木根雕行業的中堅力量。但在金寧魁看來,如今木根雕藝術的傳承,比人才更迫切的是市場。

今年,位於閩侯南通的天澤奧萊啟動“中國閩侯·根雕商貿城”招商,金寧魁成為首批入駐的商戶。金寧魁坦言,在外地也有招商條件更好的專案向他丟擲橄欖枝,但離開了閩侯,就不是閩侯木根雕了,“我們要把木根雕市場留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