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當發現自己的孩子天性涼薄怎麼辦?心理學家認為這是最正確的做法

2022-08-01由 情感湯先生 發表于 林業

孩子嘴臭怎麼辦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對於絕大多數家長而言,他們並不會強制要求孩子必須要成為成功人士,只要孩子能健康快樂就已經是莫大的幸運了。健康快樂的孩子不光擁有健全的人格,同時他還具備了和睦親子關係中該有的性格。

只可惜不是每一個孩子都能形成樂觀純真的性格,還有一些孩子天生涼薄,這類孩子很少大吵大鬧,

從未想過做眾人眼中的焦點,他們在人群裡總是安靜的過分,也很少會出現情緒上的波瀾。

當發現自己的孩子天性涼薄怎麼辦?心理學家認為這是最正確的做法

從客觀的視角來看,天生涼薄的孩子似乎跳開了孩童的心智發育階段,直接將行為模式進展到了成人的心智階段,不僅如此,大部分天生涼薄的孩子還比同年齡段的普通孩子更加理性,內心也更為冷漠,而這種狀況顯然讓無數父母為之頭疼。

天生涼薄的孩子不光會在打交道的時候刻意與對方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就連與父母相處也會刻意疏遠。他們這麼做不是因為生父母的氣,這一切都是無緣由的,這類孩子天生沒有同理心,內心自私冷漠,無法正確感知到情感的流動。

當發現自己的孩子天性涼薄怎麼辦?心理學家認為這是最正確的做法

什麼樣的孩子算得上天性涼薄呢?

涼薄似乎是與生俱來的,這種特質總會給家人帶來莫大的壓抑感和冷漠感,在如何教育天性涼薄的孩子這一話題中,也有許多家長參與了討論,其中有一個網友的帖子讓人們大感震驚,原來天性涼薄的孩子居然這麼冷血。

這位網友舉的是親戚家孩子的例子,這個小女孩小的時候長得特別乖巧,受到了家人的萬般寵愛,但有一點很是奇怪,

這個女孩早早就表現出了不同於普通孩子的冷靜和理性,她為人安靜,不和任何人親近,同時也不願意表露出過多的情緒狀態。

當發現自己的孩子天性涼薄怎麼辦?心理學家認為這是最正確的做法

母親切菜流血的時候,8歲的女孩站在一旁冷眼旁觀,連創可貼都懶得拿,哥哥為她打架時不小心跌進了水池裡,事後問起這件事,女孩卻表示哥哥咎由自取。她從未叫過一聲媽媽,毫無同理心,其家人以為小孩子耍性子是正常的,長大就會改善,但是成年之後,這個女孩卻依舊如此。

對於家人而言,發現自己的孩子天性涼薄無疑是莫大的打擊,但由於這是自己的親生骨肉,許多家長都不知如何是好。心理學家表示,當你發現你的孩子天性涼薄時,

當發現自己的孩子天性涼薄怎麼辦?心理學家認為這是最正確的做法。

當發現自己的孩子天性涼薄怎麼辦?心理學家認為這是最正確的做法

一、弄清孩子天性涼薄的本質原因

有些孩子天性涼薄是天生的,有些孩子是被後天的環境所改造的,在大多數情況下,天性涼薄都與環境息息相關。

1,後天環境因素造就出的涼薄本性。

在許多心理學研究中,環境因素對人的影響都是相當之高的,甚至於高達70%的水準,所以行為主義心理學學派的先驅華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給我一打嬰兒,我可以將其培養成任何我想要他們成為的樣子。

當發現自己的孩子天性涼薄怎麼辦?心理學家認為這是最正確的做法

儘管這句話有些誇張,但也間接的證明了環境對人性格的塑造作用不可小覷,正如上文所說的故事那樣,小女孩的涼薄在家人的溺愛之下越來越嚴重,成年後的她也未曾意識到自己身上存在的巨大問題。

幼兒時期是形成性格的關鍵期,同時也是極其容易被要求影響的階段,由於自身的認知水平和思維都不夠成熟,思維模式單一化,片面化很是正常。

假如家庭的教育方式未能合理的干預,孩子的性格就會出現相應的缺陷,對於天性涼薄的孩子而言,寵愛和縱容絕不是正確的選擇,有些孩子的涼薄正是在家人無休止的寵溺之下變得愈發的冷血與自私。

當發現自己的孩子天性涼薄怎麼辦?心理學家認為這是最正確的做法

2,心因性疾病帶來的涼薄。

除了環境因素以外,還有一些孩子涼薄與心理精神疾病有關,比如自閉症抑鬱症,這些精神障礙類疾病都會讓孩子安靜個屁,不願意和人親近。

這種情況就需要心理醫生介入對孩子進行專業的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了,假如排除了外在環境後,你的孩子依舊天性涼薄,那就一定要帶著孩子去看醫生。

二、有針對性的干預和治療

有些孩子天性涼薄是被環境所塑造的,也有些孩子屬於病理性涼薄。

當發現自己的孩子天性涼薄怎麼辦?心理學家認為這是最正確的做法

如果是第1種情況,父母要做的是找專業人士對孩子進行治療,積極配合醫生的叮囑。如果是第2種情況,父母則應給予孩子更多的陪伴與關愛,一步步帶著他們走出自己的世界,接觸到新的環境。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