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明心見性,心外無佛,佛心自求

2022-08-03由 紙上談兵讀史 發表于 林業

始見君心是佛心什麼意思

渚宮莫問詩—其五 (齊己)

莫問無求意,浮雲喻可知。滿盈如不戒,倚伏更何疑。

樂矣賢顏子,窮乎聖仲尼。已過知命歲,休把執行推。

明心見性,心外無佛,佛心自求

大德高僧

禪宗

在晚唐五代時期的興盛,是

詩僧

興盛的基礎。佛教傳入中土以來,與中土文化不斷的融合碰撞。

佛教

文化逐漸發展成為,中土文化不可

或缺

的部分。禪宗的出現就是

教、

家、

家三教融合的產物。

明心見性,心外無佛,佛心自求

晚唐時代三教合一的思想成為主流,

佛教

思想也發生了變化。佛教的變化主要出現在僧侶的

世俗

化。南宗禪講究:

明心

見性,

心外

無佛,

佛心

自求。因此不必讀

、禮

、持

,而在內心

體悟

上多用功夫。

明心見性,心外無佛,佛心自求

禪僧能在一定程度上擺脫

戒律

的拘束,

結交

文人、

雲遊

四方、作詩

酬唱

。一些失意的文人也出家為

,繼續雕琢

詩句

的生活。晚唐五代時代,社會的動盪加劇、戰禍不斷。士大夫階層的

上升

通路阻塞,有些士大夫

遁入

佛門,或

隱居

佛寺避禍。

明心見性,心外無佛,佛心自求

禪宗的思想獲得士大夫的認可,他們外修

君子

行,內修

菩薩

德。一些僧人也開始

吟詩

作賦,出入文壇。僧人和詩人之間

唱和

,切磋詩詞技藝。詩與禪的結合更為

順暢

,從而出現了大量能作詩的

詩僧

群體。

明心見性,心外無佛,佛心自求

齊已

大師原來是儒生,曾參加科舉考試,積極

入世

。大師生活的時代,正是一個快速

更迭

的時期。朝政的昏暗、百姓的困苦,加上上升通路的阻斷,導致大師落髮

出家

為僧。大師的詩歌數量位列

詩僧

的第一,其作品內容深刻、題材廣泛。大師憑藉其作品,成為五代時期

詩僧

的代表人物。

明心見性,心外無佛,佛心自求

作品欣賞

這首詩作大師主要講述,一種

不執

不貪

的人生態度。首聯大師採用比原的方式,來敘述一個深刻的道理。碧空萬里的天空浮雲隨風變滅,無

,都其

心無

執著。人生亦應如此,

隨緣

而往,無

,這才真正的

覺悟

者。

明心見性,心外無佛,佛心自求

簡單看,這種境界和

道家

的自然人生觀相似。實際上二者在

本質

上有著很大的差異。在道家那裡有對

外在

的依靠憑藉,目的是為了獲得更大的

自由

。期望獲得比生命

更高

一層的境界,是道家追求的

目標

明心見性,心外無佛,佛心自求

在佛老的眼中,生命是

虛幻

不實的,任何為生命進行的努力都是

愚蠢

的行為。接下來大師用直白的語言敘述,目的是給眾生當頭

棒喝

。大師警醒

愚鈍

眾生的目的明確。大師警告眾生,要

戒除

對於物質世界的貪慾。

明心見性,心外無佛,佛心自求

眾生對物質世界的

貪慾

,一定產生對外物的

倚伏

。眾生如果有所

倚伏

,必定有

所得

所失

。眾生人生的一切痛苦,皆來源於此。眾生想要脫離

苦海

,獲得

涅槃

寂靜之樂,一定要對此慎之又慎,不可忽視。

明心見性,心外無佛,佛心自求

下文詩人用“樂矣”兩句作示例。大師引用

儒家

的代表人物作對比。大師用顏子和孔子作對比,來

佐證

自己的這種觀點。孔子、顏回都是儒家的先賢人物,大師作為

禪者

以二人做比喻。大師用二人作對比,因為惡人是

婦孺

皆知的人物,便於人們的理解。

明心見性,心外無佛,佛心自求

大師對於二人的評價,與

儒家

有著天壤之別。從

儒家

的學者的角度看,顏回只不過獲得了孔子的

一面

。但大師的看法與此截然不同,大師認為顏回的

人生觀

比孔子更為可取。顏回安貧樂道,身居陋室“一簞食,一瓢飲”,卻

自得

其樂。

明心見性,心外無佛,佛心自求

顏回對於外物的

欲求

很少,因此沒有諸多的

煩惱

。大師認為孔子則不然,他整天忙著推銷自己“

仁愛

”的主張,周遊列國,東奔西走。結果孔子到處

碰壁

,窮途日暮。最後孔子發出了“吾其

奈何

”的感嘆,落下了滿心的

苦惱

明心見性,心外無佛,佛心自求

結尾部分大師發出了對自己的

勉勵

。大師已經過天命之年,兩鬢染霜,

時日

無多了。但大師已經體悟人生

虛幻

不實之理,大師

生死榮辱

已經淡然。大師

隨緣

任性,讓生命

自然

延續。大師在自然中等待

涅槃

寂靜之日。大師對人生觀的表述不是

說說

而已,他要付諸於

實踐

明心見性,心外無佛,佛心自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