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那些年武漢街頭的東歐產公共汽車

2022-08-10由 飯空空在武漢 發表于 林業

汽車列車與單車是什麼

“社會主義陣營”這個詞現在聽起來很陌生,50年代中蘇友好時期很“時髦”,以蘇聯為首的包括中國、越南、朝鮮、蒙古、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亞、波蘭、東德、羅馬尼亞、阿爾巴尼亞,後來加上古巴,都屬於社會主義陣營的國家;抗美援朝以後,我國不與“美帝國主義”來往了、與日本也沒有外交關係,1956年前我們國家還不能生產汽車(解放前使用的是美國、日本的汽車),城市公共交通要發展,公共汽車從整車到零配件、修車裝置都從“社會主義陣營”的東歐國家進口,大型公共汽車有捷克斯洛伐克的“斯柯達”、匈牙利的“伊卡洛斯”、波蘭的“紅星”。

那些年武漢街頭的東歐產公共汽車

掛拖車的紅色旋風斯柯達公共汽車

捷克斯洛伐克產斯柯達

斯柯達客車是前捷克斯洛伐克生產的高階專用公共汽車。武漢市公用汽車公司自1954年開始分批購置35臺,投入城市公交運營達30年之久。一直到1986年才由於缺乏配件而退役的大紅頭斯柯達,在幾代人的心目中留下很深的印象。

斯柯達客車柴油發動機功率達135匹,(1匹=1馬力,過去生產的汽車和拖拉機發動機的功率是用馬力作單位的,1馬力等於735瓦特)。車長12米,32個海綿座椅。駕駛室車窗巨大,視線良好。減震裝置功能極佳,同別的車相比,當年乘坐斯柯達客車是一種享受。爬坡加速爆發力強,燃油經濟性也非常不錯,公交一公司的老前輩們曾經創造出每百公里燃耗17升的記錄。不過,在別的城市公交有記錄比這個還低。

“一五、二五時期”武漢市人口呈火箭速度增長,為應對客運量的壓力,當年公汽修配廠成功試製大型7米拖車,給斯柯達掛上,形成一機一拖最佳組合,是長江大橋(過橋車輛不帶掛車)、中山大道和解放大道上一列紅色的風景線。極限承載量達400人時(汽車公司堵漏查票時統計過),它居然噴著濃煙而毫不費力地風馳電掣。

大功率來自於大機械裝置。輪胎、發動機、變速箱、車橋、輪轂等巨大而異常沉重,對於當年近乎於原始手工操作的修理工來說,維修勞動的艱苦程度是今天的人們難以想象的。舉一個例子:30年的歷史上很少有女司機駕馭斯柯達,只有一位姓吳的女師傅開了十多年的斯柯達。操作起來機械太重了。當時方向機沒有減壓裝置,靠增大傳遞比減輕司機的操作強度,結果就有了汽車調頭的時候,方向盤要扭兩圈以上,就是做720°以上的旋轉。很多司機是站起俯身拉動方向盤的。當一機一拖近20米長的斯柯達從北京路左轉進勝利街時,司機要將汽車儘可能駛向道路的右邊,然後左轉,駛進只有6。7米寬的勝利街,常常迎來乘客的讚許,司機的駕駛技術真棒。

那些年武漢街頭的東歐產公共汽車

斯柯達與中山大道相伴30年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北京、上海、長沙、鄭州等很多大城市的街道上,都能看到大紅色的斯柯達公共汽車的偉岸身影。1966年初,我國又進口了一批新型斯柯達,當時沒有分配給武漢。結果長沙因為維修困難不想要,武漢公用汽車公司得信後,以11臺紅星牌客車從長沙換回10臺新型斯柯達。是當時一車隊隊長何傳友帶隊送紅星去、接斯柯達回。新型斯柯達比它的兄長更為豪華,車廂里居然有輸供暖氣裝置,駕駛室裡有車鍾,電扇,還有點香菸的“機關”。流線型的外觀,大膽地用玻璃代替金屬,使車裡更加通透明亮。很多零部件都使用了新技術和新材料,讓工程師們和修理工們大開了眼界。

60年代,因為與前蘇聯和東歐國家交惡,缺少零配件供應,汽車公司修理車間的工人自己動手製作少量零部件;由於裝置、技術與工藝的原因,大部分零部件汽車公司無法仿製,只得從兄弟城市購回報廢的斯柯達,將可用的零部件拆卸,修理工人稱之為“殺肉”,硬是讓斯柯達堅持營運了30年。

在斯柯達離開人們的視線三十年後,2015年一位網友在部落格裡記述了多年前的感受,使我們知道還有武漢市民深情懷念斯柯達:

大約是1972年,晚間7、8點鐘。“斯柯達”的一位司機,那種友善的眼神,我至今不能忘懷,這個映象定格了幾十年。這位司機今年可能有70以上的年齡了吧。

1路公汽太平洋站附近,一輛斯柯達悄無聲息的停在我們身旁。當我感覺有車的時候,已經看到在我們的左方約半公尺,穩穩停下一輛斯柯達。駕駛室與我們平行,我抬頭朝駕駛室望去,那位司機大哥正好與我側目對視,臉龐不大,眼光十分友善,神情十分關注。

我隨即掃視腳下路面,頓時十分內疚。原來,我和女友只顧行走在平整的柏油路面之上,完全據了斯柯達的靠站區位!斯柯達居然是停在機動車道上!

事後,自然想到這些問題來了:當時怎麼沒有什麼感覺,看到斯柯達這個當年碩大的“野馬”(我們經常稱它為野馬)的時候,它已經在我們的身旁了?那位司機大哥為什麼不在進站之前按按喇叭?為什麼沒有享受到一陣武漢標準的“漢罵”?百思不解,愈發對那位大哥的眼神感觸多多。善良的斯柯達司機大哥,今天不知道在哪裡?

那些年武漢街頭的東歐產公共汽車

斯柯達、友好商場、解放大道,一個時代的記憶

營運30年,斯柯達是武漢公交歷史上為市民服務時間最長的客車。現在按照國家標準公共汽車營運8年就要報廢更新,再也不可能超過這個記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斯柯達創造的記錄成為“絕唱”,留在武漢市民的心中。

匈牙利產伊卡洛斯

來自東歐社會主義陣營的客車還有“伊卡洛斯”。“伊卡洛斯”高階客車是匈牙利生產的,是20世紀五十年代的一位女工程師設計的。那車子真是高階:流線的外形,高大的車體。一起步,車頭就向上昂揚,絕對是展翅欲飛的感覺。行駛的時候,後置式發動機的震動和噪音對乘客影響極小。

公共汽車發動機後置,現在已經司空見慣,但“伊卡洛斯”是第一個出現在中國人面前的後置式發動機公共汽車。之前的公共汽車發動機都是前置的。

那些年武漢街頭的東歐產公共汽車

1959年,保養場的工人與愛車“伊卡洛斯”

寬敞的車廂裡,金屬椅架軟座墊,舒適時髦。玻璃窗的開啟一改麻煩的手柄搖動,而是輕鬆地橫向拉開,很是方便。在主動輪上方的位置,巧妙的安排了旅行桌,桌上居然有可以調整角度的檯燈。車門處的踏板是合金材料製作的,很是前衛。“伊卡洛斯”柴油發動機135匹馬力,動力十足。發動機最高轉速達2700轉/分鐘時,車廂裡依然平穩。

1959年5月在漢口中山公園大門前伊卡洛斯留下了改造加長後的身影。照相館的師傅按客戶的要求,寫上了“武漢市公用汽車公司製造廠造——汽車列車”定格了武漢公交的一個小時代。

這是一輛以伊卡洛斯客車為主體,燒柴油的,馬力蠻大。在車尾部做了一個嫁接“手術”:鉸接機構上一個轉盤外罩摺疊式篷布(戲稱手風琴),緊緊聯接一個沒有車頭的車廂,可以說是武漢第一輛通道式鉸接公共汽車。

當時這是公用汽車公司的一個了不起的創新,是上海公汽開的先河,全國學習之後,武漢公汽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製造的奇蹟。載客量達150人,極限載客量甚至超過了250人。因為其巨大而長長的車身像火車,人們就叫它“列車”。公汽內部稱為“老洛斯”,以區別新型發動機後置式“伊卡洛斯”。一直工作到1980年才“退休”。

“伊卡洛斯”公共汽車前後工作了20多年,主要在101路和102路執行。許多原來的裝備、裝置使用久了以後,慢慢的換上了替代品,舒適度下降了許多。但是,其高雅的外貌氣質始終如初。

那些年武漢街頭的東歐產公共汽車

“老洛斯”——武漢第一輛通道式鉸接公共汽車

波蘭產“紅星”

1954年市場上已經買不到美國西歐的客車了,中國大城市的管理者們把目光投向了東歐社會主義陣營工業國。武漢市公用汽車公司添置了10輛捷克斯洛伐克產的“斯柯達”,到位以後一看不夠用。再買吧,價錢還不便宜。於是,就在1955年添置了20輛波蘭產的“紅星”牌客車,價錢還划算。但是,除了燃潤料成本小以外,其他工作指標比斯柯達要低很多。

那些年武漢街頭的東歐產公共汽車

波蘭產“紅星”大客車,行駛在中山大道江漢路的24路公共汽車

紅星車,汽油發動機90匹馬力,自重3。5噸,定員48—60人。1955年10月紅星車在長江兩岸各10輛,分別投入到武昌14路和漢口4路載客執行。車小靈活,在漢陽門至東湖的崎嶇蜿蜒的道路上行駛,還行,反正那時候武昌市民乘公汽還是稀奇事,特別是東湖那疙瘩的。乘客稀稀鬆松,不算多。

漢口4路就不行了,人多得嚇人,當時線路從礄口到江邊至四官殿彎六渡橋直行黃浦路,運力不是那個事。車子太小了。又只有一個車門,還是滑槽木頭的,靠一個大鐵鉤子扣在門框上的鐵環裡,售票員背靠木門又服務又管門。到站停車時,提起鐵鉤轟隆隆拉開木頭門,售票員下車對乘客驗票。離站時,車子緩緩開動,售票員緊跑幾步上車,轟隆隆拉上木頭門,掛扣好大鐵鉤子,又進行新的一輪售票服務。

紅星車頭的設計還算好看,不是凸出一個大鼻子,是平頭的。沒有轉彎燈,靠前擋風窗上的一個紅綠相間的箭頭指示標,司機用手撥轉指示標,向交警和行人車輛,表達汽車轉彎的行駛要求。由於種種原因,武漢市再也沒有購買“紅星”客車了,而熱衷於購買大、快、猛的捷克斯洛伐克產的“斯柯達”和匈牙利產的“伊卡洛斯”。

那些年武漢街頭的東歐產公共汽車

公汽7路“紅星”,每天要經過沿江大道“海員”俱樂部

紅星車使用情況:1955—1962年20輛。1963—1972年17輛。1973年15輛。1974年5輛。以後為0。

斯柯達使用情況:1954年10輛。1955—1966年35輛。1967—1969年45輛。1970—1985年50輛。以後為0。

伊卡洛斯(包括單車和列車)使用情況:1956年20輛。1957—1965年30輛。1966—1978年20輛。以後為0。(列車是指前機車後拖車,中間有轉盤篷布絞接,3門通道式客車)

本文作者:田聯申 袁厚翔 文章源自公號:人文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