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臺灣泥鰍苗種培育高產技術試驗

2022-02-10由 吉山花瑤 發表于 漁業

1百萬水花泥鰍苗要多少種鰍

臺灣泥鰍苗種培育高產技術試驗

臺灣泥鰍又名大鱗副鰍,屬鯉形目,鰍科,副泥鰍屬,分佈於四川、浙江、臺灣、遼寧、黑龍江等,2000年開始在全國進行推廣養殖,因其生長速度快、飼料轉化率高、起捕率高,現已發展成為中國主要的泥鰍養殖品種,但其養殖面積仍然較少。苗種培育成活率低,是目前臺灣泥鰍養殖業發展的主要限制因子。2018年,我們在成都崇州市駿景泥鰍養殖專業合作社基地開展臺灣泥鰍苗種培育高產試驗,採用土工膜池塘加生物製劑調節水質,苗種成活率高、規格整齊,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並總結出臺灣泥鰍苗種培育要點,以期與廣大泥鰍養殖者共同探討與提高。

一、材料與方法

1。試驗條件

試驗苗種池位於四川省成都崇州市駿景泥鰍專業合作社養殖基地內,苗種池8口,為東西向、長方形標準池,池塘池底平坦,淤泥少,水深1。0~1。2m,水質符合GB11607-1989漁業水質標準,年平均水溫17。8℃,溶解氧6。2mg/L,pH值7。4~7。7。

2。試驗設定

本試驗採用牲畜禽糞便常規肥水與生物製劑肥水、土池塘培育與土工膜池塘培育四種模式進行臺灣泥鰍苗種培育對比試驗。編號1 # 、2 # 、3 # 、4 # 為土池塘,5 # 、6 # 、7 # 、8 # 為土工膜全塘鋪設池塘,施肥培水常規法採用牲畜禽糞便+NPK肥進行施肥培水,生物法採用複合芽孢桿菌、乳酸菌生物製劑合劑+ 氨基酸肥(含NPK肥)施肥培水。其中1 # 、2 # 池塘為對照組,土池常規施肥培水,3 # 、4 # 為土池生物肥組,5 # 、6 # 為土工膜池常規施肥組,7 # 、8 # 為土工膜池生物肥組。3月26日,按100萬尾/畝密度投放水花苗種,各池塘苗種投放情況見表1。

表1 臺灣泥鰍苗種培育放養情況

臺灣泥鰍苗種培育高產技術試驗

3。苗種來源

投放的臺灣泥鰍水花苗全部來自本基地人工繁殖的泥鰍水花苗。

4。放養前準備

休漁期各池塘曝曬消毒,水花苗下池前10天,將各試驗池塘注水到10cm左右水深,採用150kg/畝生石灰兌水全池潑灑,徹底殺滅有害病菌和敵害生物。

5。肥水

下苗前一天,各池塘按照試驗設計分別採用常規法和生物肥法施肥培水。常規法採用牲畜禽糞便 + NPK肥進行施肥,生物肥法採用複合芽孢桿菌、乳酸菌生物製劑合劑 + 氨基酸肥(含NPK肥)施肥培水。根據氣溫、水溫、透明度、浮游生物量和臺灣泥鰍苗種生長階段,各池塘間隔3~5天追肥1次,確保水體中有足量適口的餌料生物供泥鰍苗種攝食。施肥培水期間定期採水觀測浮游生物量,各池塘浮游生物量見表2。

表2 不同施肥方法池塘浮游生物主要種類生物量

臺灣泥鰍苗種培育高產技術試驗

6。餌料投餵

臺灣泥鰍下池後注意觀察水質,及時培肥水質確保水體中有足夠的餌料生物供苗種攝食。下池7天后開始補充投餵一定數量的全價配合飼料(粗蛋白38%~42%),根據泥鰍生長階段適時投餵粉料和顆粒料,每天投餵3次,7時、12時、19時各投餵1次。

7。日常管理

堅持巡塘,檢查聚乙烯網是否有破損,發現有敵害生物入侵及時清除;密切關注池塘水溫、水色和水質變化,每5~7天加註新水10cm左右,7天潑灑生物水質調節劑一次,確保水體透明度20cm左右,防止浮頭;注意觀察泥鰍生長、攝食、活動情況,及時調整投餵的配合飼料,將死亡的鰍苗撈出掩埋。

8。病害預防

採取“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魚病防治原則,嚴格過濾消毒水源,防止敵害生物隨水源進入,苗種培育階段未發生疾病。

二、試驗結果

經過25天的苗種培育,臺灣泥鰍苗種培育出塘情況見表3。常規畜禽糞便施肥土池土工膜池塘的成活率整體高於土池塘,採用生物製劑施肥培育浮游生物的池塘泥鰍苗種出塘規格大於常規施用畜禽糞便培肥水質。

表3 臺灣泥鰍苗種培育出塘情況

臺灣泥鰍苗種培育高產技術試驗

三、結論與分析

1。 本試驗採用常規畜禽糞便肥水與

生物製劑肥水、土池塘培育與土工膜池塘培育四種模式進行臺灣泥鰍苗種培育試驗,優選出土工膜池塘生物製劑培水為最佳臺灣泥鰍苗種培育技術方法,獲得了成活率26。59,比對照組、土池生物肥組、常規土工膜組成活率高出9。3、6。08、1。29個百分點,畝產量提高79。04%、34。38%、11。64%的顯著效果。

2。 臺灣泥鰍苗種培育土工膜池塘組

比土池塘組成活率更高,這可能與塘底鋪設土工膜後降低了底部泥沙含量有關。筆者在生產中發現,泥鰍苗種培育過程中常有因泥沙進入泥鰍鰓部致其死亡的現象發生。鋪設土工膜後能很好地阻斷泥鰍遊動過程中攪動池塘底泥降低泥沙對泥鰍苗種培育的影響。但鋪設土工膜後因為阻斷了底泥與水體的物質能量交換,為維持良好水質,需要定期施用生物製劑調節水質。

3。 不同池塘條件下施用生物製劑合

劑 + 氨基酸肥都較常規施用牲畜禽糞便+ NPK肥能獲得更好的成活率和畝產量,這可能是與生物製劑中含有豐富的光合細菌、芽孢桿菌、酵母菌等益生菌促進浮游生物的生長,加快水質調節速度,保持池塘良好水質以利於泥鰍苗種生長有關。建議在生產中使用複合生物製劑作為肥效來源,或施用畜禽糞便等有機肥後增施光合細菌、芽孢桿菌、酵母菌等微生態製劑,但要注意微生態製劑的使用方法,例如施用微生態製劑前後3天不能施用生石灰、漂白粉、抗生素等以免影響益生菌活性,降低使用效果。

4。 臺灣泥鰍苗種培育過程中透過施

肥培養足量適口的浮游生物作為天然餌料以保證鰍苗的食性轉換需要是提高泥鰍苗種培育成活率的重要措施。本試驗檯灣泥鰍苗種培育過程中注重了水質調節和病害預防,有效地克服了泥鰍苗種培育過程中“寸片死亡關”,各試驗組均獲得了較高的苗種培育成活率。

臺灣泥鰍苗種培育高產技術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