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讓孩子越來越愛學習,心理學“操作性條件反射”教父母這麼做

2022-08-17由 心理諮詢師郭利方 發表于 林業

橈神經反射怎麼做

美國新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之一斯金納曾經做了一個關於操作性條件反射作用的實驗,這個實驗是在他設計的一種動物實驗儀器即著名的斯金納箱中進行的。

讓孩子越來越愛學習,心理學“操作性條件反射”教父母這麼做

箱內放進一隻白鼠或鴿子,並設一槓杆或鍵,箱子的構造儘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動物在箱內可自由活動,當它壓槓桿或啄鍵時,就會有一團食物掉進箱子下方的盤中,動物就能吃到食物。箱外有一裝置用來記錄動物的動作。

實驗結果表明:如果按下操作杆或按鍵,有食物掉下來,小白鼠就產生了“迷信”行為,會反覆地去按。相反,如果小白鼠按了幾次,沒有任何事情發生,這個行為就會停止。據此,斯金納提出了“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也稱“反饋理論”。

斯金納把動物的學習行為推而廣之到人類的學習行為上,他認為雖然人類學習行為的性質比動物複雜得多,但也要透過操作性條件反射。操作性條件反射的特點是:強化刺激既不與反應同時發生,也不先於反應,而是隨著反應發生。有機體必須先作出所希望的反應,然後得到“報酬”,即強化刺激,使這種反應得到強化。學習的本質不是刺激的替代,而是反應的改變。

讓孩子越來越愛學習,心理學“操作性條件反射”教父母這麼做

斯金納認為,人的一切行為幾乎都是操作性強化的結果,人們有可能透過強化作用的影響去改變別人的反應。在教學方面教師充當學生行為的設計師和建築師,把學習目標分解成很多小任務並且一個一個地予以強化,學生透過操作性條件反射逐步完成學習任務。

如果孩子剛開始對學習還抱有熱情,能夠積極主動地去完成學習任務。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卻漸漸失去了學習的熱情,變得磨磨蹭蹭、不情不願,甚至厭惡學習,那麼家長就需要考慮一下是不是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得到正向積極的反饋造成的。

比如,孩子剛開始學習的時候表現出了努力、認真、積極等行為,但是沒有得到家長和老師的關注和表揚;經過多次考試,成績不理想;因為學習問題受到大人的批評等。這些行為都會打擊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這很容易理解,而且同樣的事情在成人身上也會發生。假設一個爸爸,平時基本不做家務,有一天心血來潮竟然主動打掃衛生,掃地、拖地、擦桌子,辛辛苦苦忙活了半天。家人到家之後如果對家裡的環境不做任何評價,像沒看見一樣,或者敷衍了事地說一句“還不錯”,更有甚者,還指責這位爸爸打掃得不乾淨,完全否定他的付出。那麼,這個爸爸以後還會積極主動做家務嗎?

放到孩子身上也是如此。孩子從開始的積極主動的學習到越來越懈怠,不願意學習,很可能就是因為在學習的過程中缺少了正向積極的反饋。

讓孩子越來越愛學習,心理學“操作性條件反射”教父母這麼做

舉例來說,一個一年級的孩子費了好大的功夫寫了一頁生字。他完成之後,興高采烈地邀請家長過去檢查。

有的家長可能在忙:“媽媽正在洗碗呢,等我洗好了再看。”“爸爸正在整理一個非常重要的檔案,等會兒再說。”孩子得不到及時的反饋,他寫作業和學習的積極性就會受到打擊。

有的家長匆匆看了一下就開始大誇特誇:“孩子你真棒!”“你真厲害!”“你真了不起!”這樣的反饋沒有關注到細節,讓孩子不知道自己好在哪裡,會產生困惑。久而久之,可能會形成驕傲自滿或者自負的心理。

還有的家長看過之後:“看看你,寫了半天,都寫得什麼呀?像螞蟻爬得一樣,難看死了,撕了重寫!”這就是負面反饋了,這麼做會嚴厲打擊孩子學習的積極性,還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以上是幾種典型的不好的反饋,家長一定要避免。如果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家長能夠做到給孩子及時、積極的反饋,誇獎的時候說出具體細節,孩子就能保持學習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