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銀行今年要處置3.4萬億不良,利潤還有麼?

2022-07-30由 新浪財經 發表于 林業

核銷是什麼意思

本文首發於2020年8月17日,公眾號上的版本有個計算瑕疵,已經在本文中進行了糾正。主要是因為在計算係數的時候乘錯單元格了。最新上線的內容為《降息週期已經確定結束》,歡迎關注。

2020年8月13日,中國銀保監會網站掛出了當日,銀保監會時任主席的採訪實錄,題目為《未雨綢繆 應對潛在金融風險》。整篇採訪中特別吸引人眼球的內容是關於不良處置的,原文如下:對於不良貸款上升,我們要求銀行機構未雨綢繆。我們持續加大了不良貸款處置力度,今年全年預計銀行業要處置3。4萬億元,去年是2。3萬億元。明年的處置力度會更大,因為更多的貸款延期,明年才暴露出來,所以要把新的問題和老的問題結合起來,一起處置,當然我們更要控制好新增貸款的質量。這3。4萬億的不良處置一出,剛剛經受了半年報-9。4%衝擊的銀粉們猶如驚弓之鳥。銀黑們各種狼突豕(shi,三聲,豬的意思)竄,利用這個內容大肆放大利空。在論壇裡各種跟帖和給我的私信都是:您怎麼看?我怎麼看?我沒研究資料自然是沒看法,看法都要建立在事實,資料和邏輯上。不良處置力度會加大這是事實,去年2。3萬億,今年3。4萬億,這是資料。那麼這些事實和資料對於銀粉和銀黑關注的淨利潤起作用的邏輯清楚麼?我看大部分銀粉和所有銀黑都沒搞清楚。銀行處置不良和淨利潤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要想搞清楚首先要從去年的資料入手。以資料為基礎搞清楚如下的幾個問題:

1,銀行處置不良對淨利潤的影響路徑是什麼?

銀行的淨利潤=銀行的營收-營運費用-減值損失-所得稅,減值損失用以補充減值準備,而銀行處置不良的手段之一:核銷就是使用減值準備裡的資金沖銷不良貸款。可以看到處置不良到淨利潤的影響鏈條是:不良處置,核銷,減值準備,減值損失,淨利潤。

2,到底有多少不良透過核銷處置?

訊息出現後,

銀粉的恐懼和銀黑的危言聳聽都建立在一個錯誤的潛意識裡:不良處置=核銷

。也就是說,絕大多數人認為要處置1元錢的不良,銀行就要拿出1元的真金白銀去補洞。事實是這樣麼?我們來看2019年的資料,根據央行釋出的資料,2019年全年中國商業銀行共核銷貸款10551億,而銀保監會披露的資料顯示2019年商業銀行處置了23000億不良資產。所以,核銷佔不良處置的比例大約為46%。剩下的不良透過其它渠道處置,這些渠道包括但不限於:催收,清收,拍賣抵押品等等。

3,減值損失和核銷之間的關係?

減值損失和核銷之間隔著一個減值準備的池子。減值損失和收回往年核銷是入水管,核銷是出水管,水位是減值準備。所以減值損失=核銷+減值準備增量-收回往年核銷。其中收回往年核銷的經驗值在最近幾年約等於當年核銷的10%。所以,最終推算出2019年全行業的貸款計提大概在16695。9億。將上面這些資料彙總到表1中,再根據3。4萬億的不良處置去逆推。可以得到2020年核銷資料。至於貸款減值準備的餘額增量,按照上半年銀保監會披露的資料看比去年同期的增量略有增加,但增幅不大。所以,評估今年的貸款減值準備的增量應該在8000億以內。最終,我們推算出今年全年商業銀行的計提規模在22037億,同比去年多提5341億。

銀行今年要處置3.4萬億不良,利潤還有麼?

表1有了這塊資料,最終看一下對於全行業的淨利潤影響如何。首先2019年商業銀行的總營收超過6萬億,今年上半年銀行業的營收同比增幅約為6%,所以,今年全年估計會增加3600億左右的營收。那麼稅前利潤同比去年大約要掉1741多億。按照25%的稅率,淨利潤損失1306億。這樣,和去年全年2萬億的銀行系統淨利潤相比,負增長6。5%。這個數值要低於中報已經披露的-9。4%。至於領導說的明年不良處理還要增加,我們假設增加明年要處理4萬億不良。按照,2020年的評估看,如果模型沒有大的變化,需要的計提是處理壞賬的2/3。所以,明年多處理6000億壞賬,需要的計提在今年的基礎上增加4000億。而明年經濟復甦幾成定局,淨息差就算不走高也至少會持平。疊加9%的銀行業規模增長因子,和中間收入的恢復。估計明年全年銀行業的營收增速在9%,那麼明年增加的營收約為5700億。扣除多提的4000億減值,稅前利潤增長1700億,淨利潤增長約1300億,同比淨利潤增速7%。

所以,結論是

今明兩年大規模處理不良僅對今年行業淨利潤增長造成一次性影響

。明年處理完存量不良後,後面進入加息週期,銀行業將迎來報復性增長。另外,提醒大家注意一點,所有的分析是針對整個銀行業的,而其中

優秀的商業銀行,其表現要遠遠好於行業均值。

作者:ice_招行穀子地連結:https://xueqiu。com/1821992043/156990253來源:雪球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絡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的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