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在矽谷談AI不夠有創意,到蘋果開吐槽大會 | 跟著李開復去矽谷

2022-04-14由 量子位 發表于 漁業

工場的場能組什麼詞

李根 發自 Palo Alto

量子位 報道 |

在矽谷談AI不夠有創意,到蘋果開吐槽大會 | 跟著李開復去矽谷

跟著開復與雅虎創始人楊致遠交流

跟著開復老師的矽谷遊基本告一段落。

在5天矽谷行程中,“導遊老李”帶創新工場兄弟會遊歷了不少地方:DST創始人 Yuri Milner的矽谷“城堡”、奇點大學、特斯拉、Uber、英偉達、Pixar、蘋果總部、Facebook總部、Coatue基金……

再分別說下此行面對面交流的大佬吧:Yuri Milner、奇點大學創始人Roy Kurzweil、奇點大學聯合創始人Peter Diamandis、頂尖AI專家Jerry Kaplan、蘋果VP Brian Croll、雅虎創始人楊致遠、《紐約時報》科技記者約翰·馬爾科夫、Facebook AI研究員田淵棟、Coatue高階董事總經理 Thomas Laffont、矽谷知名華人VC黃勇……

行程滿滿,見聞感受也不少。有些專門話題已經見報,詳見:《AI大牛Jerry Kaplan:AGI?沒有技術和工程基礎》,《李開復對談矽谷傳奇:楊致遠敦促AI交產品,馬爾科夫說無人車3年沒戲》。

今日趁週末向各位談談流水賬見聞。

在矽谷談AI不夠有創意,到蘋果開吐槽大會 | 跟著李開復去矽谷

在Yuri家,像一座城堡

都在圍繞中美談趨勢

在Yuri家,他就著一份PPT分享了對於未來20年趨勢的看法。有幾組DST專門調研挖掘的數字,比如市場規模、線上廣告佔比,全球地理格局發展對比。

核心結論有三點:

1)未來20年全球市場規模將擴大10倍,創造出30萬億的總價值,但速度明顯不如上一個10年,因為上一次10倍市場增長只用了10年;

2)中國還會是增長最快的地區,並且在網際網路細分領域,電商、移動支付、服務相關賽道,中國已經超過了美國;

3)線上營收仍然會比線下更快,但線上線下在進一步融合。

同時,Yuri也告訴我們,想要在未來20年創造Google、Facebook、亞馬遜、騰訊和阿里巴巴這樣的千億美元規模巨頭,已經很困難了,因為

網路效應

在不斷增強,強者更強,但百億美元的公司還有機會,10億美元的獨角獸公司則可以更多。

不過Yuri也表示並不是所有國家創業者都有以上機會,他更願意從地理的角度去看趨勢,並明確認為中國在未來20年更具創業發展優勢。

他強調這是

網路效應

的一部分。Yuri說中國有越來越多有錢的網際網路公司,可以給人才開出越來越多的期權和回報,也會直接催促產生越來越多的天使投資,於是也會有更多的機會。

Yuri半開玩笑說,天使投資人更傾向於投資自己的朋友、熟人,所以地理上接近是很重要的。而且成功創業者也會形成榜樣作用,這也會成為

網路效應

的一部分。

“如果你未來20年身處中國創業,就比別人多了更多機會。”Yuri總結道。

在矽谷談AI不夠有創意,到蘋果開吐槽大會 | 跟著李開復去矽谷

VC扎堆的矽谷沙丘路

位於沙丘路上的知名VC Coatue也有類似的觀點,在他們當前的投資專案中,小米、滴滴、美團、ofo、蔚來……基本最熱的公司一個都沒錯過。

Coatue同樣對中國市場非常看好。在他們的資料統計中,中國網際網路市場最新增長超過57%,幾乎是美國的2倍多。他們也認為中國未來在網際網路市場的號召力將會更大。

但不要誤以為VC們因為“受眾來自中國”才這樣說。

現在是VC,但更知名身份是“雅虎創始人”的楊致遠,也明確表現出矽谷對於中國趨勢的興趣,而且作為分享嘉賓,他一開始便反客為主,要求開復老師和現場聽眾分享中國的AI進展。

包括常年報道矽谷的《紐約時報》記者馬爾科夫,也認為中國在AI時代下與美國的差距正在大大縮小。

對於AI這樣當下的主流趨勢,剩下的話題可能只有:中美誰會跑得更快一些?

矽谷何以為矽谷

但請不要誤以為矽谷會掉隊。在創新工場兄弟會矽谷行中,開復老師專門邀請了奇點大學創始團隊進行交流。

奇點大學正在談論的一切,讓我們感到“AI”話題之小。

在矽谷談AI不夠有創意,到蘋果開吐槽大會 | 跟著李開復去矽谷

奇點大學聯合創始人Peter Diamandis

比如奇點大學介紹的幾個專案:

一個關於基因序列,致力於將人類平均壽命從60歲提升到100歲;

一個關於外太空探索,他們已經在展開外太空“採礦”的行動,去外太空找能源,成為探索外太空的“加油站”——需要說明的是,這並不是一個腦洞想法,而是一個已經在進行的專案,中國的騰訊和創新工場,還參與了投資;

還有一個要解決最具挑戰問題的“Xprize”獎,拉里·佩奇、馬斯克、貝佐斯這些大佬都是這個獎項的贊助者,他們希望透過該獎項鼓勵解決人類最具挑戰的一些共同問題。

總之,奇點大學思考的問題,比我們喋喋不休探討的“AI商業化”,要更大更遠。

但也不是說奇點大學不討論AI。

在矽谷談AI不夠有創意,到蘋果開吐槽大會 | 跟著李開復去矽谷

Roy Kurzweil因特殊原因沒來現場

作為奇點大學校長,Google技術總監、《機器之心》作者Roy Kurzweil被問到了AGI(通用人工智慧)的看法,Roy Kurzweil語出驚人,他表示AI發展不分AGI和其他AI,AGI就是唯一的方向。

Roy Kurzweil甚至還給出了AGI發生的關鍵時間點:

2029年

不過之前也報道了,另一名頂尖AI專家Jerry Kaplan並不認同Roy Kurzweil的觀點,Kaplan不認為AGI的發生,因為從工程和技術角度無法實現。

Jerry Kaplan說,他來到Roy Kurzweil創辦的奇點大學,就像是一個無神論者去見教皇。

但是,奇點大學以及此次行程中的Chabot天文臺,讓我們也強烈感受到“矽谷何以為矽谷”的原因:Think Big,Just do it!

在矽谷談AI不夠有創意,到蘋果開吐槽大會 | 跟著李開復去矽谷

在Chabot天文臺觀星

風格迥異的巨頭

再說下參訪的幾家公司吧。

英偉達和Uber已有前文報道,這次核心說下特斯拉、Facebook和蘋果。

在矽谷談AI不夠有創意,到蘋果開吐槽大會 | 跟著李開復去矽谷

特斯拉總部

使命驅動特斯拉

特斯拉的風格是友好又嚴格,與每個特斯拉的員工偶遇,都會收到點頭微笑,甚至他們會主動打招呼,可能也與我們參觀的是生產線有關——每一個來參觀的人,都有可能是他們的車主。

不過友好並不代表著隨意,從透過特斯拉閘機的那一刻,手機便不能拿出來使用,更別說拍照錄像了。

在矽谷談AI不夠有創意,到蘋果開吐槽大會 | 跟著李開復去矽谷

特斯拉入口及使命

特斯拉位於Fremont的總部,辦公和生產線是統一入口,辦公區往裡走,就有一個66個足球場大小的生產工廠了,在這個工廠裡,特斯拉所有車型都在高度機械化、自動化地生產,但還是有1萬名工人參與其中。

特斯拉給人的核心印象還有員工對公司的熱愛。坦白來說,特斯拉生產線的工作與中國華南一帶的製造工廠差別不大,但員工臉上都是微笑,而且都身著特斯拉不同制式的服裝。

在矽谷談AI不夠有創意,到蘋果開吐槽大會 | 跟著李開復去矽谷

隨處可見“Tesla”

我專門就此諮詢,著裝上除了安全考慮,比如要戴帽子、袖套以及特製的硬頭皮靴之外,並沒有上班一定要穿工裝的要求。

然而在特斯拉總部,還是能隨處見到特斯拉標識,有創新工場兄弟會的CEO打趣說:公司視覺形象設計太重要了,員工願意把“公司”穿身上,還能靠外設裝備增加營收。

在車主接待處,創新工場兄弟會某位特斯拉車主CEO,購買了多件特斯拉標識的衣帽。

但玩笑歸玩笑。特斯拉最強大的感召或許還是公司使命,他們的員工說,在這裡不僅是工作,而且每一天付出都會讓世界變得更美好,就像公司入門處的使命一樣:加速世界向可持續能源的轉變。

還需要說明的是,雖然特斯拉一直以高人才流失率著稱,但在LinkedIn的資料裡,特斯拉也是全球對人才感召力最強的公司之一。

一位特斯拉員工告訴我們,在特斯拉工作最具挑戰的地方,不在於你的工作任務本身,而是伊隆-馬斯克強調的“自由交流”,任何員工可以走到任一員工面前探討問題、尋求支援,這就讓每一天的工作增加了很多不確定性。

順便可談的是,伊隆-馬斯克每個月會在Fremont的辦公室待一週,不過我們不走運,剛好不在他的工作議程時間上。

在矽谷談AI不夠有創意,到蘋果開吐槽大會 | 跟著李開復去矽谷

參訪Facebook

社群生活Facebook

相位元斯拉,Facebook的工作環境簡直像個度假村。

Facebook總部的辦公區總共有多大?不知道。但就像走在某個城區裡,衣食住行一應俱全,到處都可以坐下來,也隨處有咖啡、零食、冰淇淋等供應,全免費。

在矽谷談AI不夠有創意,到蘋果開吐槽大會 | 跟著李開復去矽谷

Facebook園區

在Facebook總部,最高的樓層不超過3層,每棟樓每層樓中間還有紅色露天過道。Facebook的員工跟我們說,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扎克伯格希望員工之間的交流更快更直接,哪怕需要面對面交流,也不必在上下樓之間浪費時間。

Facebook的往來員工都很快樂,很難想象這是上班時間,與特斯拉不同,Facebook園區內任意拍照,只要不對著員工的電腦螢幕就行。

不過並不表示Facebook園區不安全,每一個訪客都需要接待人,而且接待人在接待時間內始終在側,一方面是出於周到,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安保。

另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Facebook特點是:資料驅動。在入口處,你能查到全球任意地點的Facebook使用者規模,還能更進一步透過不同標籤分類。

在矽谷談AI不夠有創意,到蘋果開吐槽大會 | 跟著李開復去矽谷

資料驅動的Facebook

比如選擇越南、女性、搖滾、20-26歲之類的幾個標籤,系統就能馬上給出資料反饋。這種能力也是Facebook最核心的“精準營銷”能力體現。

但Facebook員工也強調,隱私保護也是Facebook非常重視的一塊,以上內容基本來自使用者公開資料,是使用者展示出的內容,使用者的隱私資料從來也不會被用到變現中。

Facebook員工還告訴我們,由於Facebook的推薦太精準,她現在透過Facebook推送的廣告而最後下單購買的商品,機率達50%。

在矽谷談AI不夠有創意,到蘋果開吐槽大會 | 跟著李開復去矽谷

FAIR研究員田淵棟

總之,Facebook整體氛圍讓人很放鬆、很開心。我們還在其後一天與FAIR(Facebook AI 研究院)研究員田淵棟進行了交流,比較啟發性的觀點會後續分享。

蘋果“吐槽大會”

蘋果和Facebook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氣質。

蘋果的員工不會太在意訪客,所以不會主動跟你微笑或打招呼。蘋果的風格也是出了名“冷淡”而嚴格。只要進入蘋果公司大門一刻起,就能拍照了,也不能在過程中錄音。

在矽谷談AI不夠有創意,到蘋果開吐槽大會 | 跟著李開復去矽谷

參訪蘋果

基於蘋果嚴格到恐怖的“保密政策”,所以員工也不能談論太多未公開的資訊,給人的感覺很直接:每一個員工都是很合格的公司發言人。

但並不代表蘋果公司或員工因為太強大而傲慢。

雖然他們不願意也不能自己說太多,但他們願意傾聽更多,特別是交流物件還是開發者\使用者的時候。

創新工場兄弟會成員中,不少人都是蘋果iOS生態內的創業者。幾位來交流的蘋果高管,核心話題都是:什麼地方不好?哪些方面讓你們感覺可以更好?什麼地方我們的產品還能改進?

當然,在場開發者也傳達了iOS稽核慢等等較為集中的問題,蘋果方面告訴我們:這個問題官方非常重視,還專門派了SVP去負責,相信體驗會更好。

在一些開發者遭遇的具體問題上,蘋果高管還專門遞上名片,說希望把具體問題以郵件的形式詳細向他反饋,以後遇到相關問題也可以聯絡他。

此後,蘋果幾位高管要求我們“以使用者的身份”暢所欲言,重要說說蘋果產品的不足。

所以交流一下子變成了“蘋果產品吐槽大會”。

“Mac系列電腦USB介面太少”、“iPhone X螢幕很不經劃”、“App store地區切換太麻煩”、“iOS通訊錄莫名丟失”、“iTunes太垃圾”,“中國區客服體驗太差”……

差不多大家平時吐槽的問題,我們都在蘋果總部吐槽了,蘋果高管們在過程中顯得很耐心,他們會問清楚具體問題及特徵,唯一的要求是:問題越細緻越好。

所以或許你也能感受到蘋果強大的原因之一:很重視使用者的聲音。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Apple Park,即蘋果的“飛碟”新總部,創新工場兄弟會此行還沒能進到Apple Park參觀,不過在Apple Park旁邊的訪客中心,蘋果透過iPad+AR,為來訪者瞭解新大樓的細節。

在矽谷談AI不夠有創意,到蘋果開吐槽大會 | 跟著李開復去矽谷

iPad+AR瞭解Apple Park

訪客中心也是一個大型蘋果產品售賣店,只是這裡應該是最全、最豐富的蘋果線下店,不僅有當前銷售的所有產品,還有一些帽子T恤之類的周邊。我們開玩笑說:到了這裡,莫名腎疼。

在矽谷談AI不夠有創意,到蘋果開吐槽大會 | 跟著李開復去矽谷

夜幕下的Apple Park訪客中心

中國太焦慮 or 矽谷不思進取?

最後,在矽谷行程即將結束的時候,創新工場兄弟會也內部進行了一次感受分享。

有幾個感受引起了大家共鳴:

一是知和行,這次行走交流增加了最直接的感受、視野,但更多系統的知識、技能,可能透過書本才會有更深刻的認知。

二是對於“中美地位”的重估,這可能也是造成第一個感受的核心原因之一。有創業者反饋說,自己也跟在矽谷大公司的老同學進行了交流,留在矽谷的同學會感嘆國內變化之快。

不止一位創業者提出了這個問題,也讓所有人開始圍繞該問題找原因。

有人認為,這是矽谷大公司的問題,不少同學因為最好的福利待遇和環境,成為了大公司業務線上的螺絲釘,導致了只有技術能力上的提升。

也有人表示,問題源頭可能來自中美環境的不同。中國這幾年發展速度非常快,“焦慮感”也非常普遍,很多技術人員在大環境驅使下選擇冒險、開始創業,也在整個過程中得到視野、格局和解決其他能力的提升。

但能否就此可以說明矽谷“不思進取”呢?或許也不能。

如果你問我對於矽谷此行的看法,作為一個多年來把前沿科技報道當做工作的人,矽谷的所見所聞,與之前存在文章、圖片和影片裡的樣子差不多,但有一個現象也越來越明顯:矽谷為師,中國亦步亦趨的時代正在加速過去。

過去的模式是矽谷有新技術,中國隨之複製,最多進行商業模式上的創新。

但現在不同了,中國不少技術和模式,已經走在矽谷前面。比如人臉識別之類的AI技術和應用,中國無可爭辯地領跑全球。

新的時代正在來臨,不實地對比可能不容易知道。

加入社群

量子位AI社群13群開始招募啦,歡迎對AI感興趣的同學,加小助手入群;

此外,量子位專業細分群(

自動駕駛、CV、NLP、機器學習

等)正在招募,面向正在從事相關領域的工程師及研究人員。

進群請加小助手,並務必備註相應群的關鍵詞~透過稽核後我們將邀請進群。(專業群稽核較嚴,敬請諒解)

誠摯招聘

量子位正在招募編輯/記者,工作地點在北京中關村。期待有才氣、有熱情的同學加入我們!相關細節,請在量子位對話介面,回覆“招聘”兩個字。

量子位

QbitAI · 頭條號簽約作者

‘’ 追蹤AI技術和產品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