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馬雲的“新制造”熱情與理想

2022-08-05由 礪石商業評論 發表于 林業

馬雲的理想是什麼

礪石導言:製造業是中國實體經濟的根基,但缺乏享有盛譽的製造業品牌又是中國經濟的致命弱點,如果有誰能重塑中國製造業,其意義與價值甚至超過阿里巴巴過去對零售行業的重塑。而馬雲敏銳的捕捉到物聯網、大資料、雲計算與人工智慧等技術的發展對升級中國製造產業的機會與意義,我想,這才是其對“新制造”傾注格外熱情的核心原因吧。

馬雲的“新制造”熱情與理想

劉學輝 | 作者

1

近日,“新制造”突然成為商業界極為關注的一個熱點話題。

這個話題源於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於2018年9月19日,在“2018年杭州雲棲大會”上發表的《從新零售到新制造》演講,在這次演講中,馬雲系統闡釋了其對於“新制造”的思考。

馬雲表示,“新制造”將很快對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製造業帶來席捲性的威脅和席捲性的機會,所有的製造行業所面臨的痛苦將遠遠超出想象,同時“新制造”也將為洞察到這一趨勢的企業帶來新機遇。

那麼什麼才是“新制造”呢?

馬雲在演講中如此定義新制造的標準,“是不是按需定製?是不是個性化?是不是智慧化?”

馬雲認為未來90%以上的機器裝置都將植入晶片,萬物都將實現聯網,也就是產業界所講的物聯網,物聯網的英文名稱是:Internet of things,簡稱IoT。在IoT時代,聯網的生產裝置將創造出海量資料,這些資料將成為製造業必不可少的生產資料。藉助大資料,企業原來的B2C的製造模式將會徹底走向C2B的改造,也就是按需定製。

工業時代的流水線以規模化與標準化生產為目的,而資料時代則是在流水線上實現個性化生產。

關於新制造,馬雲另外一個重要判斷是“新制造是製造業和服務業的融合,新制造的競爭力將不在於製造本身,而是在於製造背後的創造思想、體驗、感受以及服務能力。”

關於這一點,筆者比較有感觸,在馬雲雲棲大會發表《從新零售到新制造》演講的第二天,筆者在西安參觀了萬科公司的物業、教育與醫療等新業務,並與萬科董事長鬱亮就這些業務佈局進行了深入交流。萬科是中國最優秀的房地產企業,其公司主業也可以理解為住宅領域的生產製造業務,鬱亮解釋稱,萬科的物業、教育與醫療等業務,本質上是圍繞住宅主業的服務業務,這些服務的核心是為提升萬科業主的居住體驗,它們都是萬科住宅產品差異化競爭力的組成部分。

萬科“住宅+服務”的模式,與馬雲“新制造”概念中倡導的“製造與服務融合”的理念不謀而合。

2

“新制造”概念並非在本次雲棲大會上第一次被提出,在兩年前的雲棲大會上,馬雲就曾對外宣佈了阿里巴巴集團“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與新能源”的“五新”戰略,馬雲預測未來30年,這五個新將會方方面面的,對各行各業發動巨大的衝擊和影響。

馬雲的“新制造”熱情與理想

在2016年雲棲大會提出“五新”戰略後,阿里巴巴集團率先在“新零售”領域發力,以盒馬鮮生為代表的新零售模式引領了一場線上線下一體化融合的商業革命,深刻改變了品牌商和傳統零售業,併為消費者帶來了全新的價值。當時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新零售”的佈局上,馬雲關於“新制造”的提法並未引起外界過多關注。

但在之後的2017世界物聯網無錫峰會,2018年首屆智慧博覽會與2018年上海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馬雲又屢屢宣揚“新制造”的概念,強調未來的製造業一定是“Made in Internet”,是製造業和服務業的完美結合。

作為中國最具商業洞見的企業家,馬雲為什麼對“新制造”傾注格外的熱情,這值得我們深入研究與思考。

3

筆者曾讀過《海底撈你學不會》一書作者黃鐵鷹先生寫過的一篇文章《移民的尷尬》,黃鐵鷹先生現定居在澳大利亞,其在這篇文章中,講述了他在澳洲職業學校讀海洋技師課時的一個經歷。

一個澳洲同學,買了一輛中國生產的皮卡車,黃鐵鷹先生問他,“這車怎麼樣?”

澳洲同學說,“不錯。主要是便宜,差不多是豐田價錢的一半。”

澳洲同學看黃鐵鷹先生開一輛日本車,問他:“你怎麼不買中國車?”

黃鐵鷹先生說,“我不太相信中國車的質量。”

澳洲同學笑著指著黃鐵鷹說,“哈哈,你這個中國人也不相信中國產品質量?”

黃鐵鷹先生有點尷尬地說:“有些中國產品質量可以,有些我不太放心。”

筆者能猜到,黃鐵鷹先生文章中提到澳洲同學購買的中國汽車品牌應該就是長城汽車,長城汽車最早憑藉皮卡車起家,在海外市場頗具口碑。黃鐵鷹先生的這篇文章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他的尷尬其實也是所有中國人的尷尬。

雖然近些年中國網際網路產業迅速發展,但在實體經濟中卻極度缺乏優秀的製造業品牌,各行各業的領導品牌多由海外企業佔據。例如,汽車領域大家青睞的多是寶馬、賓士、大眾、通用、福特、豐田與本田等海外品牌,日化領域大家多選擇寶潔與聯合利華,食品飲料領域也由雀巢、達能與瑪氏等品牌佔據主導地位。。。。。但發達的製造業才是一個大國經濟的根基。

前不久,筆者在網際網路產業與金融產業都不算髮達的德國考察,其發達的汽車、機械等傳統制造產業給筆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地居民都對寶馬、賓士、大眾、博世與西門子等製造企業給予了高度評價,他們認為這些企業不僅很好的解決了當地社群的居民就業,提升了國民的整體收入與社會福利,政府還把實體產業貢獻的稅收源源不斷的投入到當地的自然環境改善中去,奠定了德國經濟與社會繁榮的基礎。

馬雲的“新制造”熱情與理想

而中國一向引以為傲的網際網路產業,除了沉澱下BAT等為數不多的幾家創造了較大使用者價值與商業價值的企業,其他大多數網際網路企業消耗了數以千億計的資金在一場場補貼大戰,擠佔、浪費了大量本該投入到實體產業的資金與資源,最終只讓少部分人攫取了大量財富。

馬雲非常清醒的認識到這一點,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電子商務企業雖然對傳統線下渠道進行了一次革命,把消費者的交易行為從線下搬到了線上,但是交易中的大量品類都是由海外品牌主導。中國迫切需要擁有蘋果、強生、寶潔、IBM、通用、福特、波音、豐田、本田、日產、索尼、松下、大眾、寶馬、賓士與西門子等這樣偉大的製造企業,這些企業不僅可以為社會解決大量就業,貢獻稅收,也可以刺激上游供應商的產品與技術升級,帶動產業整體進步,還可以為消費者提供可信賴的優質產品,創造出巨大的產業價值與社會價值。

在完成對零售領域的重塑以後,隨著IOT時代的到來,馬雲看到了藉助網際網路、雲計算、大資料與人工智慧讓中國製造業實現彎道超車的機會。

4

“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與新能源”的“五新”戰略,是馬雲為阿里巴巴設定的未來30年的戰略,這將支撐起阿里巴巴較長一段時間的持續發展。

如果說“新零售”是阿里巴巴集團當前的戰略重點,那麼“新制造”是馬雲的下一個理想,這也完全符合馬雲為阿里巴巴設定的“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使命。

馬雲在《從新零售到新制造》演講最後講到,“我們提出新制造,不是阿里巴巴要進軍制造業,而是要幫助製造業進行改革和進行變革。”目前,阿里巴巴集團已經在幫助製造業進行變革領域進行了較多嘗試,其中2013年阿里巴巴旗下1688事業部推出的淘工廠平臺就是一個重要代表。

馬雲的“新制造”熱情與理想

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以淘寶主為代表的商家越來越出現個性化、多品種、與小批次的採購需求,這導致其普遍面臨找工廠難、試單難、翻單難與新款開發難等諸多問題;而與此同時,很多生產工廠因為過去依賴的外貿訂單大幅萎縮,而出現大量的產能閒置與資源浪費。

淘工廠平臺就是阿里巴巴為解決這種問題而搭建的電商賣家與優質工廠之間的橋樑。入駐淘工廠平臺的工廠需要上傳其在製造、設計與產能等方面的資訊,平臺透過大資料可以精準地將工廠產能對接給有相應需求的買家。

這一方面解決了淘寶賣家找工廠難的問題,另外讓工廠不用再為生產訂單發愁,以前依賴利潤微薄的外貿大單,現在每年不用再耗費精力去尋找外貿客戶,只依靠接淘工廠平臺的定製小單、快翻單和追單,也能把生產排期安排得滿滿當當。

同時,生產工廠藉助淘工廠平臺上的商家資料可以預測商家的預期銷量,靈活調節工廠產能,在生產上實現從C端到B端的“按需定製”模式,完成從規模化生產向柔性生產的轉變。

目前,淘工廠平臺已經幫超過3萬家優質工廠藉助大資料實現精準匹配,讓這些工廠獲得精準的客戶資源,減少因為供需不匹配造成的產能和資源浪費。

除了淘工廠平臺,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阿里雲才是阿里巴巴集團踐行“新制造”戰略的主力軍。

馬雲的“新制造”熱情與理想

蘇州協鑫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是阿里雲在2016年8月的第一個製造業客戶,雙方約定,透過大資料分析技術打造協鑫光伏切片智慧工廠。阿里雲入駐協鑫光伏的第一步就是將車間所有埠資料標準化,透過人工智慧演算法對所有關聯引數進行學習計算,精準分析出與良品率最相關的60個關鍵引數,然後搭建引數曲線,在生產過程中實時監測控制變數,進而達成提高良品率的目標。

最終經過6個月的努力,阿里雲幫助協鑫光伏試點車間實現了1%的良品率提升,相當於每年可以為協鑫光伏節省上億元生產成本。

在協鑫光伏之後,阿里雲又開發了中策橡膠、天合光能、正泰新能源、攀鋼集團等數十個工業細分領域的使用者。其中,在中策橡膠,阿里雲幫助它提升了5%的混煉膠合格率;在天合光能,阿里雲幫助它將A品率提升了7%。

2017年3月,阿里雲先是正式釋出了ET工業大腦,在阿里雲定位中,ET工業大腦就是透過工廠原有裝置的感測器,輔之以智慧演算法和阿里雲強大的計算能力,讓企業的裝置和機器能夠感知、傳遞和自我診斷問題,從而達到提升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的目的。由於ET工業大腦幫助多個客戶在生產品質與效率上1%、5%、7%的提升案例,堅定了阿里雲將ET工業大腦全面開放、將成功案例規模化複製的決心。

2018年8月1日,阿里雲正式釋出了ET工業大腦開放平臺,基於該平臺,製造業合作伙伴可以輕鬆實現生產線資料採集、分析、挖掘、建模,並快速構建自己的智慧分析應用。

阿里雲ET工業大腦的最終目標是將人工智慧和大資料技術嫁接到製造企業的生產線,幫助這些製造企業實現生產流、資料流與控制流的協同,提升產線效率,同時降低生產成本,以自主可控的路徑實現自主可控的智慧製造。

未來三年,阿里雲計劃將面向工業製造領域招募上千家合作伙伴,從而實現智慧製造成功案例的規模化複製,加速推進中國製造業由傳統制造向“新制造”的轉型。

5

製造業是中國實體經濟的根基,但缺乏享有盛譽的製造品牌又是中國經濟的致命弱點,如果誰能重塑中國製造業,其意義與價值甚至超過阿里巴巴過去對零售行業的重塑。

在物聯網、大資料、雲計算與人工智慧領域具有較深的積累,是目前中國相對海外其他國家的比價優勢,這些技術與製造的融合,給了中國製造業企業趕超海外品牌的全新機會,也給了中國經濟藉助製造業升級實現二次騰飛的可能。

馬雲敏銳的捕捉到物聯網、大資料、雲計算與人工智慧等技術對升級中國製造產業的機會與意義,我想,這才是其對“新制造”傾注格外熱情的核心原因吧。

中國目前並不缺少流通領域的創新,但迫切需要在各個領域湧現更多偉大的製造品牌,對於阿里巴巴集團的“新制造”戰略,我們無法預測其最終結局,但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