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宋朝的帽子為啥這麼奇葩?原來是趙匡胤親自規定

2022-06-29由 文物加 發表于 林業

皇帝官帽有幾種

《知否知否,綠肥紅瘦》完結了,追劇的各位,一定對劇裡朝堂大臣頭上的這個物件很感興趣:

宋朝的帽子為啥這麼奇葩?原來是趙匡胤親自規定

讓人非常容易聯想到

哆啦A夢的竹蜻蜓

宋朝的帽子為啥這麼奇葩?原來是趙匡胤親自規定

這其實是宋朝官員

正兒八經的官帽

,規定在朝堂和官場正式場合必須佩帶。但是這兩條長長長長的槓子頂在頭上,如同扁擔一樣,設計者到底怎麼想的?

據說發明了這種官帽的人正是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他的想法很簡單,

官員都戴上這樣的帽子,互相之間的距離在無形中拉開了

,並排坐著聊天非得扯著嗓子不可,所以當大臣們上朝並排而立時,也就不會交頭接耳竊竊私語了。

宋朝的帽子為啥這麼奇葩?原來是趙匡胤親自規定

聽上去有點像嚴厲的班主任才會想到的方法啊……

因此宋朝的官帽在原有的幞頭紗帽上,加上了長長的“槓子”,即長翅。

長翅

用鐵片、竹篾做骨架。一頂帽子兩邊鐵翅各穿出一尺多。

這樣不僅能防止官員們交頭接耳,

連走路儀態也順帶監視了

:走路太過大大咧咧,帽子上的兩條槓會玩起蹺蹺板,很不雅觀。

宋朝的帽子為啥這麼奇葩?原來是趙匡胤親自規定

那麼除了宋朝,其他朝代的官員帽子是怎麼設計的呢?

秦朝的官帽。

宋朝的帽子為啥這麼奇葩?原來是趙匡胤親自規定

秦朝的官帽,基本由一個冠和一根簪子組成,能夠彰顯身份的是簪子的精細華美程度。

漢朝的官帽。

宋朝的帽子為啥這麼奇葩?原來是趙匡胤親自規定

宋朝的帽子為啥這麼奇葩?原來是趙匡胤親自規定

▲山東東平漢墓壁畫

漢朝逐漸把簪子的華麗轉移到頭冠上,東漢時期的一些官帽上,會裝飾有玉石、翎毛等,來彰顯身份。

宋朝的帽子為啥這麼奇葩?原來是趙匡胤親自規定

▲這個帽子被叫做“貂蟬帽”

東晉的官帽

,加寬了冠,整體樣式和我們現在影視劇裡諸葛亮的帽子有點類似。

宋朝的帽子為啥這麼奇葩?原來是趙匡胤親自規定

宋朝的帽子為啥這麼奇葩?原來是趙匡胤親自規定

▲晉元帝畫像

到了

隋朝

,官帽形制和魏晉時期相比,沒有發生太大變化。但影響了中國對官帽幾千年印象的

“烏紗帽”

開始出現,“烏紗帽”又稱

“幞(fu)頭”

是一種包裹頭部的紗羅軟巾

,幞頭所用紗羅通常為青黑色,所以稱為“烏紗”。

宋朝的帽子為啥這麼奇葩?原來是趙匡胤親自規定

簡單來說,就是用暗色的布料,將頭髮包裹,並在後腦勺下方繫結,這種裝扮在隋唐時期,時當之無愧的

國民裝扮

這點在很多隋唐壁畫裡都有體現。

宋朝的帽子為啥這麼奇葩?原來是趙匡胤親自規定

這裡糾正一點,很多人以為官帽就是“烏紗帽”,其實是

到了明朝,烏紗帽才被規定為官帽

,成了冕服的一部分,在此之前,烏紗帽就是一個普通的帽子,男女都可以戴。

“小姐一見光蕊人材出眾,知是新科狀元,心內十分歡喜,就將繡球拋下,恰打著光蕊的烏紗帽。 ” ——《西遊記》第八回

幞頭系在腦後的兩條帶子,作為裝飾,有人將其加長,也有人在裡面填入鐵絲、木片,使腦袋後的裝飾帶子保持造型。

幞頭男孩為自己的美麗而不斷嘗試

宋朝的帽子為啥這麼奇葩?原來是趙匡胤親自規定

到了宋朝,官員都戴

長翅帽

就定了下來。

宋朝的帽子為啥這麼奇葩?原來是趙匡胤親自規定

宋朝的帽子為啥這麼奇葩?原來是趙匡胤親自規定

元代

延續了蒙古傳統,官帽是圓形,和清朝的帽子一樣,頂上面裝飾寶石,皇帝的帽子最為華貴,稱為

“七寶重頂冠”

宋朝的帽子為啥這麼奇葩?原來是趙匡胤親自規定

宋朝的帽子為啥這麼奇葩?原來是趙匡胤親自規定

▲元·汪世顯家族墓所出金玉寶頂棕帽,冒頂丟失

宋朝的帽子為啥這麼奇葩?原來是趙匡胤親自規定

▲金鑲寶石白玉鏤空雲龍帽頂

明朝

時候,又大體繼承了宋朝的樣式。並且將烏紗帽規定為正式的官帽。

明朝皇帝的帽子,主體為烏紗帽造型,

“翅”的部分變短並且朝上

宋朝的帽子為啥這麼奇葩?原來是趙匡胤親自規定

官員常服所戴的帽子,

“長翅”變短變寬

宋朝的帽子為啥這麼奇葩?原來是趙匡胤親自規定

清朝的官帽

,沿用了滿族人的著裝傳統,帽子上裝飾有

“頂戴花翎”

宋朝的帽子為啥這麼奇葩?原來是趙匡胤親自規定

“頂戴”

指的是帽子頂部裝飾的寶石,

“花翎”

就是孔雀羽毛,按孔雀羽毛尾端上面的圓圈分辨尊貴程度,其中一、二、三眼,三眼最為尊貴。

宋朝的帽子為啥這麼奇葩?原來是趙匡胤親自規定

▲吉服帽子的頂珠

宋朝的帽子為啥這麼奇葩?原來是趙匡胤親自規定

宋朝的帽子為啥這麼奇葩?原來是趙匡胤親自規定

▲孔雀翎

對於古人來說,頭上的冠也是非常重要的體現,古代庶民是不能戴冠,而只可束巾。所以各個朝代官員們頭頂的帽子,

意義不僅在其華美精緻,更是代表了

那個

朝代內在的禮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