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她被很多人愛,又與她有什麼相干?|百家故事

2022-08-07由 人物 發表于 林業

立克次氏體有什麼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

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她被很多人愛,又與她有什麼相干?|百家故事

今天,是張愛玲100週年誕辰。

這100年,張愛玲只受用了四分之三。1995年,張愛玲在美國一間公寓裡去世,數天後才被發現。

屍檢報告認為她死於心肌梗塞。根據死亡現場的描述,人們普遍認為張愛玲臨死前是在做日光燈浴。

步入老年後,張愛玲常年手腳水腫,胸悶氣短,又深受面板病折磨,身上出了潰瘍也多日不愈。為了躲避蝨患,她不停搬家,時而棲身汽車旅館。

她自訴隨時隨地會看到可怕的蝨子和跳蚤。鄰居家一隻貓狗接近,都讓她惶惶不可終日。

最後,幾個遙遠的友人都懷疑,張愛玲是否患上了強迫症和幻視。這些症候,加上她長達28年離群索居,在很多張粉看來,為她的傳奇平添幾分蒼涼和詭美。

近年來,張愛玲晚年一些私密書信面世,有專家根據這些資料研究認為,困擾張愛玲晚年的,很可能是立克次氏體病。這是一種非常折磨人的頑疾,而日光燈浴可以緩解病患的痛苦。

老年張愛玲的經濟狀況並不好,她沒有得到準確的診斷和治療,偶爾的幾次好轉包括日光燈療法,都像是誤打誤撞。

立克次氏體病會在人體內產生大量血栓,這最終要了張愛玲的命。

她18歲時出產的那個金句有了迴響:命運奪走她華美的袍,留下一地蝨子。

她被很多人愛,還被譽為鯨落和祖師奶奶,可這些又與她有什麼相干?

| 孫旭陽

編輯

| 金桐

金句的命運

提筆寫她,我焦慮了很多天。從寫作技術看,張愛玲的文筆好得過於奢侈,這讓任何試圖描述和評價她的人,都顯得不自量力。

她是少有的僅憑金句集錦就可以出一大堆書的中國作家。她的一生,也像是被傳言和傳奇串起來的一件珍珠衫。然而,金句越多的作家,被誤讀也越多。人們已經沒耐心讀完他們完整的篇章。這終將導致他們的A貨金句滿天飛。——魯迅、張愛玲和李敖,都有這VIP待遇。

作為鯨落的張愛玲,她從海上來,也自成一片海,滋養了很多新鮮可愛的人。即使亦舒這種鐵粉轉黑,反叛也是張愛玲式的——往前推半個世紀,張愛玲對老邁的同行同樣不以為然。

最近,幾位當紅明星在張愛玲語錄上翻車,其實並不值得群嘲。他們至少還願意假裝自己喜歡讀書,而更多的短影片主播們早達成共識:他們能有這麼多老鐵刷禮物,靠的就是讀書少。

和長線作業的同行比,金句式作家更容易少年成名,既快樂又痛快。隱患就是,窺得出人生的門道,編幾句俏皮話的能力,並不等同於求生的本領,甚至還成反比例。

這就導致,他們將用餘生來應驗或悖離年少時的金句,整個人生像是一場反諷。

在晚年,張愛玲多次推崇平淡而近自然的寫作風格。這固然與她的實際狀況有關,她的健康和財力都不足以支撐酣暢自賞的寫作,更重要的恐怕是,年輕時斬釘截鐵的確信,她已所剩不多。

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這話念起來挺鏗鏘,卻是說神童的。中國人敬神仙,不愛神老。

晚年的張愛玲,並未獲得這個世界足夠的尊重和饋贈。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她獨自蜷縮在沒有光的所在,裝點著世人的窗和夢。

她被很多人愛,又與她有什麼相干?|百家故事

晚年的張愛玲

不徹底的男女

1952年,張愛玲藉著香港大學復學的由頭,申領一紙通行證,離滬南下,在羅湖出關抵達香港。接下來,因為兩部農村題材的小說,她在大陸成為禁忌,又過了幾十年,她再紅起來,已是出口轉內銷。

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張愛玲,無疑尾隨著瓊瑤的風浪。在很多讀者直至導演演員的認知中,張愛玲是一部高階版的瓊瑤,並非全為錯覺。

她的作品被改編成不少影視劇,最新的那部也在社交媒體上吵得沸沸揚揚。這些影視劇所激起的爭議多種多樣,但非要歸於一因的話,無非在於改編者可能並不太懂張愛玲。

或者說張愛玲的大部分小說,不太適合改編為大眾消遣品。迄今最成功的李安版《色戒》,截了不少情色的流量,因為沒被看懂而一度公映,又因為沒必要被看懂而匿跡。

但凡言情小說,或喜,一大堆光明的尾巴;或悲,悽美的離散或死別,死因一般又是白血病,衛生又矜持。

張愛玲筆下的人物呢,用她的話說,都是一些做不了自己主,活得不徹底的男女。她認為最徹底的一個人物,是曹七巧,可她有過像樣的愛情嗎?

沒有決然的黑白愛恨,恨經常更多,來得也比愛要敞亮。張愛玲似乎從一開始便鄙棄淺薄的樂觀,於是悲觀便接管了她的紙筆。

張愛玲的小說中,很少有通俗意義的愛情,更多則是世情和人性。只是在世間,控制和算計都披著愛情和親情的畫皮。張愛玲只需要認真描摹這張畫皮,畫皮下的男女們便各盡其態。

凝視畫皮久了,畫皮也必回以凝視。張愛玲小說中,流淌的那種病態的敏感,便是畫皮的報答。

53歲時愛玲接受臺灣媒體採訪,談起魯迅,誇讚老先生很能暴露中國人的陰暗面和劣根性,之後中國作家習慣於文過飾非,實在可惜。

人間的真相,或許本就不堪入目。

張愛玲至今可考的最早一篇小說,叫《不幸的她》,發表時她12歲,讀初一。

她被很多人愛,又與她有什麼相干?|百家故事

電影《色戒》劇照

新舊明暗之間

1957年9月,張愛玲的母親黃逸梵在英國去世。在最後的日子裡,黃逸梵很思念女兒,想見見她,被她拒絕。

一個解釋是,張愛玲當時買不起從美國到英國的機票。還有個說法是,張愛玲對母親缺乏感情,因此不去看。總之,這份母女情,都沒夠得上一張機票。

母親去世後,遺產都留給了張愛玲。那是幾箱古董,據說改善了張愛玲的生活。而黃逸梵生前是個不成功的畫家,靠變賣家族的古董求生。

和黃家比,張家更稱得上是沒落貴族。李鴻章的外孫張志沂狂嫖濫賭還抽大煙,他是張愛玲的父親,張愛玲一口飯一件衣都得仰仗他。

他似乎也知道教育的重要性,但當女兒追到大煙館討要學費時,他躲了很長時間不願意出來。

和妻子黃逸梵一樣,張志沂也只能靠祖上的遺產過活。

這對夫妻差不多,雖然中國早就革命了,民國了,他們卻無以求存,只能靠祖上,幾位前清的封疆大吏。

在這個不新不舊、不明不暗的家庭裡,張愛玲和弟弟每一天都可能遭受大人的白眼。死在拳腳下和囚室裡,也不是不可能。

張愛玲就差點活不過16歲。這一年,她差點被父親打死,被居家囚禁半年,還患了兩次傷寒。

絕地求生久了,是人都會風聲鶴唳,耳聰目明。

人們會詫異張愛玲的涼薄,那他們應該瞭解,張愛玲如何成了張愛玲。

親情在童年缺席或瀆職的人,很容易不再把親情視為剛需。冷漠的另一面,往往是疼痛。

張愛玲一生都沒有走出冷漠和疼痛。在她生命最後幾年,輾轉於異國的出租屋裡,她會面壁枯坐,似是獨語,又像是在跟另一個世界的母親對話。

她的友人和讀者都認為,她最終原諒了母親,也在祈求母親的原諒。——她們對彼此,都太狠過。

她被很多人愛,又與她有什麼相干?|百家故事

年輕時的張愛玲,在旗袍外面加件浴衣

出走的娜拉

留洋學畫的黃逸梵,跟徐悲鴻蔣碧薇夫婦都是熟人。帶著祖傳的古董,踮起被纏過足的小腳,她試圖做一箇中國式的娜拉。

魯迅認為,娜拉出走之後,不是墮落,就是回家。黃逸梵沒有回家,也談不上墮落,她在麻將桌上很快輸光了張愛玲從香港大學掙的幾百塊獎學金。

張愛玲本來很高興跟母親分享這份喜悅,母親卻盯上了這筆賭資,同時懷疑張愛玲是靠潛規賺的錢,於是她衝進浴室,非要檢查張愛玲是否還是處女。

在諸多張愛玲傳記中,這件事成為母女畢生都邁不過去的坎。以至於張愛玲成名後,最緊迫的開支就是還母親當年墊付的學費。

這種恩斷義絕的結算,讓張愛玲有些快意。——人錢兩訖,後來跟胡蘭成也如此。

跟母親比,張愛玲的出走要穩得多。時移世易,因緣際會,大時代的罅隙裡,她靠一支筆撐開更廣遠的世界,免於了為奴的命運。

談起張愛玲和胡蘭成的婚姻,後人應該區分兩個問題:

是胡蘭成不該如此對待女人?

還是胡蘭成不該如此對待張愛玲,因為她並不靠胡蘭成吃飯?

那時候,試圖出走的娜拉們,回家或墮落除外,能真走出去的,除了去革命,就是靠寫作,或者乾脆就是革命的寫作。

蕭紅、丁玲、關露、蘇青……每個人軌跡不同,卻都是那一代中國女人抵死生活的極致。

她們睜開眼看到的世界不同,筆下呈現的萬物自然不會一樣。

如何看她們,各憑好惡即可,要爭高低,就是誤會一場。

她被很多人愛,又與她有什麼相干?|百家故事

張愛玲和胡蘭成

舉目都是這樣的人

晚年張愛玲在給友人的信件裡,多次鄙薄胡蘭成。因為懂得,所以慈悲。但太懂的話,慈悲也會蕩然無存。

靠著一副好文筆,前汪偽文化大員胡蘭成數起數落。他先於張愛玲而死,近年來又儼然紅了起來,就像一鍋燉不爛的回鍋肉。

在自傳中,胡蘭成誇耀自己情海一路坦途,都是因為他比較知女人,尤其是張愛玲。

他知了張愛玲什麼,大家現在都知道了。而張愛玲徹底知他,卻是不堪回首的若干年後。

她曾低到塵埃裡,然低到塵埃裡的東西,都很容易被踩進爛泥裡。

命運戲弄,曾經在親密關係中受創的人,就更容易在親密關係中被重創。無論愛情還是親情,不及格的永遠是同一群人。

加繆《局外人》裡,對母親死掉毫無痛感的主人公,對女人也一定不會太好。

張愛玲的小說裡,舉目都是這樣的人。

她的求靜好求安穩,到頭來都是跟時間掙扎罷了。

張愛玲寫盡人心,卻所託非人。胡蘭成錦繡文字卻一路罵名,邏輯都一樣:他們做得最好的那部分,跟他們做得最差的那部分,需要的並不是同一種能力。

幸福,往往都是由更幸運的人定義。有些人不需要做錯什麼,就可以很不幸福。

她被很多人愛,又與她有什麼相干?|百家故事

電影《半生緣》劇照

俗男俗女的算計

張愛玲筆下的女人,很少有活得容易的。在中年之前的作品中,能握住一條光明的尾巴的,只有《小艾》和《十八春》裡的主角。

張愛玲後來又說過,這兩本小說的寫作背景特殊,言外之意,她不認為那些主角真能有可喜的收場。

她認為最富有生活氣息的兩本小說,裡面也是一些活得很慘,死得難看的人。

男人的難,被張愛玲寫到了骨子裡,以至於現在在網上耳熟能詳:人到中年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張愛玲筆下,沒有灑脫的男人。瀟灑的女人也只是在她的隨筆中,就是閨蜜炎櫻,不過炎櫻走下散文後,對張愛玲的涼薄也讓她無法接受。

男人們除了立等可判的幾個大壞蛋,都是一些不容易的人,比如範柳原。他天天在算計男女之事,婚姻之於他太不划算。他更需要一枚滾燙的女性胴體,而不是一個仰仗他的離異女。

他和白流蘇都喪失了戀愛的能力,——用個惡俗過氣的說法,叫愛無能。

白流蘇也是愛無能,她只能在男人們色迷迷的打量中裹緊旗袍,守著已經被第一起婚姻打過折的貞節,試圖換一張長期飯票。

她日思夜盼的那個承諾,絕不是所謂愛情。

太平洋戰爭推了兩人一把,即使沒有戰爭,能跟範白結合的,還是白範這種人。在他們的情慾雷達中,彼此就是最合適的人選,誰也別嫌棄誰。

在傳奇不再的低氣壓時代,想傾城,還得看這些俗男俗女。

人生而不自由,幸福指數取決於自欺的能力。

她被很多人愛,又與她有什麼相干?|百家故事

電影《傾城之戀》劇照

及身而絕

36歲,張愛玲流產了。是她和第二任丈夫賴雅的孩子,有三四個月大。她把那團血肉衝進馬桶,本來擔心會堵,幸而沒有。

在自傳體小說中,張愛玲對此場景有詳細的描述,頗為自然主義。她像是出於好奇,在品鑑這次經歷。

張愛玲不要孩子,是早定下來的,而且頗為決絕,聲言即使錢足夠,照顧孩子的人也很靠譜,她也不會要。

她有一個理由有點驚悚,就是害怕這孩子出生,是為了替她媽媽黃逸梵報仇——她臨死時,她對她太無情了。

留在大陸的弟弟張子靜一生也沒有結婚生育。張黃兩家的孽緣,張愛玲父母的基因,就在姐弟這一代,及身而絕。

張家曾住過的上海常德公寓,目前二手房均價13萬元人民幣的那棟樓上,一切都已過去,還殘存的一些,也即將過去。

這一世的安穩找不到,寄望於下一代也是枉然。張愛玲做起母親,又能比黃逸梵好多少?

這個猜想不會有什麼好答案。

只需要記住,100年前的今天,一個女嬰在上海出生。她先失愛失家,再離婚離國,跑到太平洋彼岸,最終失業失所,顛沛流離,吃盡了人間的苦。她寫了很多好文章 ,值得一看。

她被很多人愛,又與她有什麼相干?|百家故事

張愛玲最為人所知的一張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