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作為中國文化根基的“明明德”究竟在表述什麼?

2022-08-05由 六書之眼 發表于 林業

參天地什麼意思

我們知道,在我們的文化傳承中,

“明明德”是我們祖先特別看重的一件事。而它指的什麼呢?對於先人在安身立命之學中所書寫的這三個字,後人基於“聖賢之書”的教化作用以及受到佛學的影響,我們可見的,是被庸俗化地解讀為“光大內心本有的善良品性”。其結果,便是將生活在天地間,講究在知行合一中要有所擔當的內聖外王的學問,降格成為了無關天下是非,而只是教化人們善行的個人修為的法門。

作為中國文化根基的“明明德”究竟在表述什麼?

其實,只要我們認真研讀經文,

“物格而後知至”的照應,就不難發現,所謂“明明德”,是在宣示怎樣去處理置好我們在天人關係中常會遭遇到的世間變化的問題。因為產生中國文化的“明明德”的體認方式,與西方的邏輯思想全然不同。其是根據人們的感知在以“象”摹“物”,比“類”相“格”,依“數”為“度”的“理會”中,透過“易知簡從”的“得一”來體現為“了知究竟”的。

在人們生活中,那些對自身的生存發展會帶來影響的可能發生的變化,是不可見的,這個事實,古人是用表示有所垂示的

“神”字來表示;而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生來便有著憑藉自己“曉得了”“明白了”“懂了”的稟賦,去弄清事物在變化中呈現給我們的“本末”“終始”之“理”,並由此有了“心中一亮”的感覺,這個點亮和照亮了內心的事實,古人稱為“明”。這種能在有跡可循中漸漸映照出事物在“來龍去脈”中“嚴然有序”的“顯微知著”的稟賦,是體現為人們在事物之間存在的感應關係中,具有真真切切而不可自欺的關於真與實的感知功能和清清楚楚可以察見事物變動情態的審視功能。其是在生命的“資訊自組織”中得以體現的“天之明命”。有道是“眼耳鼻舌,皆有所明”。因此,不論是“克明德”也好,“克明峻德”也好,都是要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生活空間中下翻功夫,做到“自明”,看見別人看不見的。對於能讓我們在不夠敞亮的生活中自身變得敞亮的“明德”,我們可以在自身文化體系中,當著是在“情、知、意”三個生活維度上,有著“瞭然於胸”的體認能力的“內心之神”,也可以在中西文化的對比中當著是與“思維”相對應的文化範疇。

總之,

“明明德”這件事,指的是發揮自身天生具有的體認能力,透過一翻“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格物”功夫,去“弄清自身所能感知到的事物的是非善惡而做到心中有數“。用如今直白的話講,就是”在提高思想的覺悟中瞭然於心”。它與西方“愛智慧”的不同,在於它不是在物件化中“遺忘了存在和存在的意義”的向外求索存在之所以存在的本體,而是在天下地上的境域化中,本於“存在者”去下“明是非,辨善惡”的功夫。即在對於真與實的感應中,經由“自明誠”而後“自誠明”的方式,以際遇的情感為源,以內度的情狀與脈絡為流,以法與效的相符為歸,不斷提升和完善自身的理念和情懷,具有向內求諸於內心,而在“德配天地”的“配神明,醇天地”中達到“內聖”境界的特點。其身外的現實存在,對於體認中的存在者來講,只是起著昭示和告之的作用,去不去消化,如何消化,純屬自己的事。在我們的“明德”中,之所以有孟子所言明的“四端”,只是因為生命體都是以“得中”及“維和”的方式存在的。即“趨和”是存在者的本性,“四端”,是“自身”“厥中”的情性表現,是“內心”在自身“感應”的趨和本性在不同維度上的自然外露。

在中華文明中,表述為

“明明德”的體認觀,是把人的心靈視為自身外化一切本體,是社會得以發展的根基。是一種在“敬鬼神而遠之”而“德配天地”中,強調“人”當與天地相併而“精神獨立”的人文體現。這種“精神獨立”,與西方在“思維”中講究的“思想自由”“獨立思考”相通,但是大異其趣。因為中國人所看重的“精神獨立”,是有一維度的,是要在“參天地”中獲得像天地一樣能夠“生長萬物”的德性,古人稱著“成器”。不僅僅只知“我們都是上帝的子民”而以權益的“平等”聊以自慰。

在作為文明型別的

“中華復興”被提上歷史議程的今天,人們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在問中國文化的思想核心是什麼?如果我們從“明”之所化,即是“文”,“文”之所“化”,即是“文化”的維度上來看,把具有中國特色的“明明德”的體認方式及其主張,確認為中國文化的思想核心,可能才是符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