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燒冥紙習俗可兼顧信仰與環保

2022-07-27由 華輿 發表于 林業

什麼東西汙染環境

中國農曆七月將至,七月十五中元節(盂蘭盆節)是海內外華人都格外重視的傳統節日。每年這一天,中國內地(大陸)、香港、臺灣、東南亞等地都會舉行許多普度祭拜的儀式。中元祭祖、中元普渡,一度是華人世界的共同語言。但近年來,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焚燒紙錢,燃放鞭炮等習俗引發了輿論爭議,除汙染環境外,也存在火災風險。近年來,中國多地政府民政部門已相繼要求民眾自覺摒棄這些祭拜陋俗。7月19日,新加坡《聯合早報》發表了題為《燒冥紙習俗可兼顧信仰與環保》的社論,文章指出,讓傳統習俗裡的孝道和感恩等價值觀,適應新時代的環保或居住條件,才更能讓信仰的意志生生不息,代代延續。

燒冥紙習俗可兼顧信仰與環保

▲2021年9月11日,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舉辦的第18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上,貴州省一家企業展出其生產的搪瓷祭祀燒紙桶。(圖片來自中新社)

文章首先提到,俗稱鬼月的農曆七月來臨,新加坡民間團體、私人企業和政府機構最近聯合成立了“焚燒冥紙規範行動聯盟”,希望向華族社群宣導合乎環保的一套焚燒冥紙的規範。

焚燒冥紙是新加坡華族信仰習俗的一部分,也是祖輩相傳祭祀的重要儀式,但不同籍貫或背景的華人家庭,在儀式行為上也有不同表現,很多時候是依據家中老一輩流傳的做法或說法。其中一個在現代社會比較容易引起爭議的是“燒越多越好”,但燒得多往往也會引發鄰里空氣汙染問題,在農曆七月期間和其他華族宗教節日,大量的焚燒活動難免帶來空氣不舒服的感覺。一直以來,都有民眾透過報紙等渠道反映不愉快的經驗或提出建議,因此從早期民眾在甘榜空地上大規模焚燒到火光沖天的“盛況”,一直到在組屋前草地上直接焚燒,到後來官方在組屋樓下提供特別設計的鐵桶供焚燒之用,民眾都能因時制宜,改變習慣,規模也逐漸縮小,可見華族在適應社會與環境方面,都能站在大我的高度看待國家的變遷。這在過去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燃燒鞭炮,作為華族長遠的習俗,一般相信能驅除鬼邪,保佑家宅平安,但因為引發火災造成傷亡和財產損失的情況不斷,政府斷然禁止的措施,終究獲得民眾諒解與配合,有感於鞭炮之苦的華族民眾甚至是支援與肯定的。

文章稱,每個種族都有各自的宗教或信仰習俗,這既有各自不可切割的歷史淵源,也構成社會迷人多彩的文化基因。但習俗與信仰總是信者恆信,一般而言,不宜因社會變遷而斷然在短時間內要求改變,因此行動聯盟致力於透過各種宣傳,與超級市場和冥紙零售商等,提醒民眾避免造成濃煙等正確焚燒冥紙的方法,同時透過社交網路平臺和歌臺等人群聚集的機會,推廣有關資訊,希望按部就班達到移風易俗的結果。

文章認為,在持續宣導的過渡期中,各族或各宗教信仰者之間,應該秉持一路來的相互包容和體諒心理,多為他人著想,維護鄰里和睦與社會和諧。與此同時,華族同胞不妨繼續站在大我的高度上,體會祭拜的儀式簡化,並不等於信仰的減弱或虔誠心的淡化,一個例子就是一些華族廟宇已經不再允許大殿內焚香,但信眾絲毫不減。相反,讓傳統習俗裡的孝道和感恩等價值觀,適應新時代的環保或居住條件,才更能讓信仰的意志生生不息,代代延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