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長江魚王”即將回歸,科學家成功繁育27萬尾

2022-02-02由 三體使者 發表于 漁業

鰓耙數怎麼算

鱘魚是目前自然界中起源最早的脊椎動物之一,也是魚類動物原始的類群之一,還是魚類中的“明星”,不僅聞名世界,還讓人們非常關注它們。原因有二,一是這類群的魚類有著非常奇特的特性,二是這類群的魚類中的較多物種,數量在慢慢下降,有的瀕臨滅絕。

“長江魚王”即將回歸,科學家成功繁育27萬尾

首先,關於鱘魚的特性,主要有兩點,一是鱘魚是一種基本沒有魚鱗的生物,但眾所周知,魚鱗幫助魚類固定身形,沒有魚鱗豈不是不能穩定地在水中游走了?鱘魚是硬骨魚綱生物,身上的硬骨足以支撐它們在水中的穩定性。第二個特點是,這類魚既可以在大海中生存,也可以在江河湖泊中生存,這主要取決於鱘魚的體型大小還有魚齡,以及交配季節等。

“長江魚王”即將回歸,科學家成功繁育27萬尾

關於第二點,鱘魚的稀缺性。目前鱘形目已被收錄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意味著鱘形目的魚類不僅是瀕危物種,還面臨貿易威脅。我國也根據國家鱘形目魚類的稀缺性,將中華鱘和長江鱘列為國家一級保護的野生動物。

“長江魚王”即將回歸,科學家成功繁育27萬尾

其實有很多人都誤以為中華鱘和長江鱘是同一種魚類,只是名稱不同而已。的確,中華鱘和長江鱘都是原始魚群,存在歷史已有1。5億年,都有水中大熊貓之稱,但中華鱘還有“長江魚王”的稱號。都被列為瀕危保護的野生動物,生活的區域也有些類似,兩個都是我國特有的物種。但其實它們是兩種不同的魚類,存在著許多不同。

“長江魚王”即將回歸,科學家成功繁育27萬尾

首先是面板粗糙程度,長江鱘是幼體骨板行列間面板粗糙,而成體時候光滑,中華鱘則相反。然後是鰓耙,長江鱘數量多於中華鱘,且形狀扁平,排列緊密,中華鱘的鰓耙則數量少些,呈現短棒狀,排列較稀疏。最後是吻骨板,中華鱘基本只有一塊吻骨板,長江鱘的吻骨板數量仍然比中華鱘多些。

“長江魚王”即將回歸,科學家成功繁育27萬尾

因鱘魚味道鮮美,肉質嫩滑,口感極好,其魚卵經加工製成的魚子醬與鵝肝、松露並稱為世界三大美食。因此產生了眾多美食需求,帶動了貿易的發展,導致鱘類遭到捕殺,數量迅速下降。我國的中華鱘和長江鱘也未能倖免,現在長江已很少能看到長江鱘和中華鱘,而其他區域更不可能再看見其蹤跡。加之因水利工程的建設,也影響了中華鱘和長江鱘的洄游產卵,也是導致這兩類魚數量急劇下滑的原因之一。

“長江魚王”即將回歸,科學家成功繁育27萬尾

在水利工程建設之時,我國的科學家和一些科研機構,以及一些相關機構和人員,已預見到中華鱘數量下降的可能性,在著手研究人工繁殖。就在近日,中華鱘研究所實施計劃獲得受精卵27萬粒,優質子二代中華鱘苗種12萬尾,出卵量和出苗量均創歷史新高,取得可喜可賀的成績,為“長江魚王”的歸來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