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哈佛研究發現:10-12月份出生的孩子,普遍智商更高

2022-01-29由 第一心理 發表于 漁業

原腸胚期細胞重排嗎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人類智商的高低,是一個永恆的話題。人類的智商有高低之分,那麼,影響人類智商水平的因素都是什麼呢?現代,人們普遍相信智商的高低由基因所影響,但是,中國老一輩的人卻相信,孩子在幾月份出生,屬什麼屬相,都會對孩子的智商產生影響。

這樣的說法,難免有些封建迷信的感覺,但是,美國哈佛大學一項關於人類智商的研究結果卻顯示,孩子的出生月份,確實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孩子的智商高低。

哈佛大學的相關研究人員,為了實驗曾經對多達一萬名兒童進行過長達7年的跟蹤和記錄。

哈佛研究發現:10-12月份出生的孩子,普遍智商更高

經過研究人員的統計結果顯示,出生在每年8月到下一年1月之間的孩子,通常比2月到7月出生的孩子體重重210克,前者的身高也會比後者高出0。19釐米。

最重要的是,前者的智商通常比後者會高出0-6分左右,在8月到次年1月出生的孩子中,

尤其是10月、11月、12月出生的孩子智商較高。這項研究成果一經發布,便引起了業內人士以及大眾的廣泛討論。

探究其背後的根本原因,其實是因為萬物的生長規律。研究人員指出,一年四季的溫度、溼度、光照程度都是不同的,且父母親在不同季節所常吃的食物也是有所不同的,正是這些外在因素,影響了孩子的智力發展。

由此可見,孩子的出生月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他的智力水平。

哈佛研究發現:10-12月份出生的孩子,普遍智商更高

但是,對於這個說法,也有很多專家學者提出了反對意見,他們列舉了很多名人也是在春季或是夏季出生的,例如智商的巔峰代表人物愛因斯坦,就是出生3月,並不是上述理中國所提到的8月到次年1月,類似的人物還有尤拉,出生在4月,以及萊布尼茨,出生在7月。

實際上,上述這種理論是有一定依據的,但是,這並不是一個絕對的定論,或者說只佔了一小部分。

智商的高低其實是取決於個體成長的過程中對於外界事物的觀察,以及個體對於客觀事物的綜合思維能力等等。

哈佛研究發現:10-12月份出生的孩子,普遍智商更高

換句話講,智商的高低重點在於培養,一個孩子也許出生的時候智商很高,但是在其成長的過程中沒有得到良好的培養,一樣只能成為一個一事無成,碌碌無為的人。資質很高最終卻只能成為普通人的現象,在社會上是很常見的。

因此,在個體嬰幼兒時期的智力開發和培養,才會影響其一生。

新生兒的大腦和孩子呈飛快運轉的狀態,每天都是不一樣的,且新生兒的大腦容量會在次年翻一倍,到新生兒出生的第三年,大腦容量就能夠達到成年人的百分之八十。

因此,抓住個體0-3歲的大腦發育黃金期,就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為孩子搭建好人生的基石。

哈佛研究發現:10-12月份出生的孩子,普遍智商更高

第一、不要阻止孩子的行動

首先,當孩子能夠自主活動的時候,儘量不要阻止孩子的行動。很多家長在孩子剛會爬的時候,都十分擔心孩子會磕磕碰碰,因此,會時刻限制孩子的行動。

實際上,這樣的行為是會阻止孩子智力發展的。

因為孩子在嬰幼兒時期,

就是透過觸覺和味覺認識世界的,且肢體活動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大腦發育,如果在這個時候不斷阻止孩子的活動,就會在不經意間阻止了孩子智商的發育。

第二、跳出思維的牆

哈佛研究發現:10-12月份出生的孩子,普遍智商更高

激發孩子的想象力也能夠有效地促進孩子智商的發育,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象力實際上比知識的本身更為重要。”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儘量的引導孩子自己思考,讓孩子主動的發散自己的思維。

雖然成年人對於世界已經有了確切的概念,但是,也要試著跳出思維的桎梏,這很有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未來。

第三、養成觀察力

當孩子逐漸對世界有了基本的認識之後,父母就可以逐漸開始訓練孩子對於外界事物的觀察能力了。

哈佛研究發現:10-12月份出生的孩子,普遍智商更高

培養良好的觀察能力,也有利於刺激孩子智商的發展,與此同時,也能夠體現出孩子的智商。

例如提出生物進化論的達爾文就直言道:“進化論並不是我思考來的,而是我觀察來的。”這就足以證明觀察力對一個人的重要性。

因此,提升觀察力就等於提升綜合智商,並且觀察力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能力,而是在個體成長的過程中不斷累積而來的,這就需要作為父母的你著重注意了。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