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乾貨 | 唐詩詩體大致簡介

2022-01-24由 傾古念風 發表于 漁業

有哪幾種詩體

乾貨 | 唐詩詩體大致簡介

宮體詩

《春別詩四首》其四

蕭子顯

銜悲攬涕別心知,

桃花李花任風吹。

本知人心不似樹,

何意人別似花離。

乾貨 | 唐詩詩體大致簡介

宮體詩產生於南宋齊梁之際,“宮體”之名,最早見於《梁書·簡文帝紀》對於梁簡文帝蕭崗的評語:“然傷於輕決,當時號曰宮體。”蕭崗做太子時,經常與當時的文人墨客在東宮相互唱和。詩歌內容多為宮廷生活及男女私情,藝術形式上則追求辭藻靡麗,時稱“宮體”。蕭崗、蕭繹、徐幹、徐凌、庚信父子是宮體詩的代表詩人。

“宮體”詩一方面指這種描寫宮廷生活的詩體,另一方面又指在宮廷形成的一種詩風。宮體詩在陳後主、隋煬帝、唐太宗等時期都很盛行。

人們歷來對宮體詩褒貶不一,批評者多認為其中有不少作品以寫宮廷中生活及婦女體態為內容。事實上,宮體詩的內容並非限於婦女生活,也不乏一些抒情詠物之作。但總的來說,宮體詩的格調流於輕浮,詩風比較柔緩靡弱,在一定程度上是受了它的影響;另一方面,它在藝術形式上比永明體更趨於格律化。

(見《唐詩全解》第4、5頁)

乾貨 | 唐詩詩體大致簡介

五言詩

詠史

班固

三王德彌薄。惟後用肉刑。

太蒼令有罪。就遞長安城。

自恨身無子。困急獨煢煢。

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

上書詣闕下。思古歌雞鳴。

憂心摧折裂。晨風揚激聲。

聖漢孝文帝。惻然感至情。

百男何憒憒。不如一緹縈。

乾貨 | 唐詩詩體大致簡介

五言詩就是全篇每句都是五個字的詩體。最早產生於漢代,魏晉以後逐漸興盛,經過六朝、隋代、唐代不同時期的發展,成為我國古代詩歌主要的形式之一。

古代就有五言詩始於李陵《與蘇武詩》一說,如韓愈的《薦士詩》曰:“五言出漢時,蘇(武)李(陵)首更號。”白居易的《與元九書》也說:“國風變為騷辭,五言始於蘇李。”清代趙翼《陔餘叢考》中說:“五言詩,漢初郊廟樂歌但有三言,四言及長短句,無所謂五言者。”《文心雕龍》曰:“漢成帝品錄三百餘篇,不見有五言。蓋在西漢時五言尤是創體,故甄錄未及也。五言詩斷以古詩十九首及蘇李贈答為始。”從上述論著可以考察五言詩的產生時代。五言詩是吸收民歌的形式而形成的。漢代的樂府民歌如《白頭吟》《江南》《陌上桑》《孔雀東南飛》等就是五言詩。最早由文人創作的五言詩,一般認為是班固的《詠史》。

唐人也作有大量的五言古風及無言律絕,如李白、杜甫等人的作品,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品質上,都值得稱道。

(見《唐詩全解》第10頁)

乾貨 | 唐詩詩體大致簡介

無題詩

無題

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乾貨 | 唐詩詩體大致簡介

唐代詩歌中,常見以“無題”為題的詩篇。無題勝有題,之所以名“無題”,或是因為作者不便於直接用題目來表明詩歌的主旨,或是難以選擇的一個恰當的題目來表現主旨。這樣的詩,往往寄託著作者難言的痛楚和情思,執著的情懷和追求等。

“無題”詩的寫作,以李商隱最為著名,但並非始於李商隱。中唐的詩人盧綸、張籍、李德裕等都各有無題詩傳世,但是都沒有像李商隱那樣大規模地寫作無題詩。李商隱的無題詩共17首,都是唐代有名的詩篇,後人作詩也常常沿用此題。

無題詩多以愛情相思為題材,後人就把無題詩作為愛情的別稱。李商隱的無題詩有兩種:一種是朦朧隱晦的愛情詩,另一種則是借戀情來寄託激憤、抒發感慨。李商隱的無題詩意境朦朧、情思婉轉、文詞瑰麗,部分詩歌有所寄託,寓意明顯。

(見《唐詩全解》第15、16頁)

乾貨 | 唐詩詩體大致簡介

近體詩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乾貨 | 唐詩詩體大致簡介

近體詩又稱今體詩,形成於唐代,並得以盛行。唐代詩人為了與不受格律限制的古體詩相區別,故將其取名為近體詩。

近體詩格律極為嚴整,篇有定句,即除排律外,每首詩的句數是固定的;句有定字,即每句詩的字數也是固定的;韻有定位,即押韻的位置是固定的,韻腳極為規範;字有定聲,即詩句中各字聲調的平仄也是固定的;聯有定對,即律詩中間各聯要求對仗。與古詩體相比,近體詩的形式更加整齊,節奏更加和諧,但同時,也增添了更多的限制和約束。

近體詩包括絕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詩(五言八句、七言八句)和排律(十句以上)三種。其中,以律詩的格律作為基準來看,絕句的格律相當於半首律詩,而排律則是律詩在句數上的延長。

實際上我們可以看到,近體詩在詩歌創作的格律方面做出了嚴格的規定,這有利於規範詩歌的創作;但從另一方面來看,這也增加了詩歌創作的難度,更有甚者,後來有人對不入律的詩歌一律予以否定,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宋代詩歌中窺見一斑。這種規定對詩歌的創作造成了較大的約束。

(見《唐詩全解》第24、25頁)

乾貨 | 唐詩詩體大致簡介

詠史詩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乾貨 | 唐詩詩體大致簡介

詠史詩又叫懷古詩,是指以歷史題材為物件而詠寫的詩歌。詠史詩大多是針對具體的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有所感悟而作。我國第一首真正意義上的詠史詩是東漢班固所作的《詠史》。

詠史詩的特點首先是詩中或有歷史人物,或有歷史事件,或有歷史遺蹟。當然,由於是文學作品,所以詩中的“歷史”不像史書中那麼明確。如蘇軾的《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都提及赤壁之戰,但是後人對蘇軾是否真正到過赤壁古戰場頗多爭論。其實,單就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而言,這樣的爭論毫無必要,因為蘇軾是在詠懷歷史,而不是在如實地記述歷史。正如《貞一齋詩說》所說:“詠史詩不必要鑿鑿指事實,看古人名作可見。”

詩人寫作詠史詩,常常不是為了發古人之幽思,這類詩表面上是在憑弔古人,實際上卻是自抒身世遭遇之感。他們往往把史實與現實結合在一起,來感慨個人遭遇,或是針砭時弊。借古諷今是最為常見的表現手法。

(見《唐詩全解》第172頁)

乾貨 | 唐詩詩體大致簡介

七言詩

燕歌行

曹丕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雁南翔。

念君客遊思斷腸,慊慊思歸戀故鄉,何為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乾貨 | 唐詩詩體大致簡介

七言詩是指全篇每句均為七字或以七字句為主的詩體。這是我國古代主要的詩歌形式之一。七言詩包括七言古詩、七言律詩、七言絕句、七言排律等幾種形式。

七言詩起源於民間歌謠。先秦時期《詩經》《楚辭》中就已經出現了一些七言句式。

到西漢時,除了《漢書》所記載的《上郡歌》《樓護歌》以外,還有司馬相如所作的《凡將篇》、史游作的《急救篇》等七言韻文。

到了東漢時期,七言、雜言民謠數量更為巨大,如東漢末年出現的《小麥謠》《城上鳥》等都是非常生動、通俗流暢的七言或雜言的民間作品。

魏時曹丕所作的《燕歌行》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首由文人創作的完整的七言詩。後來的湯惠休、鮑照都有七言詩作。鮑照的《擬行路難》十八首,把原來七言詩中的句句用韻變為隔句用韻,而且還可以換韻,為七言詩體的發展開闢了新的道路。

從梁代開始到隋代這段時期,七言詩的數量逐漸增多。直到唐代,七言詩真正進入例如繁榮期。

七言詩的產生,為詩歌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具有更大容量的表現形式,這對我國古典詩歌藝術表現力的進一步豐富具有極其重要意義。

(見《唐詩全解》第225頁)

乾貨 | 唐詩詩體大致簡介

注:圖源於網路,侵權刪