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萬萬想不到:滿清以前的古代人都因為這個原因不吃豬肉,答案絕了

2022-05-12由 黃小波先生 發表于 漁業

古代的豬閹割嗎

在很早的時候,中國人就懂得馴養“馬牛羊豬狗雞”等六牲獲得肉食,但不同的肉食在食物系統中有著不同的地位,這種地位甚至影響到今天的肉類價格。

萬萬想不到:滿清以前的古代人都因為這個原因不吃豬肉,答案絕了

豬肉

在古代的飲食習慣中,牛羊毫無疑問是最貴族化的肉食,《禮記·王制》也說:“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庶人無故不食珍。”

從排名上看,牛羊在豬之上,為何在先秦時期的肉食排名中會有這樣的區分?

首先是從肉食的珍貴程度有關,牛在農耕時代是重要的生產資料,在許多朝代都不許私自宰殺牛,就如禮記所說,連諸侯沒什麼重要的事都不輕易殺牛。

萬萬想不到:滿清以前的古代人都因為這個原因不吃豬肉,答案絕了

現代人吃豬肉

最早在漢代,牛已經被立法保護,漢律規定“不得屠殺少齒”。漢律對殺牛的懲罰十分嚴厲,犯禁者誅,要給牛償命。

到了唐宋時期,牛更是不管是否老弱病殘,都在禁殺之列,只有自然死亡,或者病死的牛才可以剝皮售賣或者自己吃用。

物以稀為貴,牛肉自然在肉食排行榜中名列前茅。在《楚辭》的“大招”和“招魂”篇裡分別呈現了兩桌異常豐盛的選單,有:八寶飯、煨牛腱子肉、吳越羹湯、清燉甲魚、炮羔羊、醋烹鵝、烤雞、羊湯、炸麻花、燒鵪鶉、燉狗肉。在選單的排名中牛肉是排在第一位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萬萬想不到:滿清以前的古代人都因為這個原因不吃豬肉,答案絕了

東坡肉

宋朝以前人最經常吃的肉類是什麼呢?豬肉?錯了是羊肉。

皇親國戚達官貴人,這些傢伙只要做官做到了五品以上,那麼每個月公家就給免費發好多肉吃。親王以下到二品大官,每個月供給二十隻羊,三品官每個月只給十二隻羊,四品五品官每個月給九隻羊。

您嫌羊肉羶味大嗎?沒關係,我們在烹調方式上多注意點兒,精益求精,高手是能把羊肉做得很好吃的。

普通古代中國人吃的炙羊肉、蒸羊頭、羊肉麵條,就不多說了。單說某天您的同事請您去家裡吃飯,說宴客主菜是“過廳羊”,這可是當世名饌,您千萬別錯過這個機會。

到了宴會的日子,您和其他被請的客人齊聚主人家裡大堂上,一番推讓以後,德高望重的主客坐了上位,是在靠近堂口的食案邊。

萬萬想不到:滿清以前的古代人都因為這個原因不吃豬肉,答案絕了

古人吃肉

古人家的正堂,南面往往是沒有牆的,只用幾根柱子支起來簷頂。南面需要擋風時可以用屏風行障之類圍住,夏天就乾脆撤走,是一座半露天的建築。人們坐在堂上,可以直接看到堂外院子裡的情景。

貴客坐在堂口的位子,一方面是便於上菜時先敬給他;另一方面也是方便觀看歌舞——那時候舉辦正式宴會,堂下院裡八成要有歌舞節目佐餐。

酒過三巡,菜獻數道,歌舞告一段落,主菜要上場了。

只見一名庖人(古代對廚師的稱呼)牽著一頭活羊,走到堂前階下,向堂上行禮畢,翻手擎出一柄明晃晃的尖刀,熟練地插入活羊頸子,殺羊放血,剝皮斫肉。

這時候主人請眾賓客下堂,也來到剛殺好的肥羊前,客人們覷來看去,瞅中哪塊羊肉好,自己用刀子割下來。一旁服侍的下人奉上顏色不同的彩錦,把自選羊肉包紮好,送去蒸熟。

時間到,蒸好的羊肉一塊塊送回來。您可要認準自己選的那塊彩錦,接過來開啟,把羊肉放進自己食器裡,用主人提供的竹刀切成一片一片的,再撒上胡椒,澆上杏醬,大家開吃吧!

也正因為羊肉是古人最常吃的肉食,而羊肉羶味很重,所以能去羶的胡椒就特別受重視。這玩意兒是來自西域南亞的進口貨,賣得很貴,如果您哪天聽說當朝宰相被治罪抄家時,家裡抄出來800石(6。4萬公斤)胡椒,不要吃驚哦(典故出自《新唐書》列傳)。

古人也吃驢肉、狗肉,另外還時不時能吃到些野獸肉。當時自然環境好,人口少,到處都是山林野澤,古人又喜歡打獵,所以像兔肉、野豬肉、熊肉,甚至蛇肉、果子狸肉都曾經進入古人的食譜。您問這些野味裡最經常出現的是哪種動物肉?我才不告訴你是鹿肉呢!

萬萬想不到:滿清以前的古代人都因為這個原因不吃豬肉,答案絕了

在宋朝心前豬身上的腥臊味太大,所以不管再好的廚師也不能做出可口的豬肉美食!

直到宋朝才發明出豬的閹割術,閹割後的豬就沒有腥臊味了,從宋朝開始其實達官貴人也是不吃豬肉的,只有平民才會偶爾吃,從晚清時候開始,人們逐漸的認識到了豬肉的重要性,還有其它畜生的寄生蟲等原因,所以不得不選擇豬肉,也使得我們現在的豬肉成為了主流肉食品!

如果你看過文章後有更好的理由,歡迎評論交流討論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