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知美術館以生物藝術展“生長”探討生命形態

2022-06-25由 雅昌藝術網 發表于 林業

生長是指生物體的什麼和什麼的過程

知美術館以生物藝術展“生長”探討生命形態

擴充套件閱讀:雅昌藝術網關於“以冒用‘雅昌’名義騙取藝術品等犯罪行為”的宣告

知美術館以生物藝術展“生長”探討生命形態

圖片由知美術館提供

2019年9月27日下午,知美術館2019國際生物藝術大展“生長”展示來自五個國家共八位藝術家/藝術家組合的作品,在技術幻想的濾鏡下進一步剖析生命與生長之怪誕且躁動的界域以及活體與潛意識之間的邊界,預示了一個既令人著迷又使人不安的未來。

知美術館以生物藝術展“生長”探討生命形態

開幕講座現場

知美術館以生物藝術展“生長”探討生命形態

開幕對談現場

本次展覽由知美術館與新時線媒體藝術中心(CAC)聯合呈現,張尕擔任策展人,參展藝術家包括蘇珊·安卡爾、組織培養和藝術計劃(奧隆·凱茨 & 伊奧納特·祖爾)與羅伯特·福斯特/科裡·凡·塞斯/德文·沃德、安娜·杜米特里烏 & 亞歷克斯·梅、托馬斯·費因斯坦、愛德華多·卡茲、梁紹基、邱宇、克麗斯塔·佐梅雷爾 & 勞倫·米尼奧諾。

知美術館以生物藝術展“生長”探討生命形態

策展人張尕

策展人張尕認為,於其說展覽“生長”是語言的指涉,它實則促使觀眾以內在的感受去體驗一次與不同生命形式的相遇。這些生命形態或源於自然,或是人為的造化;亦或是來自共生的居所和基因間的交合。展覽以此對亞里士多德式的生物分類法統提出質疑,進而向諸如動態平衡(homeostasis)、新陳代謝以及環境效應這些作為生命之基本顯像等約定俗成的觀念發難。展覽不僅佐證了“生長”的能量作為一種自然的衝動,並闡明瞭“生長”這一行為作為技術力量將自然概念拓展為一種新的正規化,在此之中,無自然的生態(ecology without nature)正在召喚著另一種現實的來臨。

知美術館以生物藝術展“生長”探討生命形態

知美術館以生物藝術展“生長”探討生命形態

知美術館以生物藝術展“生長”探討生命形態

知美術館以生物藝術展“生長”探討生命形態

知美術館以生物藝術展“生長”探討生命形態

展覽現場

“本次展覽圍繞‘生長’的概念展開對‘生命’進行探索,生長作為直觀的過程,從中觀察生命的形態。它可以是自然的形態,可以是人為的形態,也可以完全是杜撰出來的形態,詩意的或者是法蘭克斯坦恐怖式的形態,也是對未來的生命、生物、生態的概念的反思。”張尕如是談到。

知美術館以生物藝術展“生長”探討生命形態

《殘山水》 梁紹基

知美術館以生物藝術展“生長”探討生命形態

自然系列《聽蠶》 梁紹基

知美術館以生物藝術展“生長”探討生命形態

《熒光》 梁紹基

將近70歲的梁紹基一直居住在深山裡,用傳統山水人文畫家的身份,以自然的方式探討生命。藝術家幾十年一直以蠶的生命作為創作素材,本次展覽的作品由若干件創作構成的單元,包括《8 字謎》《殘山水》《蠶潺潺》《聽蠶》《熒光》。這些作品勾勒並蘊含著他長久以來對蠶蟲生命週期的著迷,作品運用了多種媒介,從蠶的生長和衰亡這一掙脫束縛的自然過程,到以電子形式增強的結繭和吐絲全過程(吐繭的電聲強化),再到從經過基因改造的無脊椎動物(繭蟲)身上放射出綠色熒光蛋白的光,最終到蠶開始吐出無盡而光滑的蠶絲,使得這個蠶的合奏達到展覽的高潮。

知美術館以生物藝術展“生長”探討生命形態

《互動式植物生長》 克麗斯塔·佐梅雷爾 & 勞倫·米尼奧諾 互動式計算機裝置,活體植物,計算機編碼,介面,投影儀 尺寸可變 1992

作為互動藝術經典的代表作品,本件作品《互動式植物生長》創作年代是1992年。作品並非用感應器來感知,而是透過電線,以植物、人體的電場作用關係,透過放大器接受訊號並放大,程式處理後呈現視覺化的影象,呈現一種虛擬植物的生長。

知美術館以生物藝術展“生長”探討生命形態

《自然歷史之謎——混合植物 I-VI》 愛德華多·卡茲 數字攝影 42x42cm 2009

《自然歷史之謎——愛冬茄》 愛德華多·卡茲 轉基因花(紅色葉脈中攜帶藝術家DNA) 尺寸可變 2003-2008

藝術家愛德華多·卡茲透過將自己的DNA與碧冬茄(Petunia)進行物種培育,獲得了首個果實愛冬茄(Edunia)。展廳中觀眾可以看到一組攝影作品,牽牛花開的影象是愛德華多·卡茲與碧冬茄的複合體。展覽期間,種在一個花盆中的愛冬茄種子最終將會盛開出花朵,從而揭示出“自然歷史之迷”——亦為藝術家此係列作品的標題。

知美術館以生物藝術展“生長”探討生命形態

《粒子的來世》 蘇珊·安卡爾(Suzanne Anker) 玻璃展櫃、培養皿、風乾食品、肉桂、傘菌、姜、人參、冰糖、中藥材、藥丸、蓮子、橡皮筋、黑木耳、銀耳、蠟筆、螺絲線、貝殼、金屬夾、墊圈、花、乾花、咖哩粉、蝴蝶翅膀、銅羊毛、紅扁豆、雞蛋、蛋殼、番茄幹、紅玫瑰、玻璃珠、玩具橡皮擦、金屬亮片、紙花、彩色粉筆、珊瑚、米飯、金屬珠、彈簧、回形針、圖釘、蜂窩、碎玻璃、刺、排水管、苔蘚、地衣、復活節彩蛋剪紙、植物莢、塑膠數字、菊花花瓣、岩石、咖啡、黑扁豆、海膽羽毛筆、蟬、甲蟲、小茴香、辣椒粉等 尺寸可變 2019

“粒子的來世”是一件裝置作品,彙集了自然界的標本與工業化領域物品。隨著合成生物學打破了離散實體之間的界限,自然形態已成為“第二自然”概念稱代的混合生物。人造與合成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元素,其中一些不可生物降解的元素將繼續存在於人類生命之外。另一方面,隨著人口爆炸、大眾消費成為日常現實的同時,人們也在努力開發可持續性的生物材料。“粒子的來世“將我們與上述兩個場域的聯絡視覺化;該裝置使用冰糖、蓮子、橡膠、傘菌、雞蛋與木耳等材料展現了宏微觀尺度的概念,強調構成物質世界之獨特領域的完整性。

蘇珊·安卡爾的作品對自然和人工,有機和無機之間的關係進行了直觀的表述。每個器皿中都有兩個因素的產品,一個是自然,一個是人工。在展覽的過程中,腐化變質的過程也是生長和消亡的過程。

知美術館以生物藝術展“生長”探討生命形態

《護理與控制的容器:堆肥孵化器4》 組織培養和藝術計劃(奧隆·凱茨 & 伊奧納特·祖爾)與德文·沃德 堆肥(木屑、馬糞)、金屬結構與階梯、水、泵、定製孵化器、活細胞 尺寸可變 2019

作品《護理與控制的容器:堆肥孵化器4》來自備受爭議的SymbioticA藝術家二人組奧隆·凱茨(Oron Catts)與伊奧納特·祖爾(Ionat Zurr)。他們與德文·沃德(Devon Ward)合作,展示了一個細胞組織培養孵化器,它所需的二氧化碳或恆溫條件由展覽現場的可降解堆肥中腐爛的微生物所提供。藝術家又一次對技術工具論提出抗爭,喚起對生物孵化器作為一具護理/培植並掌控生命的精巧儀器的同時也是具備觀念性與生命政治之儀器的激進解讀。

在知美術館的展覽中,新增的兩件精緻的小作品以其手術式的潔淨與由宏大的發酵麥秸堆成的塔形雕塑形成對比。“(因為藝術就像一個生物體)……死亡總比逐漸逝去要好”巴特勒式的標題透露出作品中所延續的永生活體細胞系所承載的轉喻意義——一種永遠生存和永遠死亡的殭屍狀態,如同一個現代性的難題。在“生命機制”中,SymbioticA組合以一種原始細胞的形式喚起生命初現時湧現的詩意影象。它們是一團原始的生長衝動,雖經由生物工程設計,短暫且超然,逾越了實踐的可能。作品以此暗喻了影響當代記憶的文化健忘症之批判方式。

知美術館以生物藝術展“生長”探討生命形態

《增生計劃》 邱宇 綜合媒介,影像,電動裝置,日常用品等 130x130x260cm 2014-2016

“增生計劃”是一項長期的藝術研究和創作計劃。邱宇創造了“增生”(Hyperplasia)模擬,將離散的元素引入一個共生整體。藝術家將從城市垃圾中尋覓而來的廢物變為鮮活的生物系統。這是一個透過技術的干預使廢物——並非惡性的腫瘤增生,而是對生活的增助中——重獲活力。

“在城市中人們自行搭建的建築物在不斷地緩慢變化著,這些生活景觀像城市的增生物一樣,伴隨著人們需求的變化而不斷生長,其中有著複雜社會關係和物質關聯,具有強烈的生物特徵,並形成一種人工干預下的自然生命體。”藝術家試圖以增生為視角,對自然、城市和生物的多重系統進行研究對比,收集和整理生活中的現成品和遺棄物,借用日常化的方式搭建一個具有生命臆想的人工造物。作品中各個結構空間內相互關聯,腳踏車輪盤帶動紅色的絲線牽動另一個空間中的餐具;水在箱體內不斷迴圈,供養著魚和植物;魚的遊動影響著機械手臂的運動;機械手臂和影像中的手進行“對話”;風扇隨著運轉的時間週期吹動簾子……作品在不同媒介間建立起能量、資訊和語意的多重關聯,建立了一種新的秩序,形成一個不斷運轉的人工生命體。

知美術館以生物藝術展“生長”探討生命形態

《古菌機器人:一個後奇點和後氣候變化生命形式》 安娜·杜米特里烏 & 亞歷克斯·梅 機器人裝置,水,玻璃缸,LED燈等 50x50x100cm 2018

在今天所謂後人類的氣候變化、環境危機的過程中如何維持生命?藝術家安娜·杜米特里烏 & 亞歷克斯·梅將深海下的生長作為人類未來的實驗臺,從古老的古生菌中找到靈感,《古菌機器人:一個後奇點和後氣候變化生命形式》是藝術家假想出的機器人裝置,用於在未來做逃逸的渠道,以幽默的方式想象出人類抵抗災難性炎熱環境效應(umwelt)的方式,併為此作出準備。

知美術館以生物藝術展“生長”探討生命形態

《生命機制》 組織培養和藝術計劃(奧隆·凱茨 & 伊奧納特·祖爾)與科裡·凡·塞斯

1911年,史蒂芬·勒杜克(Stephane Leduc)在他的書中試圖證明生命只是一個化學過程。在一系列的實驗中,他展示了不同複雜程度的類生命現象之出現。

這件作品在芬蘭阿爾託大學生物藝術基地 Biofilia 的協助下,由西澳大利亞文化和藝術部資助開發。作品透過使用定製的快速原型印表機創造“原細胞(protocells)”,重現了勒杜克的實驗。它關涉著文化失憶與重構,因為在當前對人造合成生命的嘗試中,對生命機制理念進行文化探索是非常重要的。作品再現了勒杜克的一個最簡單的原細胞實驗計劃,該實驗使用了兩種濃度溶液的擴散來產生暫時的細胞樣液滴。這些液滴類似於有細胞膜和細胞核的組織細胞——它們會存在幾分鐘,然後向熵屈服,溶解成一種渾濁的液體,“就像生命一樣”。這不僅是對生命機制的一種證明,更是對“生命是什麼、我們願意在多大程度上將生命作為我們自身目的的原材料”這一問題採取謙遜態度的一種建議。

知美術館以生物藝術展“生長”探討生命形態

《(因為藝術就像一個生物體)…… 死亡總比逐漸逝去要好》 組織培養和藝術計劃(奧隆·凱茨 & 伊奧納特·祖爾)與羅伯特·福斯特 感謝:該專案由澳大利亞政府透過其藝術資助和諮詢機構澳大利亞理事會提供援助。作品容器由F!NK + 有限公司的羅伯特福斯特設計建造。

活的永生細胞系可以被認為是一種奇怪的死亡象徵,它們與被取出的身體有著複雜的關係,因此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種不朽的遺物,是被取出身體生命的延續。然而,這些細胞源於殺死個體的同種癌症活組織切片。這些細胞因其對科學研究的貢獻而廣受讚譽,但同時也被認為是汙染了許多其他實驗的實驗室雜菌。

這件作品的英文標題引用了塞繆爾·巴特勒1872年的科幻小說《埃瑞璜》,他在書中詩意地探討了技術進化的風險以及身體和技術之間的關係。在作品中,永生細胞系被包裹在一個聚合物結構上,這個結構的形狀是一個人體剪影——此處這些癌細胞確實地具象為人的影子。這半存活的影子被放置在一個特別設計的封閉人工環境中,其最初的作用是在聚合物結構上支援這些細胞的生長。然而,隨著展覽的進行,細胞將消耗它們的營養併產生廢物,這些廢物最終將把它們的環境變成一個死亡之室。

所以,在一個不確定的時間點上,這半存活的影子將不復活著。

知美術館以生物藝術展“生長”探討生命形態

《胰腺》 托馬斯·費因斯坦 玻璃,腦細胞,不鏽鋼,技術裝置 230x800x200cm 2012

“胰腺”是能將書籍轉化為滋養人類腦細胞的糖(葡萄糖)的一件過程式雕塑。其中,書紙被切碎,由水浸透,然後被壓進一個人工腸道(發酵器),細菌在其中將纖維素分解成葡萄糖;經過過濾和純化,這些葡萄糖被供應給生長在玻璃罐中的腦細胞(缸中之腦)。人工大腦的餵養遵循著嚴格的食譜:它僅被提供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胰腺”是一件超形而上學的機器,透過生物技術將語言、書籍、符號和資料轉換成物質和肉體。葡萄糖,作為一種普遍存在且所有細胞(尤其是腦細胞)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是構成“胰腺”的藝術材料(希臘語 pánkreas, pán 意為“全部”,kréas 意為“肉”)。

整個“造肉”的過程是透過精神食糧產生肉體食糧來餵養大腦,藝術家所構建的神話是基於對哲學問題和生命的反思,是對人和其他物種生命之間物種交叉的重新思考。

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至2020年1月5日。

知美術館以生物藝術展“生長”探討生命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