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決戰脫貧攻堅|竹林裡砍出幸福路

2022-07-11由 新華社客戶端 發表于 林業

砍竹子一天砍幾噸

近日,在湖南省炎陵縣策源鄉竹園村貧困戶藍德勝家,後山響起了“噹噹”的砍竹聲。縣紀委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羅建群找尋著藍德勝的身影,給他送去了幾副棉線手套。

“老藍,砍竹子磨手。我給你送手套來了!”

“你這送得太及時了。這幾十畝長成的竹子都得砍了賣掉,等過段時間新筍長出半人高,竹子就不好砍了。”

44歲的藍德勝現在老是樂呵呵的,但在三年前,他卻是竹園村怨言牢騷最多的貧困戶。因妻子殘疾,兒子有先天性心臟病,他無法外出務工,全家只能守著竹山過日子。

“破破舊舊房幾間,清清苦苦過個年”。藍德勝曾請人寫了這樣一副對聯貼在自家大門上,既是自嘲,也透露了許多無奈。

在竹園村,像藍德勝這樣致富無門的貧困戶不在少數。竹園村位於羅霄山脈深處,1700米的海拔,山高水冷使得這裡的水稻、蔬菜等農作物生長緩慢且產量不高。唯有漫山遍野的竹子是全村152個貧困村民脫貧的指望。

“就是這樣一個靠山吃山的地方。在扶貧工作隊進駐前,村裡沒有一寸水泥路。”羅建群說,村民靠竹子謀生,但山裡卻沒有農用車能走的路。砍竹子全靠人背肩扛,一個壯勞動力一天也只能砍10來根竹子背出山去賣,起早貪黑一個月,收入也就1000多塊錢。

路不僅是竹子的銷路,更是貧困村民的生路。為了解決路的問題,羅建群與扶貧工作隊四處籌集修路資金。僅僅用了一年時間,全村10個村民小組之間就修建了12。8公里的通組水泥路,數千畝的竹山中開闢了22公里的農用車便道。

村民腳下的路通了,但心裡脫貧的“路”還沒通。為了讓這偏遠山區貧困村擺脫長期對政策扶貧的依賴,使脫貧由政府“輸血”變為自身“造血”,羅建群和同事們挨家挨戶上門走訪,想方設法引導當地能人在村裡開辦楠竹加工廠。

“在貧困村裡辦企業,大家顧慮特別多。”羅建群說,有的村民擔心竹產品加工出來沒有銷路;有的村民擔心建廠用地批不下來;有的村民怕政策會變,裝置砸在自己手裡。

為了把大家的顧慮解決在辦廠之前,羅建群吃透政策檔案,協調辦廠用地、籌措加工裝置、奔走產品銷路。心中有底後,羅建群又帶著“答案”上門做大家的思想工作。

“那時候羅隊長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在村裡到處走訪。就是反覆給大家講,為什麼要辦企業,怎麼辦企業,有時候在村民家聊到晚上12點才走。”竹園村村支部書記孟新德說。

終於竹園村建成了兩個楠竹加工廠。楠竹加工很快成為全村的經濟支柱產業,竹子變成了生財的“金疙瘩”,一直靠“輸血”的貧困村終於有了“造血”的能力。

孟新德說:“現在是產竹子的時節,村裡竹子每天產量有30多噸,加工廠按550元一噸收購,光這項就使全村貧困戶人均年收入提高到了5000元。在楠竹加工廠工作的貧困戶,每人每月還有3000元工資。”

砍竹子的路修好了,脫貧致富的路也鋪好了。“現在只需削掉竹節上的旁枝,就地往山坡下一推,竹子順勢就滑到了農用車進山的便道上,用車裝著直接賣給村裡加工廠。我現在一天能砍二百多根竹子拉出去賣。”藍德勝終於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去年,他還享受了危房改造政策,四處漏水的舊房修繕一新,紅瓦白牆,明窗淨几。

像藍德勝家這種幸福的小日子,現在的竹園村已隨處可見了。在縣紀委駐村扶貧工作隊的幫扶下,竹園村摘掉了窮帽,目前全村貧困戶人均年收入5500多元,比工作隊進駐前翻了一番。(通訊員 廖培 || 責任編輯 楊雅玲)

決戰脫貧攻堅|竹林裡砍出幸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