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馬鈴薯得了青枯病怎麼辦?3點預防措施,配合藥物防治不難

2022-08-23由 鄉村隴元 發表于 林業

馬蹄青枯病用什麼藥

馬鈴薯在我們甘肅一代叫作洋芋、有的地方也叫作洋芋蛋蛋、土豆等,叫法與種植地人們的方言有一定關係。但不管怎麼叫,馬鈴薯真的可以說是一種非常好吃的菜品,不但可以炒著吃、煮著吃、烤著吃、還真用來製作澱粉做粉條。過去聽爺爺講艱苦年代,洋芋疙瘩可是就了不少人的生命。但在馬鈴薯種植中,如管理不慎就會出現很多病害,青枯病就是馬鈴薯病害之一。

馬鈴薯得了青枯病怎麼辦?3點預防措施,配合藥物防治不難

隴原家鄉種植的洋芋

馬鈴薯青枯病發生的原因

馬鈴薯青枯病發生的原因,多與種子、重茬種植、氣溫環境、土壤有一定關係。此病菌一般在10攝氏度便可發育,當氣溫高達30攝氏度以上時,病菌孢子傳播較快,此時如果田間土壤溼度大,發病率也會加大、反之較輕。所以說要科學防治馬鈴薯青枯病菌,要從多方面入手。

馬鈴薯得了青枯病怎麼辦?3點預防措施,配合藥物防治不難

收穫後的馬鈴薯

病原菌傳播途徑:青枯病病菌傳播途徑,通常病菌會跟隨病殘組織體在土壤、莖塊寄生越冬。這種病菌在無寄生體之下,在土壤裡繼續潛藏一年以上,如重茬種植,病菌會跟隨種植後的澆水或者自然的雨水傳播,傳播一般先從莖基部和根部傷口處感染,也會透過根芽進入近鄰的薄弱細胞,隨後莖部出現水漬狀斑。青枯病其實就是圍堵莖幹管束病害,病菌入侵之後莖幹被病害堵塞,導致養分無法輸送病害處以上的莖葉,最後至全株死亡。

病發症狀:青枯病發病部位多在莖幹基部發生,不同個別的也會從莖塊部位發生。基部病菌發生以後,有輕微的隆起狀態,用手指觸控較為平滑,外觀時具有光亮,病菌多以圓形或不規則形狀。隨後被感染的病株萎縮,葉子呈淺綠色,病毒下部的葉子萎縮下垂,嚴重時整株死亡。如果是莖塊部位發生,病菌感染較輕時,症狀不明顯,嚴重時臍部有灰褐色的水漬狀,倘若病發後把莖塊切開,會流出白色汁液,表皮卻又不和肉質分離。

病發條件:前面說到青枯病發病與自然環境有一定聯絡,只要種子或土壤裡有病菌寄生,在條件適宜的環境裡,病害發生較為嚴重。

青枯病假單胞菌在10℃~40℃均可發育,最適宜30℃~37℃,適應PH6~8,最適宜pH6。6,一般酸性土壤發病較重。

馬鈴薯青枯病防治

倒茬種植:防治馬鈴薯青枯病,得從多方面著手。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需進行倒茬種植。特別是前一年種植了馬鈴薯,後茬作物最好種植油菜、玉米等農作物兩年以上,在進行種植馬鈴薯,這樣可減少土壤裡病菌殘留。對有條件的地塊,也可實施水旱田輪作,將大大改善土壤,為減少病害做好防備。

種子選取:人們常常形容某些事物基因不良,殊不知農作物種子的優與不友,將直接影響作物後期的生長,所以在種植中我們必須擇優選種。在選種上我們選用一些抗青枯病強的種子,切塊時對使用的刀具進行消毒,如發現種子有青枯病寄生,需把病種丟棄,對刀具進行二次消毒,隨後對種子進行拌種。育苗時應採用高畦栽培,出苗前後澆水忌大水漫灌。

田間管理:馬鈴薯種植後,為減少病害發生,我們很有必要加大田間管理。種植時採用科學合理施肥,施肥應以偏施有機肥、少施氮肥、基肥為多、追肥為輔的原則種植,尤其是草木灰或農家肥可以調節土壤pH值,對酸性土壤起改善作用。種植後如發現有植株感染病菌,應及時對病株進行徹底清除,然後對清除後的地塊進行消毒,消毒時多采用生石灰就行。

馬鈴薯得了青枯病怎麼辦?3點預防措施,配合藥物防治不難

莖塊感染

除了常規管理外,如發現田間有病菌發生,清除完病株後,還得對整個馬鈴薯種植地塊進行藥物防治,藥物防治應在病發初期使用效果最好。使用藥物防治可分為兩個部分,兌水噴霧及藥液灌根,通常藥物噴霧效果一般,藥液灌根效果較好,灌根時對病株灌兌好藥液的0。2L~0。4L即可,藥液防治示病害情況而定。常規使用藥劑有72%農用硫酸鏈黴素可溼性粉劑,使用時按4000陪液兌比。還有農抗401、77%可殺得可溼性粉劑,50%百菌通可溼性粉劑等。

以上是鄉村隴原個人觀點,回答倉儲,難免有不妥之處,希望大家指正。點選關注鄉村隴原 我們一起說咱農民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