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寧德市縣鄉三級開展夜查行動 夏季食品安全整治啟幕

2022-08-24由 閩南網寧德 發表于 林業

麥螺不能吃為什麼福安還那麼多賣

“河豚魚千萬不能賣,萬一顧客中毒,你們也要承擔責任”“冰櫃裡有織紋螺嗎?這個要馬上沒收銷燬”……5月21日晚,一場由市、縣、鄉三級市場監管(食安辦)牽頭的“食品安全保衛戰”正式打響,寧德市各地均出動多個部門,對農貿市場、餐飲店、冷庫、食品攤點、KTV等,展開首次聯合夜查行動。

夏季食品安全整治行動啟幕

寧德市各地多部門聯合夜查餐飲單位

21日晚,記者跟隨由市市場監管局、市城市管理局執法人員組成的其中一個檢查組,突擊檢查了天湖東路上的餐飲店。該路段位於市區萬達廣場附近,集中了大量的火鍋店、小炒店、海鮮燒烤店、大排檔等。執法人員隨機進店,檢視冷櫃、後廚、貨倉等處,檢查是否有銷售河豚魚、織紋螺、野生蘑菇等可能造成中毒的食品,與店主簽訂《食品經營單位不製售河豚魚、織紋螺等食品承諾書》 ,並在店外張貼《寧德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關於預防食用河豚魚、織紋螺、野生蘑菇中毒的消費警示》,提醒商家不購買、不銷售河豚魚、織紋螺和野生蘑菇。

在“蠔哥炭燒生蠔”店內,檢查組發現冰櫃內有已經制作好但還未銷售的織紋螺,執法人員立即給予沒收並當場銷燬,同時,對店主進行批評教育,講解食用織紋螺、河豚魚、野生蘑菇可能造成中毒的危害,要求其引以為戒,不經營相關食品。據悉,當晚中心城區共出動執法人員41人次,檢查餐飲經營戶118家,現場查扣銷燬織紋螺90多斤。此外,執法人員還糾正了餐飲單位無證經營、經營環境“髒、亂、差”、食品攤販佔道經營、油煙亂排亂放等突出問題。

“夏季即將來臨,氣溫逐漸升高,由致病性微生物汙染食品而引發的食源性疾病等食品安全問題進入高發期、多發期,也是河豚魚、織紋螺、野生蘑菇中毒等動物性、植物性食品中毒事件較集中、較頻繁發生的季節。”市市場監管局食品安全總監鍾乃貴告訴記者,根據市食安辦5月15日下發的《關於加強夏季食品安全監管落實食物中毒防控工作的通知》,從5月21日晚開始,市、縣、鄉三級市場監管(食安辦)牽頭城市管理、生態環境等監管部門,聯合開展夏季食品安全整治行動,嚴厲打擊銷售加工河豚魚、織紋螺等違法違規行為。

記者瞭解到,當晚,蕉城、東僑、福安、壽寧、柘榮等地也都開展了針對銷售河豚魚、織紋螺、野生蘑菇的夜查行動,取得良好成效,如福安發現經營織紋螺、河豚行為的餐飲經營戶7家,現場查扣織紋螺27。14公斤,查扣河豚魚31。58公斤;柘榮出動執法人員20餘人,檢查食品經營單位80餘家,發放消費警示90餘份。接下來,寧德市各縣(市、區)、各有關部門將強化網格化監管,落實監管責任,突出加強重點場所、重點區域、重點時段、重要活動食品安全的監督檢查和指導,特別是加強中高考、端午節和夜市期間食品安全風險治理和監管,開展全面排查,防止發生群體性食品安全事件。

市食安辦釋出食品安全消費警示

提醒市民勿食河豚魚、織紋螺和野生蘑菇

據介紹,河豚魚所含的河豚毒素是一種毒性很強的神經性毒素,不易被一般物理性處理方法破壞,人食用中毒後20分鐘會出現口、唇、舌尖、手指輕微麻木等症狀,隨後出現嘔吐、步行困難、言語困難、進而血壓迅速下降,呼吸困難,甚至引發死亡。織紋螺俗稱麥螺、白螺,會透過食物鏈富集產生神經性毒素,能透過阻斷細胞的鈉離子通道而達到切斷神經傳輸,使人體出現肌肉運動障礙等病徵。野生蘑菇中存在多種有毒品種,毒性成分複雜,民間流傳的一些識別野生蘑菇方法經證明並不可靠。

食用河豚魚、織紋螺和野生蘑菇導致中毒沒有特效的解酒藥物。為保護公眾身體健康,避免發生誤食河豚魚、織紋螺和野生蘑菇導致的中毒事件,近日,市食安辦對外發布了食品安全消費警示,提醒市民不捕撈、不購買、不食用河豚魚、織紋螺等水產品;不採摘、不食用野生蘑菇,外出就餐時謹慎選擇魚類貝類菌類等食品,消除僥倖心理,提高自我防範意識。同時勸導身邊的親朋好友都不要食用河豚魚、織紋螺和野生蘑菇,改變不良飲食嗜好和風俗習慣。

市食安辦提醒,市民誤食河豚魚、織紋螺和野生蘑菇後,如發生口唇、手指麻木、腹痛腹瀉等中毒症狀的,應當立即到醫院就診,不得延誤。同時,一旦發現食品流通和餐飲服務環節加工經營河豚魚、織紋螺和野生蘑菇,應及時撥打12331、12315舉報電話進行舉報。對從事生產經營河豚魚、織紋螺和野生蘑菇的單位和個人,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予以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