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花開不併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鄭思肖《寒菊》

2022-06-29由 三月說影娛 發表于 林業

寒菊塑造了寒菊怎樣的形象

南宋·鄭思肖《寒菊》

花開不併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陶淵明因一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而被後人封為九月菊花花神。

確實,和菊花有關的詩詞中,最出名的莫過於陶淵明這一句了,雖然不夠詳細,卻能刻畫出菊花的氣節。就好比謝道攝的“未若柳絮因風起”一直是後人心中詠雪的第一絕句,卻難成一首完整的詩,未免有些遺憾。

“花開不併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鄭思肖《寒菊》

我家院子裡就種了好幾株菊花,等我結束了大半年的旅行回到家,院中早已一片黃,她們開得非常茂盛,直把花枝都壓彎了腰。似乎菊花對生存環境的要求並不高,只需一片土地,還有足夠的雨水,她們就能長得很喜人。所有菊花一齊盛開的場景十分美妙,摘幾朵曬乾,用來泡茶,還可以清熱降火,多實用的一種花呀。

周敦頤在《愛蓮說》中說,菊,花之隱逸者也。大概也是因為陶淵明的關係,菊花成了隱士的代表。陶淵明最愛的花是菊花,他在南山下結廬而居時就種了很多這種和他本人一樣淡泊的花。除了隱士之外,清雅的女子常會被人比作菊花,曰,人淡如菊。如果一定要說出一個有菊花那種神韻的女子,我覺得唯有金庸筆下的凌霜華。

“花開不併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鄭思肖《寒菊》

凌霜華是金庸《連城訣》一書中最悲情,也是最令人神往的女子,她和菊花一樣,高潔脫俗,美麗雅緻,用人淡如菊來形容她再合適不過。凌霜華亦很喜歡種菊花,她的房間內,窗臺上,還有院子裡,全都種滿了菊花,她和心上人也因菊花而相識,可以說菊花是他們的媒人。她沒有得到一個美滿的結局,卻讓看過此書的人無不對她敬佩有加。

另外一個和菊花有關的故事就是聊齋中的《宦娘》了。書生溫如春邂近宦娘,奈何人鬼殊途,不能成為眷屬。宦娘心繫溫如春,想幫他促成一段美好的姻緣。溫如春愛上了同縣葛老爺家的女兒葛良工,葛老爺嫌他窮,沒有答應。葛老爺家有一種綠色的菊花,是外面所沒有的,正好良工把綠菊養在自己的房間,宦娘就設法把溫如春家的菊花變成了綠色。葛老爺猜測女兒和溫如春有私情,怕傳出去對女兒的名聲不好,只得答應將女兒許配給了溫如春。

古時候綠菊似乎是非常罕見的品種,但是如今卻已經是尋常花卉了。

“花開不併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鄭思肖《寒菊》

我們一般所看到的菊花以白色和黃色居多,我家的菊花就是黃色的。古詩詞中出現的菊花,也大多是黃顏色。比如李清照的“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黃巢的“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而詩詞中這些菊花,大多也是詩人自身的寫照。

鄭思肖的《寒菊》因“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而聞名,成為詠菊花的名篇,他這句詩和朱淑真《菊花》中的一句很像,大概也是化用,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比朱淑真寫得更有感覺: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

朱淑真當時正跟丈夫鬧離婚,她寫這首詩是為了表明自己寧願孤老一生,也不要再跟俗氣的丈夫一起過日子了。而鄭思肖寫類似的詩句是為了表明他對大宋的忠貞,是一種民族氣節的體現。

“花開不併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鄭思肖《寒菊》

鄭思肖是宋朝末年的詩人,當時元兵已經向南打來了,先天下之憂而憂的鄭思肖上述請求抗敵,結果這一建議沒有被皇帝接受。鄭思肖痛心疾首,心知大宋撐不了幾年了,他不想親眼看見祖國被元兵所滅,於是辭官歸隱。

他本名不叫鄭思肖,而是在宋朝滅亡後,為了表明自己不忘祖國,才改的這個名字。思即思念,肖則是大宋的國姓“趙”的一部分(古代的趙字跟現在寫法不一樣,是走加上一個肖),至於他本名到底是什麼,沒人清楚。

看來他對宋朝確實是一片赤誠之心,可惜皇帝沒有接受他的意見,就算接受了也未必敵得過元兵的精銳鐵騎。

“花開不併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鄭思肖《寒菊》

詩的上聯“花開不併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讚揚了菊花的高潔,她不與群芳爭豔,獨自開於東籬之下,始終如一。“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更是直接表明了他寧可死在元兵的刀下也絕不投降,誓死效忠南宋朝廷的決心。菊花枯死在枝頭,死後仍然留有餘香,若被北風吹散,零落成泥碾作塵,那就再也留不下任何痕跡了。他若是為大宋盡忠而死,後人還會佩服他的氣節,若他苟且偷生,投降元兵,留下的就只有一片罵聲啊。

鄭思肖如此不屈不撓,直言不諱表達決心的果斷,讓我想到了歷史上另一位詩人——于謙和他的《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明英宗時瓦刺入侵,英宗被俘,為了穩定民心和軍心,于謙建議立景帝。

“花開不併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鄭思肖《寒菊》

隨後,他親自帶兵打敗了瓦刺人。但是英宗被救出來後卻覺得於謙這是在拆自己的臺,居然敢立新君,復位後以謀逆罪把他給殺了。詩中於謙正是以石灰自比,表示他不怕死,就算是粉骨碎身,他也要光明磊落,像石灰一樣在留下青白。

鄭思肖和于謙這兩首詩雖然一詠菊花,一詠石灰,卻都是以所詠之物自喻,以表決心,連語氣都一模一樣。

從鄭思肖改名一事,還有他這首詩,都能看出他是個什麼樣的人,他生在宋朝,大宋就是他唯一的家,這是死都不能改變的事實。所以,哪怕和菊花一樣枯死枝頭,只餘香一縷,他也會繼續堅守這一信念。

“花開不併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鄭思肖《寒菊》

參考資料:古詩詞

圖片來源於網路,本文是作者眼界心境說文化獨家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